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内分泌科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赵*** | 2017-02-20 11:08:47

好评回答

2017-02-20 12:06:47
e*** |2017-02-20 12:06:47 404 231 评论
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并存在显著遗传异质性。除少数 患者是由于单基因突变所致外,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是多基因及环 境因子共同参与及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因子病(也称为复杂病)。1.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遗传以及环境因素 中病毒、化学物质所致的胰岛(3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IV型超 敏反应引起)(见图3)。2.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过去认为,主要与胰岛素(INS) 分泌缺陷、周围胰岛素抵抗(IR)等因素有关...

查看全部>>

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并存在显著遗传异质性。除少数 患者是由于单基因突变所致外,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是多基因及环 境因子共同参与及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因子病(也称为复杂病)。1.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遗传以及环境因素 中病毒、化学物质所致的胰岛(3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IV型超 敏反应引起)(见图3)。2.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过去认为,主要与胰岛素(INS) 分泌缺陷、周围胰岛素抵抗(IR)等因素有关,现在研究 发现它还与多种基因突变有关。糖尿病危象发病机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与高 糖高渗综合征(HHS)这两种代谢紊乱的发病机制有许多相似 之处(见图5),即血中胰岛素有效作用的减弱,同时多种反向调 节激素水平升高,如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皮质激素、生长激 素等。DKA及HHS患者由于这些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导致肝糖 原分解增加、糖异生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导致 高血糖,同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了平行变化。DKA时,由于 胰岛素作用明显减弱,以及升糖激素作用增强共同使脂肪组织 分解为游离脂肪酸,释放人血液循环,并在肝脏氧化分解产生 酮体,包括P-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从而造成酮血症及代谢 性酸中毒。许多研究表明,高血糖患者发生高血糖危象时常伴 有一系列细胞因子,如1邪-01、正、3.活性氧、脂质过氧化和 PAI-1的增加,当DKA及HHS纠正后这些炎症介质逐步恢复正常水平。HHS可能是由于血浆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虽然不能 使胰岛素敏感组织有效利用葡萄糖,却足以能够抑制脂肪组织 分解,不产生酮体。但目前与此有关的研究证据尚不充分。发生HHS的部分患者并无昏迷,部分患者可伴有酮症。DKA和 HHS均能造成尿糖增高引发渗透性利尿,从而使机体脱水,钠、 钾及其他电解质成分紊乱而危及生命(昏迷乃至死亡)。特异性糖尿病共有8种,多数临床表现为1型糖尿病及 2型糖尿病,其中有由单基因突变所致的有胰岛素基因(INS-G) 突变性糖尿病;胰岛素受体基因(INSR-G)突变性糖尿病;葡 萄糖转运蛋白基因(GluT-G)突变性糖尿病;葡萄糖激酶基因 (GCK-G)突变性糖尿病和线粒体基因(mt-G)突变性糖尿病。糖尿病发表机制过去多为糖的定性临床状态与DNA位点 研究,现在是基因与定量中间性状,尤其是胰岛(3细胞分泌功能、周围组织对胰岛素(INS)敏感性、体脂含量及分布相关研究 增多。对于易感位点的研究过去多用群体相关途径和家系连锁 途径,较新为家系内联分析方法和邻位表达序列标签(EST),但 较多用的是全基因组随即化位点标记ASP分析,但多结合相关 途径进行复核及定位克隆。糖尿病机制研究和方法研究还在进 一步的发展中。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