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路志正教授是如何从五脏论治不寐的?

路志正教授是如何从五脏论治不寐的?
葵*** | 2016-08-27 06:01:49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8-28 06:58:49
  • 
    不寐即失眠,古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少 寐”、“不眠”等。路老对于不寐病因病机的认识,立足于五脏
    藏神的理论,五脏之神包括神、魂、魄、意、志,由五脏之气所 化生,又称五脏神。五脏功能失调可引起五神的变化而发生不 寐。如思虑伤脾,抑郁伤肝,惊恐伤肾,心肾不交,阴虚火旺,
    胃气不和,肺失清肃等。治疗应审病因,辨脏腑,定病位,分虚 实,随机而变,不可拘于一法一方。
    
    (1)心神所伤...

    查看全部>>

    
    不寐即失眠,古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少 寐”、“不眠”等。路老对于不寐病因病机的认识,立足于五脏
    藏神的理论,五脏之神包括神、魂、魄、意、志,由五脏之气所 化生,又称五脏神。五脏功能失调可引起五神的变化而发生不 寐。如思虑伤脾,抑郁伤肝,惊恐伤肾,心肾不交,阴虚火旺,
    胃气不和,肺失清肃等。治疗应审病因,辨脏腑,定病位,分虚 实,随机而变,不可拘于一法一方。
    
    (1)心神所伤、从心论治路志正教授认为,心神不宁的 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心之本脏虚;二是火热、痰浊、瘀血内 扰;三是肝胆、脾胃、肾他脏的传变和相兼所致。临证治疗应从
    心入手,考虑到相关脏腑的影响,如心气虚者,不寐伴心悸怔 忡,治宜补益心气,安神定惊,方选生脉饮和甘麦大枣汤;心血 虚者,不寐伴心悸、健忘、眩晕,治宜补养心血,宁心安神,方
    用酸枣仁汤加味;心阴虚火旺者,不寐伴心烦盗汗,治宜滋阴降火,清心安神,方用百合知母地黄汤和黄连阿胶汤;心之实证, 痰火扰心,心神不宁者,不寐伴心烦口苦,胸闷痰多,治以清心
    化痰、和中安神,方选温胆汤和清心莲子饮加减;心之脏腑兼 证,心肾不交者,症见不寐,心悸不宁,头晕耳鸣,治以降心 火,滋肾水,交通心肾法,方选交泰丸、黄连阿胶汤、二至丸加
    减;心脾两虚者,症见失眠多梦,乏力,心悸气短,食欲不振, 治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方选归脾汤加减;心胆气虚者,症见 不寐,多梦易醒,心悸善惊,治以温胆宁心,安神定志;心脾两
    虚,胆胃失和者,不寐兼见口苦,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治以补 益心脾、清胆和胃法;心肝火旺,肾阴不足者,宜清心养阴,疏 肝补肾法。
    
    (2) 神魄失守、从肺论治肺藏魄,肺气虚,肺魄不能制 肝魂/致魂魄飞扬而发生不寐。明.秦景明《症因脉治》指出: “肺素有热,金被火刑;或肺家有痰,肺气闭塞;或肺燥液干,
    肺热焦满;或肺家有寒,肺气不利”。均可导致魂魄不安,心神 扰动而不寐。路老对于素体丰腴,痰湿内盛,感邪犯肺,肺失宣 降,痰阻气逆,肺魄不安,咳扰神乱不寐者,治以宣肺润降、化
    痰止咳。药用龙齿、桑叶、杏仁、当归、姜半夏、黛蛤散、桔 梗、川贝、炒苏子、僵蚕、竹沥汁等,使肺肃而神安,魄静而有 守;对于燥邪犯肺,肺阴受伤而不寐者,治以清燥润肺、温胆宁
    神。药用南沙参、麦冬、枇杷叶、桃仁、西洋参、柏子仁、胆 星、夜交藤、旋覆花、炒枳实、茯苓、珍珠母、生龙牡、郁金 等,古有“龙齿安魂,虎睛定魄”之说,今虎睛难觅,以生牡
    蛎、珍珠母代之。
    (3) 魂不安舍、宜从肝治肝藏魂,肝血不足,魂不安藏, 神明扰乱,可致不寐。路老认为不寐之证,与情志因素密切相 关,情志为病,无不伤肝,肝郁气滞,化火生痰成瘀,魂不安
    藏,扰乱神明,病发不寐。若情志所伤,肝郁气滞,气血失和 者,症见不寐伴性情急躁,胸胁胀满,治以疏肝解郁安神。药用 醋香附、郁金、八月札、素馨花、玫瑰花、陈皮、白芍、生山
    F*** | 2016-08-28 06:58:49 49 4 评论
    0/300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