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外科
肛肠外科

宝宝持续腹泻怎么办

  宝宝腹泻已经一个月了,食欲精神都很正常,大便次数一天3次,偶尔中间汲一次,一直是浠水样,前几天眼角有点红,舌苔很重,付了点小儿清心散,好多了,大便还是不正常.
1*** | 2006-04-08 08:58:10

好评回答

2006-04-08 09:58:10
1*** |2006-04-08 09:58:10 51 22 评论
  喝米汤,奶暂喂少些,连服几天吗迷爱。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06-04-08 09:09:28
  • 婴幼儿腹泻原因有两个:一是消化不良,主要是饮食不当,喂养不合理。如暴饮暴食,或给矛高蛋白、高脂肪、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过多,过杂,以及生冷食物吃得过多等,致使胃肠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二是胃肠感染所致,如食物、喂奶用具被细菌或病毒污染,引起胃肠道炎症,从而导致腹泻。
    
    单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症状相对较轻,每日大便约5-6次,粪便带酸味,但不很臭,呈黄绿殆粘液胶冻状,有少量泡沫,没有血液,有大量未...

    查看全部>>

    婴幼儿腹泻原因有两个:一是消化不良,主要是饮食不当,喂养不合理。如暴饮暴食,或给矛高蛋白、高脂肪、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过多,过杂,以及生冷食物吃得过多等,致使胃肠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二是胃肠感染所致,如食物、喂奶用具被细菌或病毒污染,引起胃肠道炎症,从而导致腹泻。
    
    单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症状相对较轻,每日大便约5-6次,粪便带酸味,但不很臭,呈黄绿殆粘液胶冻状,有少量泡沫,没有血液,有大量未被消化的乳瓣、食物。初起孩子的精神无明显变化,日久常因腹痛而啼哭不安,有时可听到肚子咕噜作响,排便后才安静下来。同时还伴有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舌苔白厚,或有呕吐。因胃肠道感染所致的腹泻,腹泻严重,每日可达10-20余次,粪便有腥臭味,呈黄绿色,水样便,可有血液,伴呕吐,甚至呕咖啡色液体,小儿很快消瘦,囟门眼窝凹陷,唇干呈脱水貌,常伴有发烧。
    
    自疗注意事项
    
    (1)寻找出腹泻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2)调整和限制饮食,减少肠胃道负担,严重腹泻初起者,应禁食8-24小时,
    
    根据病情轻重,逐渐增加患儿饮食。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小儿止泻散,每日2次,每服1包,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2)健胃消食丸,每日2次,每服1丸。
    
    (3)启脾丸,每日2次,每服1丸。
    
    (4)温脾止泻丸,每日2次,每服1丸。
    
    2.验方自疗法
    
    (1)大蒜1只。将大蒜烧炭存性,加开水泡服,每日数次。本方专治小儿久泻不止。
    
    (2)生姜(炒盐)、大枣、红糖各6克。将生姜和大枣共煎50分钟,加入红糖,
    
    再煎片刻,取汁,早晚各服1次。本方主治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之小儿泄泻。
    
    (3)葱白12克、生姜6克、艾叶20克、仙人掌根30克。将药物捣烂,调拌鸡蛋清,外敷贴患儿肚脐处。本方主治小儿感受外邪引起的腹泻。
    
    (4)生姜适量,烧焦后,磨成粉末和米汤一起送服。本方主要应用于因小儿肠炎所引起的腹泻大便带血者。
    
    (5)石榴花25克、藕节4个、麦芽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6)铁苋15克、金樱子15克、马兰头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7)苍术、白术、泽泻、防风、甘草各3克,陈皮、厚朴、茯苓、猪苓、升麻、肉豆寇各6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虚寒泻。
    
    (8)山楂、神曲、制半夏、莱菔子、陈皮各6克,麦芽、茯苓各9克、连翘5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伤食泻。
    
    (9)葛根9克,车前子9克,泽泻、茯苓各9克,黄芩、神曲各6克,川朴、甘草各3克,川连2克。水煎服,每日2次,适宜于湿热泻。
    
    (10)党参、茯苓、白术、苡仁各9克,甘草、陈皮、桔梗、砂仁各3克,山药、莲肉各12克,扁豆5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脾虚泻。
    
    3.饮食自疗法
    
    (1)苹果1-2个,去心捣泥,分数次喂服。
    
    (2)胡萝卜250克,水煮取浓汁,分数次喂服。
    
    (3)粳米50克、山药60克,共煮粥食之,每日1-2次。
    
    (4)扁豆60克,水煮取浓汁,分次服用。
    
    4.外治自疗法
    
    (1)吴茱萸10克,研末,醋调成厚糊状,敷脐部,外用纱布固定。
    
    (2)车前子6克、六一散10克,共研细末填脐,每日1次,用于湿热泻。
    
    (3)伤湿止痛膏或消炎止痛膏贴于脐部,泻止后再贴2天。
    
    (4)食盐50-100克,炒熟,装入布装,置于脐部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每日3-5次,每次20分钟,用于虚寒泻。
    
    (5)以手掌贴于患儿腹部,以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持续摩动10分钟左右。
    
    5.其他自疗法
    
    (1)泡足法:葛根50克、白扁豆100克、车前草150克,共煎水泡足。用于湿热泻。
    
    (2)茶疗法:禁食期间喂食茶水,每小时1次,每次3勺。
    
    (3)浸浴法:生姜15-30克,煎汤,患儿在姜汤中浸浴15-30分钟。
    
    (4)药袋法:艾叶40克,大茴香、甘松各20克,细辛、肉桂、吴萸、白芷、干姜、毕拨、川椒各15克,共研细末,装入布袋,兜于小儿腹部。用于虚寒泻。
    
    避免误诊
    
    不可滥用抗菌药物,只有细菌所致者,才是抗菌药物的适应症。
    
    切勿滥用收涩止泻药,特别是急性期,一般不要用。
    
    严重腹泻和呕吐,可引起脱水和酸中毒等,如处理不及时容易产生不良后果,故应及时送医治疗。
    
    知*** | 2006-04-08 09:09:28 70 19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