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胆固醇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找*** | 2006-08-10 07:47:56

好评回答

2006-08-10 07:50:17
天*** |2006-08-10 07:50:17 648 373 评论
胆固醇属于体内的基本脂类化合物。它是人体细胞膜的成分,参与性激素的合成,我们的大脑细胞差不多完全是由它构成的。就是说,这种物质是我们身体必需的。 

    我们的身体每天增加1克胆固醇,其中的三分之一是我们从食物中获得的,而其余的三分之二是我们自己合成的。但医生还认为,胆固醇是心脏、血管和我们身体健康的主要敌人之一,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胆固醇具有两面性,有有害的、轻的胆固...

查看全部>>

胆固醇属于体内的基本脂类化合物。它是人体细胞膜的成分,参与性激素的合成,我们的大脑细胞差不多完全是由它构成的。就是说,这种物质是我们身体必需的。 

    我们的身体每天增加1克胆固醇,其中的三分之一是我们从食物中获得的,而其余的三分之二是我们自己合成的。但医生还认为,胆固醇是心脏、血管和我们身体健康的主要敌人之一,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胆固醇具有两面性,有有害的、轻的胆固醇,也有有益的、重的胆固醇。有益的胆固醇把身体进食的油腻食物中的有害胆固醇在肝脏内吸收和有效利用。医生都知道“不好”的胆固醇水平和心脏局部缺血疾病(所有专家都认为是第一致死疾病的诱因)之间的必然联系。 

    “胆固醇的水平可以很大程度上预示危险的血管疾病。”俄罗斯国家医学院莫斯科系内科教研室主任、医学博士格里戈里·阿鲁久诺夫说。“如果一个18岁的人胆固醇水平为12毫摩尔/升(标准为5.2毫摩尔/升),那么,完全可以肯定地说,这个人30岁时会得心肌梗死。” 

    ■胆固醇高有什么危害 

    它在血液里流动的时候不只它本身,而是脂肪和蛋白质结合的大分子。科学的叫法为脂蛋白。“不好”的胆固醇由低密度的脂蛋白组成,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医生说,在15岁少年的血管内壁就可以看见黄色条纹的“不好”的胆固醇了。随着胆固醇的不断沉积,血管的间隙变窄。如果受损的血管壁发炎,导致沉积的胆固醇(胆固醇“垫圈”)出现断层,在断层处会出现血块———血栓。如果主动脉有许多胆固醇“垫圈”,医生会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除了胆固醇高这个因素外,盐过剩、吸烟、缺乏运动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因素。最坏的情况是,这个血栓脱离血管壁在血液中游走。这种游走可能导致梗塞、中风、肺和双脚血管阻塞及其他疾病。 

    ■怎样预防胆固醇过高 

    俄罗斯居民胆固醇的平均水平为6毫摩尔/升,美国是4.9毫摩尔/升。人体每昼夜需求的胆固醇不超过300毫克。从食物中我们平均可获得400毫克。每100克香肠含有1114毫克胆固醇,每100克太平洋鳕鱼含有14毫克胆固醇。 

    要限制进食油腻的食物,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应该更好地记住这一点。要了解肥肉、鱼子酱、香肠、黄油和其他美味食物中的不必要的胆固醇含量或者与医生交流。在有些国家,主要食物是米和蔬菜,居民中几乎没有患动脉粥样硬化的。

    “但是,要彻底改变饮食习惯是很不容易的。”格里戈里·阿鲁久诺夫博士认为,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采用药物降低胆固醇水平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06-08-10 07:52:09
  • 你好!胆固醇又称胆甾醇。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早在18世纪人们已从胆石中发现了胆固醇,1816年化学家本歇尔将这种具脂类性质的物质命名为胆固醇。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尤以脑及神经组织中最为丰富,在肾、脾、皮肤、肝和胆汁中含量也高。其溶解性与脂肪类似,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氯仿等溶剂。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

    查看全部>>

    你好!胆固醇又称胆甾醇。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早在18世纪人们已从胆石中发现了胆固醇,1816年化学家本歇尔将这种具脂类性质的物质命名为胆固醇。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尤以脑及神经组织中最为丰富,在肾、脾、皮肤、肝和胆汁中含量也高。其溶解性与脂肪类似,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氯仿等溶剂。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 
    中国正常人血清的总胆固醇量约为182.5±4.3毫克%。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表示胆固醇代谢可能发生障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清胆固醇含量往往偏高。因此临床化验上测定血清胆固醇含量将有助于诊断某些疾病。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是预防冠心病的有效途径。 
    
    
    霞*** | 2006-08-10 07:52:09 653 37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人体常识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