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柏林战役

首页

柏林战役

柏林战役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5-24 04:41:52
      柏林战役 
    柏林,位于德国的东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的首都。曾几何时,这里 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中心。因为,就在这里,希特勒穷兵黩武,发出了征服世界的号令。 然而,希特勒的手伸得实在太长了,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抗击下,纳粹德军在东西两 线频频受阻,江河日下,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
      到1945年,柏林再一次引起全世界的 注目,因为,这里已成为希特勒的最后一个营垒,苏联百万大军与德军展开了最后的 决战。 斯大林志在必得,艾森豪威尔拱手让柏林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一年,也到了最后的关头。 德国战败已成定局,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瓜分德国了。
      对此,美国、英国和苏联 各自都有如意的算盘。虽然早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 苏联统帅斯大林曾就战后如何划分势力范围达成协议,但是仗真的打起来,则是另一 码事了。对于柏林,这个当时德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然是各方十分 眼热的目标。
      因为,谁都明白,夺占柏林在全世界将引起震动,其军事和政治上意义 是不可估量的。然而,要攻占柏林并非易事,因为希特勒毕竟在这里苦心经营多年, 柏林市区和周围已构筑了众多坚固的工事,建立了严密的阵地配系,更何况希特勒手 中还掌握着100万人的军队。
      柏林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对于柏林这块硬骨头,斯大林的态度坚决明确,不惜任何代价,志在必得。1945 年初,苏军推进到德国境内的奥德河和尼斯河一线,即开始作进攻柏林的准备。从这 里到柏林只有60公里远了。 东线的苏联红军紧锣密鼓,枕戈待旦,那么,西线的英美盟军又有什么动静呢? 此时,英美盟军也已攻入德国境内。
      然而就在蒙哥马利率领的第21集团军群和布莱德 雷率领的第12集团军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东挺进之时,3 月28日,盟军最高司令 官艾森豪威尔将军事先不与联合参谋长们和盟军副司令蒙哥马利将军磋商,就直接向 美国驻莫斯科军事使团团长迪恩少将发出一封递交给斯大林的电报。
      电报中艾森豪威 尔指出了英美盟军今后的攻击目标是埃尔富特、莱比锡、德累斯顿等地区,而没有把 柏林包括在内。电报于 3月28日当天递交给了斯大林。艾森豪威尔的这一自作主张的 举动,立即在盟军中引起很大的震动。 在英美盟国当中,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盟军副统帅蒙哥马利是坚决主张进攻柏林的。
       本来,艾森豪威尔也同意不论从政治上看,还是从军事上看,下一步的主要攻击目标 都应是柏林。直到 3月27日,蒙哥马利还在作战报告中告知丘吉尔,他率军向易北河 和柏林突击。然而,仅事隔一天,艾森豪威尔就改变了主意。因此,当丘吉尔和蒙哥 马利得悉电报的内容时,大为吃惊。
      丘吉尔感到艾森豪威尔擅自决定的不仅是军事上 的目标,而且是政治上的目标,无疑是超越了他的职权范围。此外,丘吉尔也不同意 这位盟军司令的决定,他认为抢在苏军之前拿下柏林,对西方与日益傲慢的苏联讨价 还价时会大有益处。但是,不论丘吉尔和蒙哥马利怎样反对,艾森豪威尔主意已定, 认为柏林已不再是一个重要的目标了。
       艾森豪威尔之所以不把柏林作为主要攻击目标自有他的道理,而且他认为这些理 由是无可辩驳的。他认为如果向柏林突击会使他付出伤亡10万人的代价,在战争即将 结束之时,未免得不偿失,而且他还得到报告说,德国重兵不在柏林,而是云集在德 国南部、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就这样,艾森豪威尔一纸电文将柏林拱手让给德国人最不情愿的俄国人手上。 希特勒困兽犹斗,苏联红军三箭齐发 1945年3月29日,在通往莫斯科的一条道路上。 几辆吉普车疾速向东飞奔,车里坐着苏联红军白俄罗斯第 1方面军司令朱可夫元 帅和他的随行人员。
      他这次是应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之召返回莫斯科的。根据最高统 帅部的部署,白俄罗斯第 1方面军、第2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被赋予了攻克柏林 的任务。 两天之后,苏联最高统帅部在莫斯科召开作战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制订柏林 战役的作战计划。经过反复审慎的研究之后,最高统帅部进一步明确由朱可夫的白俄 罗斯第1方面军向柏林实施主要突击,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和罗科索夫斯基的白 俄罗斯第2方面军从柏林南、北两个方向上实施辅助突击,其中乌克兰第1方面军还负 有协助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合围并攻占柏林的任务。
       为确保柏林战役万无一失,最高统帅部对 3个方面军的兵力给予了极大加强。白 俄罗斯第 1方面军任务最重,因此兵力也最多,共有11个集团军另4个军。乌克兰第1 方面军任务稍轻,共有 8个集团军另5个军。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不负有直接进攻柏林 的任务,因此兵力也最少,只有 4个集团军另5个军。
      这样3个方面军加起来拥有的兵 员总数达到250万,可谓规模空前! 俄国人磨刀霍霍,英美联军也步步紧逼,德国人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从1945 年 1月19日起,德国最高统帅部因战局所迫迁至柏林办公,希特勒本人则在柏林市中 心的总理府地下深处的避弹室定居了下来。
      此时的希特勒被东、西两个战线上雪片般 飞来的战报搞得焦头烂额,他的思想越来越变得虚无缥缈,已无法清醒地认识到德国 的真实处境。对于身边的人,希特勒也完全失去了信任感,认为他们都在欺骗自己。 对于一些敢于直言不讳的将领,稍不随意,希特勒就予以撤换。
      战争初期,德国装甲 大军势如破竹,攻无不取,使希特勒坚信他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他认为眼下的失利 完全是由于手下将领指挥不利造成的,德国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对于苏联红军在 柏林城下陈兵百万和几千辆坦克,希特勒并没感到恐惧,他自信能击退这些俄国人。
       希特勒如此自信,那么,柏林的守备情况究竟怎么样呢?此时的德军已无法与战 争初期同日而语,柏林的守备也谈不上固若金汤,但要想夺占它,也并非易事。 担负柏林守备任务的德军主要是海因里希将军指挥的“维斯瓦”集团军群和舍尔 纳将军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共有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坦克师,37个 步兵独立团。
      98个步兵独立营和大量的炮兵部队。此外,柏林城里守备部队还有20余 万人,德国陆军总部的预备队还有8个师。这样加起来,守卫柏林的德军共有100万人, 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辆,大炮10400门,飞机3300架。 为了防御柏林,德军统帅部还采取了“专门措施”。
      城市按其所辖范围划分成为 8个防御地区。另外还设置了9个特别防御区,负责掩护政府各办公大楼、帝国办公厅、 秘密警察总部和国会大厦所在地的柏林市中心区。 在城市的直接接近地上德军构筑了 3层防御地区:外狙击区、外城廓和内城廓。 每层防御地区内都构筑了大量坚固工事、碉堡和障碍物。
      沿街楼房的窗户都经加固而 变成了发射孔。为了进行巷战,德军统帅部还动员市民组建了 200个民众突击队营, 希特勒法西斯青年团的团员自愿组成反坦克歼击队。 苏联人大兵压境,挽弓待发,德国人调兵遣将,严阵以待,一场大战在即。 朱可夫“挑灯”夜战,科涅夫攻势凌厉 1945年4月15日,柏林。
       夜幕渐渐降临,天黑了下来,天空中群星闪烁。如果是在别的时期,德国首都的 居民们都会走上街头,公园和广场草地上也都要集满了人。可是现在柏林市民却不得 不小心翼翼,早早地躲进地下铁道的车站和防空洞中。 柏林在等待着同盟国空军的轰炸。可是大家都很惊奇,这一夜警笛一声没响,始 终保持沉默。
      人们渐渐放松了紧张的情绪,不少人开始返回住所。近来柏林已很少有 这样的安静之夜了。 凌晨4时,柏林突然震动了一下,像受到地震一般。接着从远处传来巨大的响声。 几分钟后,惊慌失措的人们再次冲出家门,他们以为柏林又遭到空袭了。 4时20分,一份电报从东方前线的一个师部发回柏林防卫司令部: “我们遭受到残酷的炮火,与各团部断绝了联络,我们面前发现了莫明其妙的强 光。
