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肿瘤科

小孩子的听力问题

小孩子出生时,曾经做过听力测试,共有三次,但都没有通过。我们现在非常担心,医生告诉我们过42天再进行检测,小孩子刚出生地时对声音很敏感的。比如当隔壁的床有响动时,他就会抖动一下,但现在好象对声音不是很敏感了。望请有经验的网友或专家能告诉我们其中的原因。多谢!
p*** | 2004-09-20 11:45:01

好评回答

2004-09-20 11:49:11
海*** |2004-09-20 11:49:11 69 16 评论
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其发病率约为1‰~3‰。正常的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前提。一个听力正常的孩子通过外界声音的刺激和父母的教育,很快就会学会唱歌和说话,并能学到知识,相反,如果孩子没有听力,那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影响,而且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灵上的创伤,因此早期发现小儿耳聋并采取适当措施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前提。

   孩子刚一出生就能听到声音,虽然他们不会做出主动的反应,但他们却能在...

查看全部>>

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其发病率约为1‰~3‰。正常的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前提。一个听力正常的孩子通过外界声音的刺激和父母的教育,很快就会学会唱歌和说话,并能学到知识,相反,如果孩子没有听力,那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影响,而且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灵上的创伤,因此早期发现小儿耳聋并采取适当措施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前提。

   孩子刚一出生就能听到声音,虽然他们不会做出主动的反应,但他们却能在声音的刺激下产生下意识的反射活动,比如避开他的视觉在他耳旁敲击物品产生声音,他会做出眨眼、身体抖动等动作,四个月之后孩子就有了主动寻找声源的能力,听到强的声音刺激后会用眼神或转动头去寻找。孩子到一岁左右就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话,按照语言命令做出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果孩子到两周岁时仍不能听懂简单的语言,就应该对孩子是否有听力障碍产生怀疑了。

  以前对于新生儿听力早期检查,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患儿在襁褓中不易发现,等发现时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现在对于新生儿听力筛选检查,有了耳声发射仪,这种仪器可在48至72小时内客观地检测儿童的听力,对于不能治疗的中枢神经性耳聋,可教孩子做早期发音练习,并及时佩戴助听器,尽早开始听觉语言训练,时间越早效果越好。经过语言训练使他们能够正常地与人交流,做到聋而不哑,残而不废。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04-09-20 11:54:21
  • 怎样观察孩子的听功能
    
      人类在胚胎期已经具有听声音的能力,出生后就可以分辨出自己
    母亲的言语声。正常新生儿至4个月大时,在安静的环境中入睡后,
    会被大声说话声吵醒;对突然出现的大声关门声、鞭炮声可发生惊跳
    反射的动作,猛然打哆嗦而惊醒哭闹;当听到有人说话时,会朝说话
    方向张望。5—6个月可以发出简单的声音,并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
    会主动寻找声源。7—9个月的婴儿当有人呼喊他的名字...

    查看全部>>

    怎样观察孩子的听功能
    
      人类在胚胎期已经具有听声音的能力,出生后就可以分辨出自己
    母亲的言语声。正常新生儿至4个月大时,在安静的环境中入睡后,
    会被大声说话声吵醒;对突然出现的大声关门声、鞭炮声可发生惊跳
    反射的动作,猛然打哆嗦而惊醒哭闹;当听到有人说话时,会朝说话
    方向张望。5—6个月可以发出简单的声音,并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
    会主动寻找声源。7—9个月的婴儿当有人呼喊他的名字时,知道将头
    转向说话的人,并会发出咯咯笑声和咕咕声。10—13个月的婴儿会喊
    妈妈,并会重复简单的话语;1—2岁的幼儿听觉能力已基本接近成人,
    能准确地听到言语声,并听懂语言。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发育
    的各个阶段不具备以上功能,经过仔细观察仍不能判断,就需要到正
    规的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诊。
      
