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消化内科

中度胃炎怎样治疗

我的胃病已经十多年了,去医院做胃镜是返流性胃炎(中
度)十二指肠球炎(轻度),医院开了药,但没有治愈.现在每次吃饭胃都隐隐作痛,每月都要范利害一次.怎样治疗
才能完全治愈,请大家多帮忙.谢谢!
亲*** | 2006-12-17 14:38:53

好评回答

2006-12-17 14:46:30
m*** |2006-12-17 14:46:30 76 18 评论
反流性胃炎的治疗 : 
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使胆汁反流性胃炎更容易发现了。 
胆汁中的胆酸盐、碳酸氢盐及十二指肠液中的卵磷脂、胰蛋白酶类等,是消化脂肪、蛋白质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它们“安分守已”地呆在十二指肠中,就不会出现胆汁反流性胃炎了。但是,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使胆汁倒流到胃内,这些反流液就成了一群地地道道的“捣乱分子”,能引起许多胃炎症状。 
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犹如消灭“入境之敌”。为了...

查看全部>>

反流性胃炎的治疗 : 
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使胆汁反流性胃炎更容易发现了。 
胆汁中的胆酸盐、碳酸氢盐及十二指肠液中的卵磷脂、胰蛋白酶类等,是消化脂肪、蛋白质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它们“安分守已”地呆在十二指肠中,就不会出现胆汁反流性胃炎了。但是,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使胆汁倒流到胃内,这些反流液就成了一群地地道道的“捣乱分子”,能引起许多胃炎症状。 
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犹如消灭“入境之敌”。为了便于读者记忆,不妨将一些最新的治疗方法,称为几种“打法”。 
一“关门法” 
在胃和十二指肠交界处,有一个环形肌内圈,医学上称为“幽门括约肌”。平时它紧闭着,不让十二指肠内的液体(包括胆汁)反流入胃,只在胃中食物已经消化完毕时,才适时开入,使食糜得以进入肠内,接受进一步消化。 
如果各种原因使幽门括约肌压力下降而关闭不严,或十二指肠出现了逆向蠕动,“坏分子”们就得以乘隙而入。 
某些药物通过加强调控神经肌肉的作用,可使幽门括约肌关闭.门关严了,反流自然可以减少了. 
常用药物有:⑴吗丁啉,每次10毫克,每天3-4次;⑵普瑞博思,5-10毫克,每天3-4次;⑶胃复安,每次10毫克,每天3-4次。 
以上药物任选一种即可。应当注意的是,上述药品应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服用时间不得少于2周。 
二“驱逐法” 
胆汁等一旦进入胃内,如能加强胃的蠕动,使这些“不速之客”还没有来得及胃黏膜接触,就被赶出“大门”,自然就不会损害胃黏膜了。如果再加强十二指肠的正向蠕动,减少其病态的逆向蠕动,也有利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前面介绍的那些常用药品,就有这样的功能。 
三“收编法” 
胆汁既已入胃,也可以采取办法,设法在胃内对它们加以处置,“就地收缩”。 
有一类药物,如思密达,就有吸附胆汁等物质的作用。思密达的片状结构,就像有夹层的威化饼干那样,有大量的吸附能力,从而吸咐胆盐,消除有毒的溶血性卵磷脂(引起胃炎的“罪魁祸首”之一)。思密达还可以薄薄地覆盖在受损伤的胃黏膜上,隔离有害因素的侵害。 
服用时,将1袋思密达(3克)倒入50毫升温水中摇匀,使它的样子像牛奶一样,就可以服用了。 
以上这些治疗方法,如果能配合运用,则效果更好。 
一部分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在胆系疾病(如胆石症、胆囊炎以及胆囊切除后);或与一些十二指肠疾病(如幽门管或十二指肠溃疡、胃次全切除手术后等)有关,也应针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才更有效。 