      像几十万支蜡烛。也许是新式武器,也许是化学武器……”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苏联红军从奥得河、尼斯河一线对柏林发起全线总攻 了。 刹那间,2 万多门各种口径的火炮齐声怒吼,成千上万枚炮弹疾风骤雨般地向德 军阵地倾泻,爆炸声惊天动地。正是这阵阵炮声惊动了柏林市民。
       在红军炮火的密集轰击下,德军的坚固工事被摧毁,坦克掩体被高高地抛向空中, 掩蔽部被夷为平地。 那么,电报中说的强光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那并不是什么新式武器,也不 是什么化学武器,而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进攻时使用的140部防空探照灯。 这是朱可夫元帅搞的“疑兵之计”。
       在以往的作战中,苏联红军一般都是白天发起进攻,对此德军早已习以为常。而 这一次,在筹划柏林战役时,朱可夫突发奇想,打算从夜间发起直攻,这样可以大大 出乎德军的意料,打德军一个措手不及。但这样做也有一个难题,就是夜间进攻,坦 克和步兵不易发现目标。
      后来,有人提出使用强功率探照灯为坦克和步兵照明的办法, 这个办法受到朱可夫的青睐,当即决定采纳。 正像朱可夫预料的那样,红军于凌晨 4时发起进攻后,完全出乎德军的意料,大 多数德军官兵还在梦中即命丧黄泉。 1000多亿度的强光照亮了苏军坦克和步兵冲击的目标,在强大的航空兵和炮兵火 力支援下,数以万计的红军步兵和几千辆坦克潮水般地冲向德军阵地。
       天渐渐亮了起来,德军这才像是从睡梦中醒过来,开始拼命抵抗。白俄罗斯第 1 方面军的一线攻击部队前进受阻。特别是在泽洛高地,德军的防御极其顽强,红军几 次冲锋都被挡了回来。 泽洛高地位于柏林的正东方,是进攻柏林的必经之地。这里山高坡陡,地势险要, 犹如一面厚墙挡住了白俄罗斯第 1方面军的前进道路。
      它的后面即是一片高原,无险 可守。因此,一旦攻下泽洛高地,红军就可以直接冲到柏林城下。正是看到这一点, 德军把泽洛高地当成防御柏林的最后一道关口,不仅调集重兵把守,而且构筑了大量 坚固碉堡工事。希特勒的宣传机构则把它吹嘘成“柏林之锁”、“无法攻克的堡垒”。
       德国人的功夫没有白下,尽管红军不惜一切代价,坦克和步兵轮番发起冲击,但 直到中午,泽洛高地的防御仍然是完整的,红军未能前进一步。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形势也越来越紧迫。在南面,科涅夫的乌克兰第 1方面 军已顺利渡过尼斯河,向德军的纵深发展进攻。
      迫不得已,朱可夫命近卫第 1坦克集 团军和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立即投入战斗,攻击泽洛高地。 近卫第 1坦克集团军和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中攻击能力最强 的。关于两个集团军的使用问题,最高统帅部曾指示朱可夫将它们用于北线对柏林实 施迂回。
      但朱可夫没有按着最高统帅部的要求去做,在制订作战计划时,只留 1个坦 克集团军从北面对柏林实施迂回,而让另一个坦克集团军从南面迂回柏林。按原定计 划,两个坦克集团军要等第一梯队步兵集团军突破德军第一线防御,打开突破口之后 再投入战斗。但眼下的形势是第一梯队集团军没有在预定时间内打开突破口,而且进 攻受挫,如果再拖下去,将严重影响作战进程。
      从这一点上看,朱可夫将两个坦克集 团军提前投入战斗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朱可夫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那就是没有 事先把更改两个坦克集团军使用方案和提前把它们投入战斗的事事先向最高统帅部报 告。朱可夫忘了斯大林是怎样一种人,他最容不得手下的人自作主张,特别是朱可夫 的部队此时又进攻受阻。
       果然,当斯大林得知消息后,对朱可夫进行了严厉的斥责。 两个坦克集团军投入交战后,使白俄罗斯第 1方面军的攻击力大大增强。18日拂 晓,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终于攻占了泽洛高地,但比预定计划晚了近两天。 拿下泽洛高地,德军后面的防御已对红军的进攻构不成太大的障碍,因为那里的 地形平坦开阔,德军无险可守,非常便于坦克大部队进攻。
       拔出了眼前的硬钉子,朱可夫终于松了一口气。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进攻遇到波折,在其南面展开进攻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则要顺 利得多。 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没有像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那样从夜间发起进攻,而是 待天亮后才发起全线进攻。这主要是因为乌克兰第 1方面军要发起进攻,首先要渡过 尼斯河,而夜间在德国的密集炮火下渡河是十分危险的。
       据守在尼斯河对岸的是德军格雷泽尔将军指挥的第 4坦克集团军。如果在正常情 况下,这样的力量还是相当强大的,但此时第 4集团军已遭到苏联红军的多次打击, 残缺不全,而且从坦克部队的使用特点来看,它更擅长于进攻。 4月16日 6时55分,在强大的炮火支援下,乌克兰第1方面军第1梯队的3个近卫集 团军开始强渡尼斯河。
      出乎科涅夫的意料,这些部队很快就渡过了尼斯河。 登上尼斯河对岸,德军的抵抗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强烈。第1梯队的3个集团军于当 天即突破了德军第一线防御。4月17日晨,第1梯队的步兵集团军又突破了德军第二防 御地带。科涅夫当即命令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和近卫第4坦克集团军加入战斗,并肩向 德军的第三防御地带施雷河一线猛冲。
      刹那间,战场上炮声隆隆,马达声轰鸣,T-34 坦克车后扬起一道道尘土,和硝烟交混在一起。弥漫了整个战场上空。 由于德军第 4坦克集团军在坦克数量上明显劣于苏联红军,因此它已无力组织大 规模的反击,而且这里的地形也不允许这样做。但格雷泽尔将军还是组织起数十辆规 模的坦克小分队轮番对红军实施反击。
      于是红军的T-34与德军的“黑豹”、“虎”Ⅰ、 “虎”Ⅱ型坦克展开一场混战。森林旁溪流边到处都是燃烧的坦克、垂死的伤兵和死 者的尸体。 4 月17日黄昏,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和近卫第4坦克集团军一鼓作气推进至施普雷 河岸边。 鉴于乌克兰第 1方面军进展顺利,17日晚,斯大林同意了科涅夫的建议:将近卫 第3坦克集团军和近卫第4坦克集团军用于向柏林发展进攻。
       这样一来,两个坦克集团军的进攻轴线和作战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乌克 兰第 1方面军原来的计划,两个坦克集团军的进攻轴线是指向柏林西南部、易北河畔 的贝尔齐希和德累斯顿,其任务是消灭柏林南部的德军,切断德“维斯瓦”集团军群 和“中央”集团军群的联系,并协助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对柏林达成合围。
      也就是说, 两个集团军起初并不担负直接进攻柏林的任务,但现在,两个坦克集团军的进攻轴线 都转向了柏林。 月光映照着施普雷河河畔,河水在静静地流淌。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和第4坦克集 团军的近千辆坦克全部聚集在施普雷河东岸。根据科涅夫的命令,两个坦克集团军必 须在当夜渡过施普雷河。
      显然,要等工兵架桥是来不及了。两个坦克集团军只好分头 去找徒涉场。 值得庆幸的是,此时正是枯水季节,施普雷河河水并不深。两个坦克集团军很快 找到了几个徒涉场。于是,近千辆坦克陆续驶下河去,轰轰隆隆地冲向对岸。 德军的抵抗并不很强烈,两个坦克集团军没费多大周折就于拂晓前登上了施普雷 河西岸。
      稍事整顿后,两个坦克集团军并肩开始向柏林方向猛攻。在以后的几天中, 两个坦克集团军的进展也非常顺利,每天都推进几十公里。4 月20日夜,两个坦克集 团军把几个步兵集团军远远地抛在后,前出到柏林的外层环形防线的接近地,这里离 柏林近在咫尺,柏林城已遥遥在望了。
       两军携手强攻柏林,战争狂人饮弹自毙 4 月20日是希特勒的生日,要是在过去必定要大大地庆贺一番,而此时的希特勒 已经没有这种心情。但希特勒的情妇爱娃·勃劳恩还是精心为他设置了一个生日晚会。 所有纳粹头目,如空军司令戈林、宣传部长戈培尔、党卫军头子希姆莱等都在座,此 外,还有仍然活着的将军们,如邓尼茨、凯特尔和约德尔等。
       所有在座的人,除希特勒外,都明白眼下的战况对德国来说十分不利,柏林存在 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但希特勒倒没显得特别沮丧,他对在座的人断言:“俄国人在柏 林城下要遭到最惨重的失败。”不过,希特勒的这番话已经没有人再相信了,他已失 去了往日的权威性。
      晚会刚结束,不少人就开始撤离柏林逃之夭夭,他们是想在柏林 还没完全被包围之前求条生路。这些人当中包括希特勒最信任的两个老部下戈林和希 姆莱。戈林走时所带的汽车大队,满载着他多年搜刮来的金银财宝。这两个人在逃离 柏林时,都相信他们的元首死期将到,而且都认为自己将是继承人。