    听力康复从零岁开始
      世界卫生组织评估分析,至少有50%的婴儿听力障碍是可以预防
    的,但是有很多家长对小宝宝的听觉损伤不敏感,等到二三岁时还不
    会说话,才知道是耳朵的问题,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张主任介
    绍,新生儿出生后采用先进的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可以进行早期
    的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异常的听功能。 
      出生6个月内诊断出耳聋,可以通过医学干预,比如药物、物理
    等治疗,使用助听器、电子耳蜗等人工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必要的语言
    刺激环境,使孩子重建或补偿听觉功能。
    
    
    影响宝宝听力的元凶:
    
    1、急性中耳炎 
    
    发病原因 
    
      幼儿很容易患中耳炎,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咽鼓管比较宽、短、平。幼儿感冒后,咽鼓管功能受到影响,使中耳分泌物引流不畅,鼻咽腔的细菌或污染的分泌物就容易进入中耳,引起感染和炎症反应。这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病因。 
    
      婴儿如若患过一次中耳炎,极有可能在同一年中再次罹患中耳炎,随后也可能演变成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与孩子今后的听力丧失、语言发展迟缓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中耳炎,尤其是婴儿期中耳炎的诊断与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病原体 
    
      中耳炎的病原体,主要是细菌和病毒,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呼吸道病毒等。 
    
      症状 
    
      当幼儿的语言能力尚不足以表达身体的感受时, 就以哭闹不安、搔抓耳朵、摇头等方式告诉妈妈自己的痛苦;如果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宝宝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父母会误认为宝宝的饮食不当;如果发生抽风,家长就可能带孩子去看神经科,等到宝宝耳朵流出脓液来了才认识到问题的所在,那时候真的有可能延误了病情。 
    
      中耳炎根据病程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后者是指病程超过12周,中耳结构有了不可逆的改变;根据病情可以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化脓性中耳炎使宝宝感到耳朵非常疼痛,而非化脓性中耳炎并不让患儿感觉疼痛,而是感到耳朵内嗡嗡响,以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 
    
      事实上,各种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方法不恰当,都会造成孩子的听力下降,父母在生活中可以注意到孩子的这些变化,比如,对同样的声音刺激,宝宝的反应不如患病前灵敏了等等。 
    
      治疗 
    
      抗生素是必不可少的药物,要坚持使用一疗程(7~10天)。至于抗生素的选择,要看医师的经验、孩子的病情、家庭状况、孩子对药物的接受程度和当时疾病的流行情况。 
    
      治疗关键是:家长要有耐心,和孩子一起就诊、输液或服药。中耳炎治疗的效果与孩子是否按医嘱服药很有关系。擅自停药或不按医嘱服药,造成细菌产生耐药性是治疗不彻底并复发的主要原因。如果治疗10天后症状仍没有好转,就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有些非化脓性中耳炎在鼓室积液自行流出后可以好转。 
    
      中耳炎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脑膜炎,婴儿并发脑膜炎的可能性更大,家长要特别小心。 
    
      医师叮咛 
    
      预防胜过治疗,生活中的预防措施是十分重要的。需要避免的危险因素有: 
    
      1.多次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2.哺乳体位不当。当宝宝平卧吮奶时,或乳汁流出过急时,乳汁可以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炎症。哺乳时应将婴儿抱起,使头部竖直;乳汁过多时要适当控制流出速度。 
    
      3.空气污染及集体生活。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差,在各种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等的流行时期不要带宝宝到人多的公共场所,以防感染。 
    
      4.不良睡姿。不良睡姿易导致唾液进入中耳,引起炎症。 
    
      5.过敏。 
    
    
      
    
    1*** | 2004-09-20 11:54:21 74 21 评论
    0/300
  • 2004-09-20 11:52:04
  • 不知道怀孕期间是否进行过胎教,胎教不当有可能对婴儿的听力造成不好的影响
    1*** | 2004-09-20 11:52:04 40 2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肿瘤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