胆汁反流性胃炎防治 : 
1.口服胃动力药此类药物能抑制胆汁反流入胃,常用的有:①吗丁啉(又名多潘力酮)。 
此药能增强胃肠蠕动,调节胃肠道正常活动,使食物顺利从胃进入小肠,并抑制胆汁反流,一般在餐前15~30分钟服。②普瑞博思(又名西沙必利)。是新一代胃动力药,其作用与吗丁啉相同,但效力要大3~4倍。③胃复安(又名灭吐灵)。是一种较老的胃动力药。 
2.口服胃黏膜保护剂常用的药物有:①硫糖铝。此药能与胃黏膜的黏蛋白络合形成保护膜,以保护胃黏膜免受胆汁损伤。②胃膜素。能在胃内形成膜状物覆盖胃黏膜,以减轻反流的胆汁和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③思密达。为胃黏膜保护剂,有加强消化道黏膜屏障作用,有利于胃黏膜的再生。④生胃酮。能促使胃黏膜分泌黏液,从而保护胃黏膜。⑤吉福士。有保护胃黏膜、促进炎症愈合作用,于饭前半小时或饭后服用。 
3.饮食疗法饮食要清淡,不吃油腻食物,以免刺激胆汁分泌增多,加重反流和病情。应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避免饮酽茶、烈酒、浓咖啡和进食辛辣、过冷、过热和粗糙食物。 
4.去除某些加重病情的因素包括戒烟、避免情绪紧张和不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去痛片和保泰松等 . 
专家提供: 


胆汁反流性胃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从胆囊排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和其它肠液混合,通过幽门,逆流至胃,刺激胃粘膜,从而产生的炎症性病变。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主要为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以及幽门功能失常和慢性胆道疾病等。 

临床症状 

胃部饱胀感或不适,往往饭后加重,或有胃痛,或胃部发凉,可伴腹胀、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胃振水音、肠鸣、排便不畅、食欲减退和消瘦等;严重的还可有胃出血,表现为呕血或排黑便(柏油样便)以及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等。 

检查诊断 

胃镜检查:可直接看到胃液较多,呈草绿色,胃粘膜充血、水肿、或呈糜烂;幽门口开放,胆汁从十二指肠通过幽门反流至胃(点击看胃镜图像)。病理活组织检查提示胃炎。 

胃吸出物测定:插胃管抽吸空腹和餐后胃液,测定其中胆酸含量,如空腹基础胃酸分泌量(BAO)<3.5mmol/h,胆酸超过30μg/ml, 则可确诊胆汁返流性胃炎。 

同位素测定:静脉注射2mCi99mTc-丁亚胺双醋酸,每隔5分钟观察肝及胆道共1小时。1小时病人员饮100ml水,内含0.3mCi99mTc,以准确测定胃的位置。随后在2小时内,每15分钟检查肝、胆囊及胃区,决定肠胃返流指数。正常值为8.6±6.0;有返流性胃炎者增至86.3±7.1。也可用99mTc标记的溶液注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然后描记胃内同位素的含量,用以了解肠胃返流的程度。 

治疗 

1.西药治疗:胃动力药:此类药物能增加胃肠道蠕动,抑制胆汁反流入胃,常用的有:吗丁啉、莫沙必利。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能与胃黏膜的黏蛋白络合形成保护膜,以保护胃黏膜免受胆汁损伤;胃膜素,能在胃内形成膜状物覆盖胃黏膜,以减轻反流的胆汁和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思密达,为胃黏膜保护剂,有加强消化道黏膜屏障作用,有利于胃黏膜的再生;生胃酮,能促使胃黏膜分泌黏液,从而保护胃黏膜;吉福士,有保护胃黏膜、促进炎症愈合作用。 

2.中药治疗:胡医生经过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的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大多属于脾胃升降失调、水饮停滞胃脘,兼有肝气郁结。按此辨证结果对症下药,效果比较理想。 

3.饮食调养:饮食要清淡,不吃油腻食物,以免刺激胆汁分泌增多,加重反流和病情。应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避免饮酽茶、烈酒、浓咖啡和进食辛辣、过冷、过热和粗糙食物。 

4.去除某些加重病情的因素,包括戒烟酒、避免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不服或慎服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去痛片和保泰松等。
十二指肠球炎 