       希特勒刚从晚会上返回住所就接到报告,德军东线的防御连续被突破,苏联红军 正从南、北、东三面向柏林接近。还没有听完,希特勒就暴跳如雷,连骂几声“背叛”, 除此之外再也说不出别的词语,他认为东线的失利完全是手下“背叛”造成的。 第二天,希特勒仍没死心,他下令给党卫军的菲里克斯·施坦因纳将军,叫他向 柏林南郊的苏联红军乌克兰第 1方面军的部队发动全面的反攻。
      柏林地区的所有一兵 一卒,包括空军部队全部投入战斗。“所有按兵不动的司令官”,希特勒向留守柏林 指挥空军的科勒尔将军喊道,“都将在 5小时内被处决。你自己也必须拿你的脑袋保 证最后一个人也要投入战斗。” 发布命令的当天和第二天,希特勒一直在焦急地等待着施坦因纳反攻的消息。
      然 而,他不知道施坦因纳并没有反攻,他压根就没有按希特勒要求的那么做。因为施坦 因纳心里明白,凭他手中的4个七拼八凑、残缺不全的师去反击科涅夫的坦克集团军, 无疑是以卵击石、飞蛾投火,他不能白白去送死。 希特勒对于这一切还蒙在鼓里。4月22日,从早晨开始一直到下午3时,他都在不 停地打电话询问施坦因纳反攻的消息。
      然而,没人知道,相反,却得到红军的攻势越 来越猛的报告。 从 4月20日开始,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和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陆续 对柏林发起攻击。当天上午,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 2方面军在经过60分钟的炮 火准备之后,开始强渡奥得河。
      在此之前,白俄罗斯第 2方面军一直在格丁尼亚地区 肃清残余的德军,因此进攻时间比其他两个方面军推迟了几天。由于经过白俄罗斯第 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前几天的猛烈突击,德军的防御体系已被打乱,因此,白 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进攻比其他两个方面军要顺利得多。
       4月25日,白俄罗斯第 1方面军的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的步兵第47集团军的先头部 队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在柏林以西的凯钦地区会师, 这就是说苏联红军已完成对柏林的合围,柏林城中的德军已成瓮中之鳖。同一天,乌 克兰第1方面军的近卫第5集团军与美军第 1集团军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附近会师。
      这 样,整个德国就从中央被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全世界人民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争进入 了尾声。 4 月26日,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主要突击 集团都转向柏林的中心区。两个方面军用于强攻柏林的兵力达46万多人,各种口径的 火炮1。
      4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多辆。两个方面军的4个坦克集团军都投入了强 攻柏林的战斗。 和苏联红军的兵力相比,防守柏林城的德军要弱得多。其主力是在东线遭红军重 创的德军第9集团军的6个师的残部,除此之外,还有1个党卫军警卫旅、10个炮兵营、 1个强击炮兵旅、3个坦克歼击旅、6个反坦克炮兵营、1个高炮师,以及几十个国民突 击队营和一些警察部队,加起来不足20万人。
       虽然防守柏林市中心的德军兵力不算多,但柏林城天然的防御设施使柏林的抵抗 能力不容低估。此时的柏林,座座房屋都变成了坚固的堡垒。临街建筑物的门窗都堵 上了,只留下各种武器的射孔。柏林的大街小巷和交叉路口都处在斜射和侧射火力的 控制之下。在这些建筑物中,德军不仅配置了机枪、冲锋枪和长柄反坦克火箭弹,而 且还配置了20~50毫米口径的加农炮。
      为数不多的坦克被分散配置到重要的街区,隐 藏在掩体之中。 4 月26日,天刚透亮,苏联红军的几百架飞机和上万门大炮就开始对柏林进行疾 风骤雨般的轰击。紧接着,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 从四面八方对柏林发起全线总攻。
      刹那间,柏林城硝烟弥漫,飞机和坦克的轰鸣声、 枪炮声以及红军战士冲锋的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柏林城上空。 果不其然,柏林城内德军的抵抗格外地强,毫不逊色于泽洛高地。白俄罗斯第 1 方面军和乌克兰第 1方面军的进展都非常缓慢,尤其是坦克部队所面临的任务更加艰 巨。
      此时,柏林的广场和街道空无一人,德军都躲在建筑物里、房顶和地下室,坦克 兵看不到德军,又无法进入建筑物里,成了德军反坦克手的活靶子。他们用燃烧瓶、 长柄反坦克火箭弹拼命地袭击红军的坦克。 由于街道很狭窄,坦克无法展开冲击,只好排成长长的纵队向前推进,但不久就 遇到了麻烦。
      先头的坦克被长柄火箭弹击中后起火燃烧,后面的坦克被堵住去路,也 动弹不得。 显然再采用这种办法进攻,后果不堪设想。当朱可夫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下令 坦克大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成数个小部队,与步兵、炮兵和工兵一同组成强击群和强 击支队,逐个逐个地攻克德军的堡垒。
       这一招非常奏效,红军坦克的损失大大减少了,而进攻速度却大大加快了。这个 办法迅速在所有攻城部队中推广。 红军的强击群与德军逐座房屋逐个街道地争夺,越往市中心,德军的抵抗越顽强, 战斗达到白热化程度。 4月28日,希特勒总理府地下避弹室。 希特勒脸色铁青,神情呆滞地坐在椅子上。
      苏联红军的先头部队离这里只有几条 街了,他们从东面、北面以及西面,通过毗邻的柏林动物园正逐步向总理府推进。希 特勒已隐约地听到了坦克发出的轰鸣声。 直到这时,希特勒才终于明白他所指望的“奇迹”不会再出现了,他的大日耳曼 帝国将不复存在了,他开始绝望,但他仍故作镇静地对身边的人说: “我决心留在柏林,但我将不亲自参加战斗,因为那样很可能会出现一种危险, 就是我也许只是负点伤,因而被俄国人生擒。
      我不愿意给敌人以任何机会来将我碎尸 万段。我已命令将我的尸体火化……” 4 月29日凌晨,希特勒与他的情妇在地下避弹室的一间小会议室中举行了一个简 单、凄惨的婚礼。婚礼还没结束,希特勒就把一个女秘书叫到隔壁的房间,开始口述 他的遗嘱。 在遗嘱中,他指定邓尼茨海军元帅为德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戈培尔为政 府总理,此外,希特勒还指定了新政府的组成人选。
       4 月30日,希特勒的生命到了尽头。总理府外的枪炮声一阵紧似一阵,他不能再 拖延下去了。 用过午饭后,战争狂人和爱娃回到寝室,饮弹自毙,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元首虽死,但德军并没有立即投降,他们仍在顽强地抵抗。5月2日凌晨,白俄罗 斯第 1方面军的1个师收到了德军第56坦克军发来的1份俄语电报,要求停火并在波茨 坦车站迎接苏方的谈判代表。
       5月 2日天亮之后,柏林守备司令魏丁格将军向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投降,并发出 电文命令残余的德军立即停止抵抗。到了下午,柏林城里的枪炮声渐渐平息了下来, 德国人终于停止抵抗了。 经过16个日日夜夜的浴血奋战,苏联红军终于在这场空前规模的反法西斯战争中 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防守柏林的德国百万大军在苏联红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全军覆没。 苏联红军共俘虏德军官兵48万人,缴获15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4500多架飞机和 1 万多门大炮。 正如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蒙哥马利元帅预料的那样,攻克柏林不仅在军事上,而且 在政治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柏林被攻克的消息传出后,全世界人民都为之振 奋,而德军的战斗士气则迅速土崩瓦解。在柏林被攻克 5天之后,德国就宣布无条件 投降了。 1945年5月8日午夜,在欧洲上空连绵响彻了 6年的枪炮声停止了。自1939年9月1 日以来,欧洲大陆第一次出现了和平的欢乐。
      胜利的礼炮,五光十色的烟火映红了柏 林城,照亮了整个欧洲大地。 为了攻克柏林,苏联红军也付出了很大代价,损失30。4万人,坦克2156辆,火炮 1220门,飞机 527架。但红军战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赢得了胜 利,苏军攻占了法西斯德国首都并给德军以最后歼灭性打击,也为世界赢得了和平。
       他们的英雄业绩将永远为全世界人民所缅怀。 这里有非常详细地记载和大量的图片,可以去看看。 。

