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分泌科
甲状腺会不会遗传

糖尿病会不会遗传?

糖尿病会不会遗传?好怕,家族都有遗传!
解*** | 2016-01-05 14:00:52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16-01-05 14:00:52
  •   当前糖尿病的病因学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无论1型还是2型糖尿病,都已经找到了证明临床糖尿病存在遗传倾向的理论依据———易感基因。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同时发现,年龄≥45岁或虽年龄<45岁但有以下情况者,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他们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肥胖(体重≥标准体重的20%)。
      (2)家族中有患糖尿病的一级亲属(如爸爸、妈妈等)。
      (3)有妊娠糖尿病史或巨大胎儿分...

    查看全部>>

      当前糖尿病的病因学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无论1型还是2型糖尿病,都已经找到了证明临床糖尿病存在遗传倾向的理论依据———易感基因。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同时发现,年龄≥45岁或虽年龄<45岁但有以下情况者,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他们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肥胖(体重≥标准体重的20%)。
      (2)家族中有患糖尿病的一级亲属(如爸爸、妈妈等)。
      (3)有妊娠糖尿病史或巨大胎儿分娩史(胎儿≥4公斤)。
      (4)高血压(≥140/90毫米汞柱)。
      (5)高密度脂蛋白(HDL)≤0.9毫摩尔每升(≤35毫克每分升)。
      (6)甘油三酯(TG)≥毫摩尔每升2.8(≥250毫克每分升)。
      (7)曾有空腹血糖受损或葡萄糖耐量异常者。
      由此可见,家庭是糖尿病预防的枢纽。在糖尿病亲属中糖尿病发生率较非糖尿病亲属高4~10倍,单卵双胞胎发生2型糖尿病的一致率达90%,说明遗传在糖尿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高热量饮食、活动量减少、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的环境危险因素,它们与当今工业化、电子化,劳动强度降低、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延长等诸多因素有关。所以,家庭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预防的重要方面。
      在家里,如果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能够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糖尿病的预防工作,改变家庭成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够使很大一部分的糖尿病危险人群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能够防止或延缓他们糖尿病的发生,也就能够减低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糖尿病的四个“一点”
        多懂一点 即对糖尿病的知识、危害、防治措施多懂一点。这样,就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预防糖尿病。
      少吃一点 控制摄取总热量。主食、副食都要少吃。多吃蔬菜。
      勤动一点 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控制体重不至过胖,犯病的机会就会减少。英国有一句谚语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放松一点 指心理调节方面。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作用。因为各种心理不平衡会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吴*** | 2016-01-05 14:00:52 46 4 评论
    0/300
  • 2016-01-05 14:00:52
  • 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发病机理方面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医学专家的关注。根据糖尿病遗传理论的最新进展,以下几点都和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第一类是孟德尔遗传。目前已知四种单基因变异可引起Ⅱ型糖尿病:一种是胰岛素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区的点突变,导致胰岛素肽链上氨基酸密码的改变,产生氨基酸排列顺序异常的胰岛素分子。一种是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 
    目前已发现40余种点突变,临床上可分为A型胰岛素抵抗、妖精容貌...

    查看全部>>

    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发病机理方面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医学专家的关注。根据糖尿病遗传理论的最新进展,以下几点都和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第一类是孟德尔遗传。目前已知四种单基因变异可引起Ⅱ型糖尿病:一种是胰岛素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区的点突变,导致胰岛素肽链上氨基酸密码的改变,产生氨基酸排列顺序异常的胰岛素分子。一种是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 
    目前已发现40余种点突变,临床上可分为A型胰岛素抵抗、妖精容貌综合征等。一种是葡萄糖激酶基因突变。现已发现20余种点突变,与Ⅱ型糖尿病的亚型,即成年发病型青少年糖尿病有关。一种是腺苷脱氨酶基因突变。其基因多态性亦与成年发病型青少年糖尿病有关。 
    第二类是非孟德尔遗传。目前认为,大多数Ⅱ型糖尿病属非孟德尔遗传,为多基因———多因子遗传疾病。 
    第三类是线粒体基因突变。这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能进行发病前正确预测的一类糖尿病。早几年,我国就已经在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建立了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分子生物学诊断部门,可以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在基因水平诊断Ⅱ型糖尿病亚型,并且已经在基层医院开展诊断工作。 
    
    
    当然,也要考虑到家族病的原因, 
    同一个锅灶吃饭,形成了同样的饮食习惯 
    如果饮食本身不科学 
    患糖尿病只是时间的问题
    带*** | 2016-01-05 14:00:52 43 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