十二指肠炎系指十二指肠的炎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也称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由于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对十二指肠炎的诊断日趋增多,在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病例中,本病的发病率约占2.1~30.3%,发病多在球部,男女比例约为4∶1,患者年龄以青壮年居多(占80%以上)。 
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有时和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区别,单纯临床症状无法确诊,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患或慢性胰腺炎并存。 
1.病因病理 
目前认为慢性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服用刺激性食物、酒精,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有关,过去有人认识胃酸过多是十二指肠炎的原因,也有人认为本病是十二指溃疡的前期病变,但确切的关系,仍未有定论。 
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是一组由各种特异性病因引起的十二指肠炎症,包括感染(寄生虫、结核、真菌、霉菌等)、脑血管疾病及心肌梗塞引起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炎、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其它如肝炎、胰腺及胆道疾病,由于局部压迫或蔓延,引起的十二指肠供血障碍等。由此可见,本病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病因不同,发病机理也不一样。 
胃腺化生是慢性十二指肠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本病中杯状细胞数增加,腺管上皮细胞活动性增加。绒毛明显减少或萎缩;绒毛顶部上皮细胞的长度明显减低,核呈过度染色,胞浆减少。粘膜固有层中严重炎症细胞浸润、包括淋巴、浆细胞和肥大细胞,而中性粒细胞浸润常提示炎症活动。血管增多,粘膜破坏,可有粘膜下血肿及炎性渗出。 
组织学中可将本病分为3型:(1)浅表型-炎症细胞浸润局限于绒毛层,绒毛变形或扩大,上皮细胞变化较少;萎缩型-炎症细胞扩展到全粘膜层,并有严重上皮改变;间质型-炎症细胞局限在腺体之间。 
2.临床表现 
①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常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嗳气、反酸等。有时酷似十二指肠球溃疡,呈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空腹胃痛,食物或制酸药可缓解,并反复有黑便或呕吐咖啡样液,但多可自动止血。也有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②体征:上腹部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舌炎、贫血和消瘦等。
参考资料: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06-12-17 21:13:06
  • 首先要注意饮食,胃病是三分治疗,七分保养
    
    饮食上不要吃生、冷、硬、辛辣的…
    不要喝咖啡、浓茶,喝酒,吸烟
    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
    
    药物治疗如下(要按时服药,规范服药,用够疗程,
              2月后可以做胃镜复查)
    
    奥美拉唑20mg  每天二次 ,连用2月
    
    莫沙比利5mg   每天三次,连用2月(此药是饭前半小时服)…
    
    阿莫西林 1.0g   每天二次,只...

    查看全部>>

    首先要注意饮食,胃病是三分治疗,七分保养
    
    饮食上不要吃生、冷、硬、辛辣的…
    不要喝咖啡、浓茶,喝酒,吸烟
    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
    
    药物治疗如下(要按时服药,规范服药,用够疗程,
              2月后可以做胃镜复查)
    
    奥美拉唑20mg  每天二次 ,连用2月
    
    莫沙比利5mg   每天三次,连用2月(此药是饭前半小时服)…
    
    阿莫西林 1.0g   每天二次,只用2周
    
    甲硝唑  0.4g   每天二次,只用2周(饭后服用)
    
    
    
    不*** | 2006-12-17 21:13:06 69 20 评论
    0/300
  • 2006-12-17 19:16:39
  • 十二指肠炎系指十二指肠的炎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也称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由于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对十二指肠炎的诊断日趋增多,在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病例中,本病的发病率约占2.1~30.3%,发病多在球部,男女比例约为4∶1,患者年龄以青壮年居多(占80%以上)。 
    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有时和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区别,单纯临床...

    查看全部>>

    十二指肠炎系指十二指肠的炎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也称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由于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对十二指肠炎的诊断日趋增多,在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病例中,本病的发病率约占2.1~30.3%,发病多在球部,男女比例约为4∶1,患者年龄以青壮年居多(占80%以上)。 
    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有时和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区别,单纯临床症状无法确诊,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患或慢性胰腺炎并存。 
    1.病因病理 
    目前认为慢性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服用刺激性食物、酒精,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有关,过去有人认识胃酸过多是十二指肠炎的原因,也有人认为本病是十二指溃疡的前期病变,但确切的关系,仍未有定论。 
    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是一组由各种特异性病因引起的十二指肠炎症,包括感染(寄生虫、结核、真菌、霉菌等)、脑血管疾病及心肌梗塞引起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炎、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其它如肝炎、胰腺及胆道疾病,由于局部压迫或蔓延,引起的十二指肠供血障碍等。由此可见,本病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病因不同,发病机理也不一样。 
    胃腺化生是慢性十二指肠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本病中杯状细胞数增加,腺管上皮细胞活动性增加。绒毛明显减少或萎缩;绒毛顶部上皮细胞的长度明显减低,核呈过度染色,胞浆减少。粘膜固有层中严重炎症细胞浸润、包括淋巴、浆细胞和肥大细胞,而中性粒细胞浸润常提示炎症活动。血管增多,粘膜破坏,可有粘膜下血肿及炎性渗出。 
    组织学中可将本病分为3型:(1)浅表型-炎症细胞浸润局限于绒毛层,绒毛变形或扩大,上皮细胞变化较少;萎缩型-炎症细胞扩展到全粘膜层,并有严重上皮改变;间质型-炎症细胞局限在腺体之间。 
    2.临床表现 
    ①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常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嗳气、反酸等。有时酷似十二指肠球溃疡,呈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空腹胃痛,食物或制酸药可缓解,并反复有黑便或呕吐咖啡样液,但多可自动止血。也有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②体征:上腹部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舌炎、贫血和消瘦等。 
    
