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血液科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应如何食疗
z*** | 2006-07-17 20:48:43

好评回答

2006-07-17 20:50:41
落*** |2006-07-17 20:50:41 81 16 评论
     
概述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已被用尽,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的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蛋白浓度降低,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亦均降低。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病因
缺铁性贫血可发生于下列几种情况;
一、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在生长快速的婴幼儿、儿童、月经过多、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铁的需要量增多,如果饮食...

查看全部>>

     
概述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已被用尽,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的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蛋白浓度降低,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亦均降低。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病因
缺铁性贫血可发生于下列几种情况;
一、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在生长快速的婴幼儿、儿童、月经过多、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铁的需要量增多,如果饮食中缺少则易致铁性贫血。
二、铁的吸收不良:
因铁的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者比较少见。
三、失血:
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癌、钩虫病、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痔出血、服用水杨酸盐后发生胃窦炎以及其他可引起慢性出血的疾病,妇女月经过多和溶血性贫血伴含铁血黄素尿或血红蛋白尿等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是一个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铁耗竭期,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减低,此时并无贫血,若缺铁进一步加重。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出现缺铁性贫血。



症状
本病临床表现有①原发病的临床表现;②贫血本身引起的症状;③由于含铁酶活力降低致使组织与器官内呼吸障碍而引起的症状。
一、上皮组织损害引起的症状:细胞内含铁酶减少,是上皮变化的主要原因。
  (1)口角炎与舌炎:约10-70%患者有口角炎、舌面光滑与舌乳头萎缩,尤其老年人明显。
 (2)食道蹼。
 (3)萎缩性胃炎与胃酸缺乏。
 (4)皮肤与指甲变化:皮肤干燥、角化和萎缩、毛发易折与脱落;指甲不光整、扁平甲,反甲和灰甲。
 二、神经系统方面症状:
 约15-30%患者表现神经痛(以头痛为主),感觉异常,严重者可有颅内压增高和视乳头水肿。5-50%患者有精神、行为方面的异常,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精神迟滞和异食癖。原因是缺铁不仅影响脑组织的氧化代谢与神经传导,也能导致与行为有关的线粒体单胺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
 三、脾肿大:其原因与红细胞寿命缩短有关。



检查
  一、血象: 
  早期或轻度缺铁可以没有贫血或仅极轻度贫血。晚期或严重缺铁有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的程度通过红细胞计数减少的程度。
  二、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降低,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中幼红细胞比例增多,体积比一般的中幼红细胞略小,边缘不整齐,胞浆少,染色偏兰,核固缩似晚幼红细胞,表明胞浆发育落后于核,粒系细胞和巨核细胞数量和形态均正常。
  三、骨髓铁染色。
  四、血清铁蛋白。
  五、血清铁。



治疗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原则是:①病因治疗:尽可能除去引起缺铁和贫血的原因;②补充足够量的铁以供机体合成血红蛋白,补充体内铁的贮存量至正常水平。
一、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对纠正贫血的效果,速度及防止其复发均有重要意义。
二、铁剂治疗:
(一)口服铁剂:最常用的制剂为硫酸亚铁,富马酸铁(富血酸)。服药时忌茶,以免铁被鞣酸沉淀而不能被吸收。
(二)注射铁剂:一般尽量用口服药治疗,仅在下列情况下才应用注射铁剂:①肠道对铁的吸收不良,例如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慢性腹泻、脂肪痢等;②胃肠道疾病可由于口服铁剂后症状加重,例如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结肠炎、胃切除后胃肠功能紊乱及妊娠时持续呕吐等;③口服铁剂虽经减量而仍有严重胃肠道反应。
常用的铁注射剂有右旋糖酐铁及山梨醇枸橼酸铁。
(三)辅助治疗:加强营养,增加含铁丰富的食品。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06-07-17 21:48:36
  • 补充铁质是治疗缺铁性贫血最基本的方法,症状明显的要口服铁剂。但补充铁剂过多,肝脏和其它器官的铁质过于饱和,也会导致疾病,所以,最好的补铁方法是通过饮食,采用饮食疗法,多吃含铁质丰富的食物。
    含铁质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肾脏;其次是瘦肉、蛋黄、鸡、鱼、虾、豆类。动物性食物不但含铁量高,吸收率也高;黄豆及豆制品中含铁及吸收率也较高。
    绿叶蔬菜中含铁多的有菠菜、芹菜、油菜、苋菜、荠菜、黄花菜、番茄等...

    查看全部>>

    补充铁质是治疗缺铁性贫血最基本的方法,症状明显的要口服铁剂。但补充铁剂过多,肝脏和其它器官的铁质过于饱和,也会导致疾病,所以,最好的补铁方法是通过饮食,采用饮食疗法,多吃含铁质丰富的食物。
    含铁质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肾脏;其次是瘦肉、蛋黄、鸡、鱼、虾、豆类。动物性食物不但含铁量高,吸收率也高;黄豆及豆制品中含铁及吸收率也较高。
    绿叶蔬菜中含铁多的有菠菜、芹菜、油菜、苋菜、荠菜、黄花菜、番茄等。水果中以杏、桃、李、葡萄干、红枣、樱桃等含铁较多,干果有核桃,其他如海带、红糖、芝麻酱也含有铁。
    另外烹调食物的时候用铁锅烹调,可增加铁的来源。
    以上是我从资料上看到,摘录下来的。
    5*** | 2006-07-17 21:48:36 70 19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