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中医月经病学常识中经行发热的临床体会有哪些?

中医月经病学常识中经行发热的临床体会有哪些?
我*** | 2017-01-24 21:10:49

好评回答

2017-01-24 22:01:49
吴*** |2017-01-24 22:01:49 47 0 评论
经行发热,有周期性,少数患者于月经期的中间期(即排卵期)亦发热,总的是与气血阴阳失调但主要还在于阴血不足,气火有余,因为经前期是阳长转阴的时期,冲脉气盛,因此,阴虚者气火必致经行发热。我们曾遇到一位女教师,年龄::年来,每至经前半月头昏腰俞酸痛,五心烦火,鼻咽干燥,发热体温37.8,最高时达晨热解,并有烦躁失眠,口渴喜饮,大便较市每次经行,经量偏多,色殷红,质较粘稠,必能全退,诸证亦渐愈,患者初不...

查看全部>>

经行发热,有周期性,少数患者于月经期的中间期(即排卵期)亦发热,总的是与气血阴阳失调但主要还在于阴血不足,气火有余,因为经前期是阳长转阴的时期,冲脉气盛,因此,阴虚者气火必致经行发热。我们曾遇到一位女教师,年龄::年来,每至经前半月头昏腰俞酸痛,五心烦火,鼻咽干燥,发热体温37.8,最高时达晨热解,并有烦躁失眠,口渴喜饮,大便较市每次经行,经量偏多,色殷红,质较粘稠,必能全退,诸证亦渐愈,患者初不介意,继则致,查血象、胸透,风湿热、结核、肝炎等经用解热药、镇静剂、维生素C、等药治疗天经量多,来我处诊治。诊得脉来弦细带数,虚火旺型经行发热,经行量多。方用知柏地重阳即将更旺,是以导岁,据述近半,入夜头面盗汗,小便黄少,经净后身热始及内科疾患所已排除,常服。适值一次月少苔,属于阴汤加减,药用炙知母、炒黄柏、丹皮、茯苓、生地、怀山药、女贞子、墨旱 莲、钩藤、地榆、炙龟甲等加减,经行前半月,加人白芍、炙 远志、莲子心等品,如是连续调治3个月经周期,经行发热、 经行量多渐愈。但是我们在临床上较多见的是阴虚郁热的兼夹 证型,因此,我们认为高鼓峰的滋水清肝饮,即六味地黄丸合 丹梔逍遥散组成,是治疗阴虚郁热的主方。《校注妇人良方》 的滋肾生肝饮亦可用。至于疲热证者,要注意有无感染,如系 炎症发热者,应用银翘散、红藤败酱散合血府逐瘀汤治之为 好。气虚发热,颇为少见,而气阴两虚者则有之,如《类证 治裁》所说:“经后发热,倦怠,两目如帛蔽不明,此脾肾精 华不能上注于目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地黄丸加杞子。” 实际上气阴两虚的证候,有着升降之间的矛盾病变,气虚下 陷,精华不得上升,故朝服补中益气汤以补气升阳,以使精华 上升,浊热下降,晚则阴虚火升,故晚用杞菊地黄丸(汤), 这种调治的方法不仅合理,而亦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早阳、 晚阴,符合时间医学的要求。至于医籍中所谈到的热人血室, 也是经期发热的一种病证,以其内容颇多,包括了一种经期外 感病证,以及一种较重的炎症病变等,应作为专题讨论,当区 别之。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