    g***

    2006-05-24 04:41:52

其他答案

    2006-05-24 18:42:43
  •   人们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众说纷纭。从战后所发现的资料表明,珍珠港事件其实是一场能源战,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日本因为美国对其实施石油禁运而采取的极端措施。
    美国希望通过卡住能源供给来遏制日本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因此成为其称霸世界的致命弱点。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末90%的国内石油需求来自于进口,而其中85%来自于当时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美国。 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在亚洲大陆已经进行了四年战争,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
       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显然对美国的远东利益构成了威胁,然而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也使当时的罗斯福政府左右为难,孤立主义分子认为,一方面不能向世界上受战争威胁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另一方面也不能对侵略国家实行经济制裁。而且,在英国政府以及美国国会的压力下,罗斯福总统被建议不能在太平洋与日本发生军事冲突,以免今后无法向盟国提供援助,而且这也会导致公众注意力转移,无暇顾及希特勒的侵略计划。
       1940年7月,美国通过《出口控制法案》,这正好给罗斯福总统找到了一个报复日本在亚洲肆意扩张的借口。当日军于1940年9月开始入侵印度支 na北部时,罗斯福总统借助该法案对日本实施废铁和钢材出口禁令。不久,他又实行航空燃料和润滑油禁运,声称这些物资只能出口到英国和其他西半球国家。
       与此同时,日本人也在思索,并开始重新评估其外交政策。日本军方,尤其是军队高层,自从在中国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之后,对外交政策施加了很多恶劣影响。同时,军队高层也是支持与德国和意大利结盟的主要力量,他们主张延长在中国的战争,并进一步向亚洲南部进军,从而实现其能源自给的帝国梦想。
      1940年夏天,公爵近卫文磨担任日本首相。近卫内阁一方面默认军方在亚洲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又致力于与美国达成和解。然而,近卫内阁授权军方占领法属印度支na基地,并与德、意签署三国盟约,这使罗斯福总统和国务卿赫尔无法在谈判中做出任何让步。 1940年冬季,英国跨大西洋能源供给线遭到德国潜水艇毁灭性的打击,美国因此越发关注事态发展。
      1941年4月,德国攻占了南斯拉夫和希腊,并在克里特岛和北非重创英军。罗斯福总统不得不下令延长美国在大西洋的中立区,并将巡航线进一步向东延伸,以防止希特勒进攻。5月,罗斯福总统宣布进一步增强该地区潜艇追踪和护航的力度,并调遣太平洋舰队增援大西洋舰队,美国因此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华盛顿因此将支援英国置于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
       东京方面的政策这时也开始左右摇摆。近卫内阁派亲美的野村吉三郎为驻美大使,向华盛顿提出一些新的谈判要点,国务卿赫尔同意探讨这些计划,然而经过50次秘密会晤,最终仍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美国拒绝就细节展开进一步探讨,他们提出谈判只有在日本同意“四项原则”的条件下才能继续进行。
      日本则认为这四项原则无疑是美国在谈判方面所设置的障碍,谈判因此陷入僵局。 石油储备的下降迫使日本政府做出与美国交战的最后决策 1941年4月,日本和苏联签署了令世人震惊的《日苏中立条约》,6月,德国开始攻打苏联。这些事态的发展最终促使日本军方高层确信他们不会与苏联在伪满洲国边境地区发生正面冲突。
      美国开始停止从东海岸和其他一些港口向日本出口石油。日本政府则开始进行秘密会谈,日本军方高层与近卫首相在一次御前会议上向日本天皇提议向亚洲南部继续扩张,因为他们已经别无选择。天皇对此也表示同意,于是入侵马来西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和香港地区的计划开始实施,同时日本还开始着手准备与美国、英国和荷兰交战。
      但是具体的期限并没有定下来,与美国的谈判仍在继续。 7月24日,在法国维希政府勉强同意之下,日军占领了法属印度支 na的关键要塞。26日,罗斯福总统下令冻结日本在美国所有的资产,同时向日本的石油出口只可通过许可证贸易方式。英国和荷兰政府也立即仿效美国政府的做法。
      历史文件并没有说明罗斯福总统对于做出该项决定所蕴涵的内在意义。从罗斯福总统幕僚的备忘录来看,总统只是试图通过石油许可证贸易作为外交手段,以争取更多的谈判筹码。然而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则已经使得日本无法像以前那样支付石油美元。总之,这对于美国政府强硬派而言无疑是一场胜利,他们一直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迫使日本做出让步。
       在如此政治环境之下,日本因此只能动用其石油储备。历史学家赫伯特·菲思曾经这样写道:“日本没有任何途径获取或者控制石油供给。石油储备的下降在促使日本政府做出与美国交战的最后决策。” 对于美军而言,罗斯福总统在这个时机做出的决策无疑是种失败。
      美国海军一直在强调美军在太平洋的劣势,相对于拥有10艘航空母舰的日本海军而言,美国航母只有区区3艘。而且美国海军一直敦促美国应该拖延与日本交战的时间,因为菲律宾军事基地的空军和地面部队力量尚未得到加强。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也一直向华盛顿发出警告,如果将日本逼入死胡同,日军将会做出没有任何暗示的猛烈还击,因为这是日本人的民族特性。
      然而罗斯福总统依然坚持认为,尽管有些冒险,但这不会给美国带来严重后果。他的幕僚看似一致的看法更加促使总统认为战争依然十分遥远。即便日本攻打马来西亚和荷属东印度,也丝毫不会影响美国本土安全。 美国对日本实施财产冻结和石油禁运使日本大为震惊。战后出版的一些历史记录表明,日本当时已经陷入绝望。
      到1941年8月为止,日本石油储备只能维持日本陆军12个月、海军18个月。9月份提前召开的御前会议将战争提到议事日程上,10月近卫内阁倒台,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出任内阁首相。11月5日召开的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促使犹豫不决的日本天皇对美宣战,除非在谈判最后一分钟取得外交解决的途径。
       美国割断了日本的能源供给线,使得日本法西斯gou急跳墙,孤注一掷 日本在谈判中佯装做出让步,表示同意立刻从印度支 na撤军,然而日本一刻也没有放弃在亚洲进一步扩张的战略,因此美日谈判举步维艰,然而与美国不断延期的谈判正好帮助日军部署完兵力。
      11月26日,日本又在印度支 na攻占了一些地方,国务卿赫尔对此极为愤怒,在谈判中要求日军完全从中国撤出。 而罗斯福总统与其幕僚则一直通过截取日军无线电信号,关注日军的一举一动。但他们并不知道日军将会在何时何地采取何种行动。更糟糕的是,美国始终无法破译日本陆军和海军的密码。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战争灾难,演绎了一场人间悲剧。对于美国而言,不幸中万幸的是,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在日军偷袭的当天正好不在港内。然而对于日本而言,偷袭珍珠港最终表明是一场更大的失败,它正好给主战的罗斯福总统找到了对日宣战的最好借口,他再也不用说服国会以保护英国和荷兰殖民地的名义向日本宣战,而本来对参战与否犹豫不决的美国人民也立即团结一致加入抗日行列。
      

