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肿瘤科
膀胱癌

中医如何认识化疗相关性反应中的恶心?

中医如何认识化疗相关性反应中的恶心、呕吐?
退*** | 2017-02-25 21:21:50

好评回答

2017-02-25 21:51:50
崔*** |2017-02-25 21:51:50 74 18 评论
恶心、呕吐的病因病机古代对呕吐病因有明确记载,例如《素问•至真要大论 篇》:“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六元正纪论篇》曰:“火郁之发……二疡痱呕逆”;《素问•举痛论篇》 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综上所述,古 人认为呕吐有寒热之分。《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燥淫  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厥阴司天,风淫所胜…… 食则呕……” “久病而吐者,胃气虚不纳谷也”...

查看全部>>

恶心、呕吐的病因病机古代对呕吐病因有明确记载,例如《素问•至真要大论 篇》:“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六元正纪论篇》曰:“火郁之发……二疡痱呕逆”;《素问•举痛论篇》 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综上所述,古 人认为呕吐有寒热之分。《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燥淫  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厥阴司天,风淫所胜…… 食则呕……” “久病而吐者,胃气虚不纳谷也”。《证治汇 补•呕吐》曰:“阴虚成呕,不独胃家为病,所谓无阴则呕  也”。《症因脉治•呕吐》谓:“痰饮呕吐之因,脾气不足,不 能运化水谷,停痰留饮,积于中脘+,得热则上炎而呕吐,遇寒 则凝塞而呕吐矣”。如上所述脾阳不振,不能腐熟水谷,以致  寒浊内生,气逆而呕;或热病伤阴,或久呕不愈,以致胃阴不 足,胃失濡养,不得润降,而成呕吐。《诸病源候论》曰:“呕 吐之病者,由脾胃有邪,谷气不治所为也,胃受邪,气逆则  呕。”饮食所伤,脾胃运化失常,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成痰 饮,停积胃中,当饮邪随胃氕上逆之时,也常发生呕吐。由此 可见呕吐的发生是由于胃1上逆所致。讀挤生方•呕吐》  云:“若脾胃无所伤,则无呕吐之患。”《温病条辨•中焦篇》 也谓:“胃阳不伤不吐。”综上所述,古人认为呕吐的病因是 多方面的,包括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不调、禀赋不足等,  且常相互影响,兼杂致病,如外邪可以伤脾,.气滞可致食停, 脾虚可以成饮等。呕吐的病机无外乎虚实两类,实者由外邪、饮食、痰饮、 气郁等邪气犯胃,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发;虚者由气虚、  阳虚、阴虚等正气不足,使胃失温养、濡润,胃失和降,胃气上 逆所致。一般来说,初病多实,日久损伤脾胃,中气不足,可由实转虚;脾胃素虚,复为饮食所伤,或成痰生饮,则因虚致 实,出现虚实并见的复杂病机。但无论邪气犯胃,或脾胃虚 弱,发生呕吐的基本病机都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病变脏 腑主要在胃,与肝脾亦有密切关系。(2)病位与病性认识古书无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记载,根据症状及病因,本 病当属中医学“药邪”“药毒”范畴,化疗药作为外邪,易损脾 胃,导致脾胃运化失职而发生呕吐。根据邪正虚实的不同, 可分为实证、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实证多见于初次化疗患者 或年轻患者手术后,此时患者正气尚强,药邪初犯胃腑;虚证 多见于多周期化疗、久病或年老患者术后,此时患者正气不 足,脾胃虚弱,复加药邪为害;虚实夹杂证多见于患者化疗期 间,患者多卧床,内外湿邪合而困脾,导致脾胃运化失司,饮 食停滞,水谷不化。由此可见,中医多认为其病位主要在脾 胃,病性为本虚标实。(3)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则如《景岳全书•呕吐》中指出:“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 实”,因此在辩证时应首辨虚实,根据虚实分类。临床上实证 可分为外邪犯胃、痰饮内阻型;虚证可分为脾胃气虚、脾胃阳 虚、胃阴不足型;虚实夹杂证可兼有实证及虚证之证型。东 汉张仲景认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 腹自痛……”古人认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而化疗药多 为寒凉之品,易致脾虚,中阳不足,升降失职,浊阴上逆,而致 呕吐,故提出“当温之,宜四逆辈”。此外,张仲景在《少阴病篇》中提到“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厥阴病篇》中提到 “干呕,吐涎沫”。化疗损伤人体正气,导致肝胃寒盛,浊阴 上逆而呕吐,且因为患者常联合使用不同性质的药物,导致 机体寒热错杂,影响脾胃气机,进而升降失常而致呕吐。又 如《伤寒论》日:“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 噫食臭……生姜泻心汤主之”。《伤寒论》曰:“伤寒中风,医 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 满,干呕甘草泻心汤主之”。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