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一片降幡出石头”出自谁的哪部作品呢?

首页

一片降幡出石头”出自谁的哪部作品呢?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出自谁的哪部作品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8-18 17:56:28
  •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是出自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浚:晋武帝的水军将领。楼船:晋武帝为伐吴特制的大战船,方百二十步。益州:晋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市。金陵:今南京市,当年为东吴都城。王气:此代指东吴孙皓政权。
      千寻铁锁:指吴主于长江险要处设置的拦截晋军的锁江铁链。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长。沉江底:指王浚水军用大筏数十,上置火炬,遇铁链则燃火烧之,链断沉入江底。降幡:表示投降的旗帜。石头:石头城即金陵)的省称。这几句的大意是:王浚伐吴的战船从益州出发,金陵孙皓的政权便闻风黯然;锁江的千寻铁链被烧熔沉进江底,一面降旗从石头城上高高伸出。
       ~是刘禹锡著名七律《西塞山怀古》的前两联。短短二十八字,就把公元年那场纵横数千里,历时五个月的晋吴战争的双方强弱、进攻路线、攻守方式、战争结局生动地描绘出来了。特别是一“下”一“收”、一“沉”一“出”四字,不仅写出胜利者摧枯拉朽、势不可当的气势,也写出失败者闻风丧胆、土崩瓦解的形象;不仅看出孙皓的失败与他的灭亡相关联,其间也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
      作者叙写史事,善于提炼和选择情节,化繁为简,举重若轻,把一场战争几笔勾出,真不愧为大手笔。据说写此诗时有元稹、白居易、韦楚客在座,余人不得不为之叹服而辍笔。

    是***

    2016-08-18 17:56:2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