    珍***

    2006-05-24 18:42:43

  • 2006-05-24 16:43:32
  •   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   
    1945年春,苏、美、英、法四国军队已在德国本土作战。苏军距柏林仅60公里,准备给德军以最后歼灭性打击。美、英军的先头部队则已前出到易北河,距德国首都100—120公里。
      4月月中,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戈沃罗夫)在同德军库尔兰集团作战;白俄罗斯第3方(司令为巴格拉米扬大将)面军肃清了东普鲁士集团(参见东普鲁士战役);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彻底歼灭了格丁尼亚地域德军集团残部,其一部兵力在但泽(格但斯克)西北前出到波罗的海沿岸;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抵达奥得河,在屈斯特林地域夺占数个登陆场,并于粉碎德军波美拉尼亚集团后着手变更部署,以占领施韦特至大加斯特罗泽一线,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大加斯特罗泽至彭齐希间逼近尼斯河,并在诺伊施塔特、拉蒂博尔地段逼近捷克斯洛伐克边境;乌克兰第4方面军(司令为叶廖缅科大将)进抵拉蒂博尔、日利那一线,乌克兰第3(司令为苏联元帅托尔布欣)、第2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基)于4月13日攻占了维也纳(参见维也纳战役)。
       德军主力此时仍集中对付苏军。至4月16日前,在苏德战场作战的共有214个师(其中34个坦克师,15个摩托化师),又14个旅。而当时对美、英军作战的只有60个人员装备不齐的德国师,包括5个坦克师,仅有约200辆坦克。防守柏林方向的是G。
      海因里希上将指挥的“维斯瓦”集团军群(辖坦克第3集团军、第9集团军),舍尔纳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所属坦克第4集团军、第17集团军(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坦克师,以及许多其他部队和兵团,共约100万人、火炮和追击炮104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500辆、作战飞机3300架)。
      陆军总部预备队有8个师。此外,在柏林市还组建了200多个国民突击队营,守军总兵力超过20万人。德军在柏林方向的防御是重兵密集的纵深防御,包括奥得河——尼斯河地区及柏林防御地域:奥得河——尼斯河地区构筑三道防御地带,纵深20—40公里;柏林防御地域包括外层、内层和市区三道环形围郭。
      在屈斯特林登陆场之前和科特布斯方向,防御工事尤为坚固,这里集中了最强的军队集团。屈斯特林登陆场当面之德每3公里正面1个师,每1公里正面60门火炮、17辆坦克。德军统帅部采取了各种措施,阻止苏军夺取柏林。而盟国也想抢占柏林,尽管反希特勒同盟各大国就柏林划归苏军作战区已达成有协议。
      英、美两国政治军事首脑急欲使其军队先于苏军进占柏林。但英、美军要完成此项任务却力不从心,于是盟军统帅部放弃了这项行动计划。 苏军最高统帅部在准备对德军的最后一战——强击柏林时,严守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商定和宣布的迫使德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无条件投降的政策。
      参加柏林战役的有:白俄罗斯第1、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波罗的海舰队(司令为特里布茨海军上将)一部,空军远程航空兵第18集团军(飞机800架,司令为空军主帅戈洛瓦诺夫),国土防空军及第聂伯河区舰队。此外,还有波兰第1、2集团军。苏军集团共有162个步兵师和骑兵师,21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4个空军集团军,250万人,火炮和追击炮约4。
      2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6250余辆、作战飞机7500架。这样就造成了数倍于德军的优势:人员比德军多1。5倍,炮兵多3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3。1倍,飞机多1。3倍。各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的对德军优势更大。柏林战役目的是,粉碎防守柏林方向的德军集团,攻占德国首都柏林,并于战役结束前使苏军前出易北河与盟军会师。
      战役企图规定,在宽大正面实施数个猛烈突击,合围柏林集团,同时予以分割,逐一消灭。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特别重视时间这一因素,要求战役高速度进行,在12—15昼夜内结束。各方面军司令根据大本营的企图定下了决心。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朱可夫)奉命以第47集团军(司令为佩尔霍罗维奇少将)、突击第3集团军(加强有坦克第9军,司令为库兹涅佐夫上将)、突击第5集团军(司令为别尔扎林上将)和近卫第8集团军(司令为崔可夫上将)的兵力从屈斯特林登陆场实施主要突击,于战役第一日突破第一、第二防御地带,保障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加强有坦克第11军,司令为卡图科夫坦克兵上将)、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司令为拉济耶夫斯基少将)进入交战(在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攻占塞洛高地支撑点后)。
      至战役第六日,方面军主要集团应攻占柏林,尔后,突击第3集团军辖坦克第9军务于第八昼夜进至柏林以西地域;第47集团军则于第十一日前出易北河一线。第61集团军(司令为别洛夫上将)和波兰第1集团军的兵力在屈斯特林以北,而第69(司令为科尔帕克奇上将)、第33集团军(司令为茨韦塔耶夫上将)和近卫骑兵第2军的兵力在屈斯特林以南分别实施辅助突击。
      第3集团军(司令为戈尔巴托夫上将)为方面军第二梯队。近卫骑兵第7军担任预备队。步兵和坦克应利用夜暗于拂晓前1。5—2小时,在30分钟炮火准备之后发起冲击。为了冲击时对地面照明,共准备了140多部探照灯。 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科涅夫)以3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近卫第3集团军(辖坦克第25军,司令为戈尔多夫上将)、第13集团军(司令为普霍夫中将)、近卫第5集团军(辖近卫坦克第4军,司令为扎多夫上将)和2个坦克集团军近卫坦克第3(司令为雷巴尔科坦克兵上将)、第4集团军(司令为列柳申科上将)的兵力实施主要突击。
      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应强渡尼斯河,突破德军防御,并从施普雷河一线保障向勃兰登堡、拉特诺和德绍等方向行动的坦克集团军进入交战和以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1个坦克军从南面向柏林行动。至战役第五日,各坦克集团军应进至柏林西南30—35公里处地域。按照第二方案,拟用各坦克集团军向柏林实施突击。
      波兰第2集团军辖坦克第1军和第52集团军(司令为科罗捷耶夫上将)一部辖近卫机械化第7军,则由彭齐希东北地域向包岑、德累斯顿总方向实施第二个突击。近卫骑兵第1军为方面军预备队。第28集团军(司令为卢钦斯基中将)因战役开始前未及集中就绪,将于战斗行动过程中在主要突击方向进入交战。
      在方面军范围内,计划了为时145分钟的炮火准备。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定于4月16日发起进攻。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应强渡奥得河,在斯德丁(什切青)、施韦特地段突破德军防御,粉碎德军斯德丁集团,至迟于战役第十二至十五日攻占安克拉姆、代明、瓦伦、维滕贝尔格一线。
      第65(司令为司令为巴托夫上将)、第70(司令为波波夫上将)、第49集团军(司令为格里申上将),近卫坦克第1、第3、第8军,机械化第8军,近卫骑兵第3军实施主要突击。各快速兵团在夺占西奥得河西岸各登陆场以前由方面军司令掌握。尔后转隶各集团军。