    一般采用所谓的“三联治疗”,即两种抗生素+一种制酸药,如甲硝唑+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具体方案由医生决定。 
    
    另一方面,应当消除生活习惯、饮食、药物等有关的致病因素。如生活应规律,食物以刺激小、易于消化的牛奶、稀饭、软食、肉类、菜类、水果等为主。增加活动,适当锻炼。体重过重者,应适当减肥。倘若上腹痛、腹胀、反酸等症状明显,可以服用一段时间的止酸药或胃黏膜保护药以及胃肠动力药,如吗丁啉+法莫替丁,或吗丁啉+达喜等;也可以选用中药治疗。相关的中药方药较多,如四君子汤、猴菇菌冲剂等。用药时间不宜过长。症状消失之后,即可停药。 
    
    要强调的是,慢性胃炎,尤其像您这样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没有特效的治疗。饮食、生活的注意可能比用药更为重要。另外,要定期进行胃镜复查,可以1~2年复查一次。
    
    k*** | 2006-12-17 19:16:39 67 20 评论
    0/300
  • 2006-12-17 16:54:37
  • 有慢性反流性胃炎病史多年,现仍有症状,可按以下方法治疗,治疗目的有三:解除症状、促进愈合、防止复发:
    一、药物选用:
    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常用三类药物:
    1、促胃动力药——如吗丁林(多潘立酮),西沙比利(普瑞博思)、莫沙比利(贝络纳5mmg日3次)等,此类药物可增加胃动力,促使胃肠蠕动,治疗胃肠胀气、减少幽门反流,用法: 10mg 2~3次/日,餐前15~30分钟服。
    2、抑酸药——如奥美拉...

    查看全部>>

    有慢性反流性胃炎病史多年,现仍有症状,可按以下方法治疗,治疗目的有三:解除症状、促进愈合、防止复发:
    一、药物选用:
    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常用三类药物:
    1、促胃动力药——如吗丁林(多潘立酮),西沙比利(普瑞博思)、莫沙比利(贝络纳5mmg日3次)等,此类药物可增加胃动力,促使胃肠蠕动,治疗胃肠胀气、减少幽门反流,用法: 10mg 2~3次/日,餐前15~30分钟服。
    2、抑酸药——如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减少胃液对粘膜的刺激。配合胃动力药对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结合胆盐药——铝碳酸镁(威地美),制酸效果好,作用快而持久,、有利于胃粘膜的修复。1.0(2片)日3次,饭后1小时服。
    
    以上三类药可联合交替使用,这样可减少用量、提高疗效、减轻药物副作用。
    你可先服用莫沙比利与威地美 2周,继用莫沙比利与奥美拉唑(20mmg,日1次)服用 2周;为一疗程。
    
    二、防治复发:
    慢性胃炎有复发的特点,复发的原因主要是:治疗不规范;可能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平时未注意调养。
    根治方法为:
    1、按疗程规范用药,当胃炎复发时可重复治疗一疗程。必要时在春末、秋初(3、9月份),胃病高发季节,进行药物防治。
    2、疑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可加服阿莫西林0.5 日2次服。
    3、注意胃病调养:
    1)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或睡前进食。
    2) 建议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烟酒、生冷、碳酸饮料、刺激性药物等对胃的损害。
    3) 调节工作节奏,保证充足睡眠,以缓解工作压力。放松精神、保持平和心态。
    
    w*** | 2006-12-17 16:54:37 71 21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