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医院

再发性和慢性脑缺氧有哪些基本病理变 化?

急性、再发性和慢性脑缺氧有哪些基本病理变 化?
周*** | 2016-08-26 17:09:31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8-27 17:55:31
  • 
    脑缺氧大多发生在全身性的循环障碍和乏氧状态,但中枢神 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的细胞对缺氧的敏感性不同。总的说 来,对缺氧的敏感性由高至低依次为大脑、小脑、脑干、脊髓。 神经细胞比各种胶质细胞对缺氧敏感,内皮细胞的缺氧耐受性较 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为高。脑同一区域中的神经细胞对缺氧敏感 性还有区别,大脑皮质第3、5、6层细胞较敏感,海马h1段的 锥体细胞敏感而h2段对缺氧抵抗,小脑普肯野细胞较颗粒...

    查看全部>>

    
    脑缺氧大多发生在全身性的循环障碍和乏氧状态,但中枢神 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的细胞对缺氧的敏感性不同。总的说 来,对缺氧的敏感性由高至低依次为大脑、小脑、脑干、脊髓。 神经细胞比各种胶质细胞对缺氧敏感,内皮细胞的缺氧耐受性较 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为高。脑同一区域中的神经细胞对缺氧敏感 性还有区别,大脑皮质第3、5、6层细胞较敏感,海马h1段的 锥体细胞敏感而h2段对缺氧抵抗,小脑普肯野细胞较颗粒细胞 敏感。因此,脑缺氧的病变在脑各处是不均匀的,并随缺血时间 和程度的不同,脑组织的病变范围和性质也有所不同。
    
    (1) 急性缺氧早期变化:如缺氧时间不久,脑的大体变化不 特异,外观脑膜血管充血,脑水肿,可有海马钩回疝或小脑扁桃 体疝。脑实质也有充血,散在淤点,大脑皮质切面上有时可出现 与脑表面平行的带状坏死如白线状,称层状坏死,是因缺氧敏感 的皮质第3层神经细胞消失和组织疏松所致。镜下主要变化是神 经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和急性坏死,即胞浆嗜酸性变、核固 缩,残存鬼影细胞,乃至细胞消失。髓鞘受损害,表现为小血管 周围的脱髓鞘;轴索也有肿胀、弯曲、断裂等变化。以上各种变 化加以组织水肿,在低倍镜下看到组织疏松、染色浅淡,但组织 结构和小血管基本保存。在病变区内可见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核 肥大,出现多核或分叶核巨型细胞、肥胖细胞和杆状细胞。血管 内皮细胞可现肿胀,有时小血管周围少量出血。
    
    (2) 严重的急性缺氧:如果缺氧程度严重并时间持续较长, 尸检可见边缘带梗死(border zone infarcts)。所谓的边缘带是指大 脑前动脉、中动脉和后动脉3支血管供应区边缘的交界处,也正
    
    是3支动脉的远心端最易发生灌流不足的地带。这边缘带呈C 形,位于大脑凸面,与矢状缝平行而旁开1〜1.5cm。在边缘带 区域的脑组织坏死,并随缺氧时间延长和缺血缺氧程度加重(例 如病人血压持续下降、因乏氧而微血管的损伤加重了组织的缺 氧),梗死区自C形区向半球内外两侧扩大,并由大脑顶部向脑 底发展。曾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多日的病人,死后整个大脑变为由 脑膜包裹着的、质地极软而且颜色秽暗、结构不清的坏死物,即 所谓的呼吸机脑,实际上病人已脑死亡多日。
    
    (3) 再发性缺氧:多见于反复的持续性
    癫痫发作
    或经受多次 胰岛素休克的病人。每次癫痫大发作或休克时脑组织遭受一次短 暂的缺氧损伤,少量神经细胞坏死消失,胶质细胞轻度增生等病 变可遗留下痕迹。如发作频繁,脑组织可有轻度萎缩。镜下海马 的病变较常见,主要是锥体细胞减少,伴有星形胶质细胞及其纤 维增多、杆状细胞增生,即所谓的海马硬化。大脑皮质有散在的 神经细胞消失,呈小片状分布,多在血管附近;轻度的(例如 10%〜15%)神经细胞消失,往往不易被发现,而神经胶质细胞 增生易引起注意。星形胶质细胞及其纤维的增生在皮层的分子层 (大脑最表面的第1层)较显著,其胶质纤维与脑膜平行或深入 第3层,称为边缘硬化。室管膜旁的白质及脑内小血管周围都可 见胶质纤维的增多。 (4) 慢性缺氧:这种情况少见,只见于严重的发绀性先天性 心脏病,可引起苍白球、丘脑底核和小脑齿状核的损害,一般不 累及大、小脑。 过去有人认为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狭窄可导致脑萎缩, 临床表现痴呆,现已证明颅内动脉狭窄达50%时,脑血流量并 无减少。老年痴呆绝大多数是脑组织变性疾病,除非有些动脉粥 样硬化病人因栓子来源不易消除,多次脑梗死发作,脑组织破坏 过多而痴呆(称为多灶性软化痴呆),尸检时可见大脑多处脑软 化灶或在视丘有小的腔隙状态。这种病变属于脑梗死而与脑慢性 缺氧的概念不同。
    你*** | 2016-08-27 17:55:31 46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