      各集团军都计划了45—60分钟的炮火准备,以保障强渡东、西奥得河,通过河间地带。 波罗的海舰队配合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沿海岸进攻,并以航空兵及潜艇破击利耶帕亚至罗斯托克间海上交通线。第聂伯河区舰队(司令为海军少将格里戈里耶夫)在作战上隶属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应配合地面军队突破防御,并保障各渡口安全及组织奥得河上的对水雷防御。
       对白俄罗斯第2、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空中支援,分别由空军第4、第16(司令为鲁坚科空军上将)、第2集团军(司令为克拉索夫斯基空军上将)担任。战役开始时,波兰第1集团军由波军1个航空兵师支援,4月25日起,增至3个师。此外,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地带、预定使用空军远程航空兵第18集团军。
      航空兵的基本力量集中用于各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上。预先航空火力准备,仅在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地带利用3个夜间实施。直接航空火力准备的计划如下:在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地带拟于冲击开始前2小时进行,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地带于冲击开始前30分钟进行;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地带于开始强渡尼斯河前45分钟进行。
      对各方面军快速军队进入突破口时的航空兵保障特别重视。各空军集团军的歼击航空兵以及各方面军的高射炮兵兵团和部队,用于对付德军航空兵和组织军队的对空防御。此外,为了掩护前方目标及奥得河渡口,还使用了国土防空军西方面军第4、第5军和国土防空军西南方面军第1军。
       在主要方向即柏林方向进攻的同时,还拟制了苏德战场南翼进攻战役计划(乌克兰第4、第2、第3方面军)。可见,苏军的四月进攻是在苏德战场全线发动的,其最终目标是彻底打败德国。 为了顺利实施柏林战役,要求方面军、集团军各级作好最周密的准备。
      进攻开始前,各方面军大规模变更了部署。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由但泽、格丁尼亚两地域向自己地带开进。行程近300公里。乌克兰第1方面军数个兵团由奥珀伦、拉蒂博尔两地域移驻特里贝尔地域,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因进攻地带从320公里收缩到170公里,腾出来的部队和兵团转调屈斯特林地域。
       侦察航空兵对柏林及其各接近地和防御地带进行了6次航空照相。根据照片判读、缴获的文件和审俘供词拟制了详细要图、计划和地图,供连以上各级首长和司令部使用。 对进攻出发地域的工程构筑十分重视。例如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地带屈斯特林登陆场,构筑了636公里的堑壕和交通壕、4500个炮兵阵地,而为沟通与登陆场的联系,在奥得河架设了25座桥梁,总长15公里,并设置了40个门桥渡口。
       在战役准备时节,在较短期限内建立了弹药、油料、给养和药品等物资储备。在进攻前,军队进行了各方面训练。部队和兵团补充了人员,进一步提高了其强渡水障碍及在城市、森林和夜间作战的能力。对各兵种协同动作,特别是大城市巷战条件下的协同进行了反复演练。
       战役准备期间党政工作的内容,是根据形势特点,首先是攻克柏林和胜利结束欧战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任务来确定的。进攻准备工作是在列宁诞辰纪念日前夕进行的。因此,各部队作了有关劳动人民伟大导师生平和活动的讲演和报告。在这些日子里,有大批人员入党入团。
      3月15日—月15日,3个方面军共有1。7万多名军人被吸收入党。4月15日夜间,所有部队都召开了党团会议,向全体人员宣读了各方面军军事委员会的号召书。在进攻前2小时,向军人们讲明了战斗任务。战役开始前,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地带(4月14、15两日)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地带(4月、15日夜间)实施了战斗侦察。
       柏林战役依其所执行的任务性质以及结果,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破德军奥得河一尼斯河地区(4月16—19日)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于4月16日在空军第16、第2集团军的航空兵支援下转入了进攻。
      战役前一日夜间,空军第4、第16集团军的航空兵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地带行动。而在军队转入进攻后,空军远程航空兵第18集团军即以4个航空兵军的兵力对德军第二防御地带各支撑点实施了突击。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地带,步兵和坦克于拂晓前在大功率的探照灯照射下发起冲击,前进了1。
      5—2公里,未遇有力抵抗。但德军惊魂初定即拚命顽抗。于是展开了艰苦战斗。进攻速度急剧下降。为使军队加速前进,方面军司令朱可夫元帅在第一日就将近卫坦克第1、第2集团军的坦克军和机械化军投入交战。可是各军均陷入与德军激战而不能脱离步兵前进。方面军突击集团被迫逐次突破数道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地带。
      直至4月17日,近卫第8集团军才与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协同,在塞洛高地附近各主要地段突破了防御,至4月19日日终前完全突破奥得河地区第三防御地带。在方面军突击集团右翼,第47集团军和突击第3集团军顺利前进,已从北面和西北包围柏林。在左翼,也创造了从北面迂回法兰克福—古本集团并切断其同柏林地域联系的条件。
      乌克兰第1方面军强渡了尼斯河,于第一日突破了德军主要防御地带,并楔入第二防御地带1—1。5公里。坦克第25军和近卫坦克第4军,以及近卫坦克第3、第4集团军各军先遣支队参加了完成突破作战。至4月18日日终前,方面军完全突破了尼斯河防御地区,强渡了施普雷河,保障了从南面合围柏林的条件。
      在德累斯顿方向,第52集团军各左翼师抗击了德军由格尔利茨以北地域实施的反突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考虑到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进展迟缓,决定以乌克兰第1方面军各坦克集团军从南面向柏林突击,借以对柏林集团实施合围机动。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于4月18—19日强渡了东奥得河,通过了东、西奥得河之间地带,并占领了强渡西奥得河的出发地位。
       第二阶段合围分割德军集团(4月19—25日)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粉碎德军顽抗,继续进攻。4月20日13时50分,突击第3集团军步兵第79军的远战炮兵首对柏林轰击,揭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对德国首都强击的序幕。4月21日,突击第3集团军、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和第47集团军所属部队突入柏林城郊,开始了市区交战。
      虽然德军加强了抵抗,但近卫第8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仍于4月21日日终前在彼得斯哈根、埃尔克纳两地域楔入市区防御围郭。为了以火力和大量坦克迅速压制德军,近卫坦克第1、2集团军都用来协同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实施市区战斗。乌克兰第1方面军进行了迅猛的机动,以包围德军法兰克福—古本集团并从南面和西面逼近柏林。
