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秋节的起源?

首页

中秋节的起源?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4-09-22 12:26:25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的传说: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这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异,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

    1***

    2004-09-22 12:26:25

其他答案

    2004-09-26 20:05:06
  •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初唐时,农历八月只有初一是节日,而无中秋节一说。相传,后来因唐明皇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民间才开始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亦称“仲秋节”,按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居秋季之中,谓仲秋,八月十五又居仲秋之中,故称中秋。中秋节,江南俗称“八月半”。亦有人说中秋节在秦代以前就已流传。
    

    b***

    2004-09-26 20:05:06

  • 2004-09-26 18:16:36
  • 我认为大家拥跃参加的积极态度很好,只是大同小异,过于重复,最好先看一下别人的再写点新的就更好了.
    苍松新叶27/9

    牯***

    2004-09-26 18:16:36

  • 2004-09-26 18:16:35
  • 我认为大家拥跃参加的积极态度很好,只是大同小异,过于重复,最好先看一下别人的再写点新的就更好了.
    苍松新叶27/9

    圆***

    2004-09-26 18:16:35

  • 2004-09-26 09:20:06
  • 上溯至远古,人们因着对月的崇拜,而把天体的月 人格化为月神。月神在皇家被尊为夜明之神,更受到历代帝王的祭拜。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天,后逐渐约定俗成八月十五日祭月。及唐代,开始盛行在皇家祭月时民间赏月、玩月,更有众多文人墨客留下咏月名篇。至宋时,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形成,称为中秋节。

    蓝***

    2004-09-26 09:20:06

  • 2004-09-26 09:03:17
  •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但是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是在宋朝开始盛行起来的,到明清两朝,已与元旦齐名,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的别称也很多:“八月节”、“八月半”、“月节”、“月夕”等等;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团圆节”一词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关于中秋节起源的还有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所以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

    z***

    2004-09-26 09:03:17

  • 2004-09-26 07:48:46
  •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
      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储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
      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
      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
      …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
      ”“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

    1***

    2004-09-26 07:48:46

  • 2004-09-25 16:00:08
  •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每到这天,人们都要赏月和吃月饼,有的地方还举行各种文艺活动,欢度佳节。
      中秋节的形成,通常有两种说法:
      一是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
      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
         《周礼》中出现过中秋这个词,但它指的不是中秋节,而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汉代有“秋节”,时间是在立秋的那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唐朝的类书里有四时十二节令的记载,也没有中秋节,但唐诗中已出现了“中秋月”。“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
      第一次对中秋节作了明确记载的是南宋人吴自收,他在《梦梁录》一书中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临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书里还描写了南宋京都临安(今杭州)赏月逛夜市的盛况。 。

    h***

    2004-09-25 16:00:08

  • 2004-09-25 12:10:58
  •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的传说: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这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异,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

    1***

    2004-09-25 12:10:58

  • 2004-09-25 09:48:58
  •   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一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

    1***

    2004-09-25 09:48:58

  • 2004-09-24 20:30:35
  •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

    q***

    2004-09-24 20:30:35

  • 2004-09-22 13:00:35
  • 这些东西都是在网络里查到的,你想了解这些东西啊,不用出这么高的悬赏分数的。真是的,直接去查啊!还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呢!看你的级别也不是新手了!这点你应该知道的吧!笨学弟!笨笨学弟!笨笨笨学弟!笨到外婆家了!开玩笑的!

    s***

    2004-09-22 13:00:35

  • 2004-09-22 12:04:46
  •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

    1***

    2004-09-22 12:04:46

  • 2004-09-22 12:03:27
  •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初唐时,农历八月只有初一是节日,而无中秋节一说。相传,后来因唐明皇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民间才开始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亦称“仲秋节”,按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居秋季之中,谓仲秋,八月十五又居仲秋之中,故称中秋。中秋节,江南俗称“八月半”。亦有人说中秋节在秦代以前就已流传。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1***

    2004-09-22 12:03:27

  • 2004-09-22 12:02:34
  •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

    牧***

    2004-09-22 12:02:34

  • 2004-09-22 11:49:14
  •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初唐时,农历八月只有初一是节日,而无中秋节一说。相传,后来因唐明皇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民间才开始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亦称“仲秋节”,按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居秋季之中,谓仲秋,八月十五又居仲秋之中,故称中秋。中秋节,江南俗称“八月半”。亦有人说中秋节在秦代以前就已流传。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1***

    2004-09-22 11:49:14

  • 2004-09-22 11:48:38
  •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

    1***

    2004-09-22 11:48:3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民俗传统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