      4月19、20两日,近卫坦克第3、第4集团军前进了95公里,从南面进抵柏林接近地。4月21日,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突入柏林南郊,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进抵波茨坦南接近地。方面军突击集团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利用坦克集团军的战果迅速向西推进。此时,德军统帅部将原定用于对美军作战的第12集团军转而向东,抵挡乌克兰第1方面军,以便在于特博格地域与突围西逃的第9集团军以及坦克第4集团军一部会合。
      为了对从北面迂回柏林的苏军实施突击,还打算使用施泰纳将军指挥的集团军级集群。 4月20—26日,沿德累斯顿方向进攻的波兰第2集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第52集团军击退了德军(3个步兵师、2个坦克师、1个摩托化师)由格尔利茨地域实施的猛烈反突击,保障了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的进攻。
       4月24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近卫第8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在柏林东南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和第28集团军会合,从而完成了对德军法兰克福—古本集团的合围。4月25日,两方面军在柏林以西会合,完全合围了整个柏林集团,同日,在托尔高地域,近卫第5集团军与从西面开到的美军第1集团军部队会合。
      此时,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强渡了西奥得河,突破了该河西岸防御,牵制了德军坦克第3集团军,使其无法从北面对合围柏林的军队实施反突击。 第三阶段歼灭被围集团。攻克柏林(4月26日—5月8日) 法兰克福—古本集团系于4月26日—5月1日期间被沿向心方向实施突击分割后加以歼灭的。
      对各企图突围的德军集群的主要战法,是以进攻军队和预备队实施战役迂回和包围。特别注意到在德军可能突围的道路:上组织防御。直接在市内歼灭柏林集团的作战一直延续到5月2日,采用了割裂防御和各个歼敌的办法。几天之内肃清了近300个街区的德军。每条街道、每幢房屋都要通过强击才能占领。
      在地铁隧道、地下交通设施和通道内展开了肉搏战。市区战斗时节,步兵部队和坦克部队的战斗队形基础是强击支队和强击组。大部分炮兵(包括152、203毫米火炮)配属给步兵分队实施直接瞄准射击。坦克既有在诸兵种合成兵团编成内行动的,也有在坦克军和坦克集团军编成内行动的,在作战上隶属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司令,或在自己进攻地带内行动(如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
       4月29日,夺取国会大厦的顽强战斗开始了。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突击第3集团军步兵第79军受命攻占此大厦。夺取每一条走廊、每一个房间都经过了战斗。4月30日,军士叶戈罗夫和坎塔里亚升起的胜利红旗飘扬在国会大厦上空。4月30日,柏林集团被分割成数个孤立部分。
      5月1日,突击第3集团军从北面进攻的部队,与近卫第8集团军从南面进攻的部队在国会大厦以南会合。而至5月2日15时,德军完全停止抵抗,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将军率守军残部投降。对企图由市郊西逃的零星集群作战,于5月5日结束。5月3—8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逼近易北河,沿途歼灭了数股德军。
      乌克兰第1方面军已着手解放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追击溃德军坦克第3集团军残部时,于5月3—4日前出波罗的海以及易北河一线,并在易北河与英军第2集团军取得联系。德军的抵抗终被彻底粉碎。1945年5月8日,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凯特尔元帅在卡尔斯霍尔斯特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法西斯德国遂告灭亡。 点评:柏林战役以苏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结束。在战役过程中,苏军击溃德军70个步兵师、23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4月16日—5月7日,共俘敌48万人,缴获坦克和强击火炮1500余辆、火炮和迫击炮8600门、飞机4500架以及其他技术装备。
      苏军也损失了30。4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2156辆、火炮1220余门、飞机527架。柏林战役的结束,标志着第三帝国的灭亡。柏林战役表明了苏联军事学术的高水平,其基础是苏军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积累起来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的战斗经验。柏林战役,乃是对战争史上最大的敌军战略集团实施合围同时予以分割的一次方面军群战役。
      战役中对德军纵深达100公里的梯次配置防御同时在许多地段进行突破。这是在德军基本力量不是集中于第一防御地带,而是集中于第二防御地带条件下对战术地幅实施突破的一个范例。各方面军战役的纵深达160—220公里,持续时间为13—17昼夜,突破时的进攻速度为每昼夜8—11公里,战役发展过程中为每昼夜13—17公里到25—30公里不等。
      柏林战役中对防御的突破有如下特点:在宽大正面上于夜间条件下使用探照灯进行炮火准备和转入进攻(如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实施突破时强渡江河,参加突破的除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外,尚有4个坦克集团军以及大量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尽管各方面军已拨出19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组成强大的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梯队);以4个空军集团军及1个江河区舰队的兵力支援地面军队。
      歼灭被围集团的方法各有所不同。对法兰克福—古本集团,基本上是在德军突围西逃之际,而不是在合围地域。对柏林集团则采用了先分割而后各个歼灭的办法。两集团40余万人同时被歼。在柏林战役过程中,军队广泛采用夜战。在各方面军战役中,炮兵密度达到了战争年代最大数值,根据编制和战术特点建立各级炮兵群(团、师、军和集团军)的原则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积累了组织第聂伯河区舰队舰艇和浮动炮台与野战炮兵和步兵部队之间的战术协同,以及使用区舰队战斗舰艇直接运送各兵团和部队渡过水障碍等方面的经验。航空兵大量集中使用于各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在友邻空军集团军之间,以及方面军航空兵与远程航空兵之间都组织了密切协同,因而保障了航空兵能够连续出动。
      军队指挥上的特点是高度集中,指挥机关尽量靠近军队。空军第16集团军建立了一个集中的雷达引导枢纽系统,则是航空兵指挥方面的创新。5月9日为胜利日。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发了“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计有1350余万苏联军人荣获该奖章。
      同时还颁发了“攻克柏林”奖章。获得此种奖章的军人约达108。2万名。强击德国首都有功的数万名士兵、军土、军官和将军荣获勋章,187个战功卓著的部队和兵团获得“柏林”荣誉称号。600余名柏林战役参加者荣获苏联英雄称号。13人获得第二枚苏联英雄“金星”奖章。
       。

    8***

    2006-05-24 16:43:32

  • 2006-05-23 23:09:21
  •   苏德战争末期,苏军为攻占法西斯德国首都并给德军以最后歼灭性打击,于1945年4月16日~5月8日进行的进攻战役。
        战前态势
        1945年春,苏、美、英等盟国军队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德国本土作战。苏军进抵奥得河、尼斯河一线,距柏林仅60公里;盟军先头部队也前出到易北河附近,距柏林100~120公里。
      东西两线都为最后歼灭法西斯德军进行积极准备。军事上陷于腹背受敌的德国,政治局势面临绝境,人力物力资源完全枯竭,士气低落,败局已定。但A。希特勒困兽犹斗,竭力拖延战争,指望反法西斯同盟内部发生分裂而使战争出现转机。德军统帅部把阻止苏军向柏林进攻作为主要目标,用于防守该方向的是"维斯瓦"集团军群(司令为G。
      海因里齐大将,4月28日起为K。施图登特大将)和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为F。舍尔纳元帅),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装甲师,以及其他许多独立兵团,共约10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04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500余辆、作战飞机3300架;此外,还有陆军总预备队8个师,以及柏林市内国民突击队200多个营。
      德军建立了坚固的纵深梯次防御,包括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地区和柏林防御地域。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地区由三道防御地带组成,纵深20~40公里,主力配置在第二防御地带。柏林防御地域由外层、内层、市区三道围廓组成,外层围廓距市中心25~40公里。 苏军最高统帅部为彻底消灭法西斯德军,结束欧洲战争,且鉴于英国首相W。
      L。S。丘吉尔力促英美军队先于苏军攻占柏林,决心快速实施攻克柏林的战役。参加战役的有:白俄罗斯第1、第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波罗的海舰队一部,空军远程航空兵和国土防空军各一部,第聂伯河区舰队,以及波兰的2个集团军、1个坦克军和1个航空兵军,总计162个步兵师和骑兵师、2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4个空军集团军,共250万人、火炮4。
      2万门、 坦克和自行火炮6250余 辆、作战飞机7500架。 由于拥有兵力兵器的绝对优 势,苏军统帅部决定在宽大正面同时实施数个猛烈突击,合围柏林德军集团,尔后将其分割并逐一消灭。为保障柏林方向的战役得以顺利实施,苏军还以3个方面军同时在战线南翼实施进攻,以牵制德军的行动。
       战役经过 柏林战役依其任务性质和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16~19):突破德军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地区。4月16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 (司令为苏联元帅G。K。朱可夫)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I。S。
      科涅夫)同时发动进攻,经激烈战斗,分别于19日和18日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地区。18~19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K。K。罗科索夫斯基)在北面强渡东奥得河,抢占强渡西奥得河的出发阵地。第二阶段(4。19~25):完成对德军集团的合围与分割。
      4月19、20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坦克部队从南面进抵柏林接近地,21日突入柏林南郊;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突击部队于20日率先炮击柏林市区,21日从东面突入柏林,开始市区交战。24日,两个方面军的部队在柏林东南会合,合围德军法兰克福-古本集团约20万人;25日又在柏林以西会合,封闭对柏林的包围圈,使柏林守军20万人成为瓮中之鳖。
      同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部队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与美军会师。此时,位于北部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于20日发动进攻并顺利西进,强渡西奥得河,连续突破德军防线,牵制了德第3装甲集团军和相当一部分预备队,保障了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右翼在柏林北面的有效攻击。
      第三阶段(4。24~5。8):歼灭德军被围集团并攻克柏林。苏军对被围集团采取多路向心突击和分割围歼的战法,对企图突围的德军集群有效地实施战役迂回和分割包围,于4月26日~5月1日消灭柏林南面的法兰克福-古本集团。与此同时,对柏林城区的强攻则采用割裂防御和各个歼灭的战术,逐街逐屋强攻占领。
      经激烈巷战,肃清了柏林城区近300个街区内的德军,于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30日攻占国会大厦。同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H。魏德林率守军残部投降。苏军对企图由市区西逃的零星德军部队的作战,延续到5月5日全部结束。5月8日午夜,德军统帅部代表W。
      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的卡尔斯霍特,向盟军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战役结局 此役,苏军消灭德军70个步兵师、23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俘虏其官兵约48万人,缴获火炮和迫击炮86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500余辆、飞机 4500架。
      苏军损失30。4万人、 坦克和自行火炮 2156 辆、火炮和迫击炮1220门、飞机527架。这次战役的结束,标志着法西斯德国的灭亡。此役,苏军在作战上的显著特点是: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兵器在宽大正面上实施多路进攻和迅猛突击,连续突破坚固的纵深梯次防御;使用大量的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参加突破与远距离突击;对敌军集团采取先分割而后各个歼灭的战法;市区战斗中,广泛组织强击支队和强击群实施激烈的巷战和夜战。
       。

    菲***

    2006-05-23 23:09:2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