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红楼梦作者考12]宁国府有九重门

首页

[红楼梦作者考12]宁国府有九重门

第53回,“已到了腊月29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垂花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烛,点的两条金龙一般。……”加起来是九重门
紫禁城在中轴线上也有九重门: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坤宁门、顺贞门、神武门。
(嘉庆年间,抄和珅的家,其中一条罪状就是他有九重门。)
宁国府怎么会有九重门?
那么宁国府难道?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2-03 19:51:35
      九重门,门中阅尽生死悲欢!宁国府怎么会有九重门?这是原作者的伏笔吗?
    书中太虚幻境的入口处有一幅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是对红楼梦描写的高度概括。因为:展现出的贾府是假;虚幻出的皇家形象是真。
    如果荣国府(“赦”“政”连起来读是否意味着“摄政”)是指摄政王。
      (历史记载雍正十三年雍正帝病危于圆明园,诏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额尔泰、张廷玉入内受命,宣旨传位皇四子弘历,以允禄、允礼、额尔泰、张廷玉辅政,以遗命尊奉弘历生母钮祜禄氏为皇太后。可见贾赦、贾政就是摄政的允禄、允礼的影子。雍正皇太后和乾隆皇太后享年都很高,贾母喻示着她们。
      ) 那么宁国府有可能是指顺治、雍正皇室吗?( 贾珍、贾蓉是贾家的长子长孙,“珍”、“蓉”连起来读是否意味着“真龙”。或者贾珍的“珍”意味着雍正皇帝胤“祯”的祯、贾蓉的“蓉”意味着乾隆的“隆”?这两个读音是很容易联想到这两个皇帝的。书中说:“贾敬一心想做神仙,出家去了”,后来因服丹过度而死。
      在清朝皇帝中就有顺治出家的传说,而雍正暴死也可能因服丹而致。) 对于贾府的描写有很重要的一段话:“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在京城中这种具有将大半条街占了规模的家族会是什么样的家族呢?而“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恐怕除了与皇家园林的规模相当外,在世上也是找不出来的。
      只有皇家。 贾府的描写大量仿照皇家的部分形式,其用意就是去影射皇家。整个红楼梦就是艺术的再现出一个皇家的幻影,揭示其走向灭亡的本质。 1、“红楼”,这里所说的红楼绝非是指一处红色的建筑,是将整个宁、荣两府称作“红楼”,哪一处建筑群能比的上朱门红墙、金顶红柱的皇宫更能称的上红楼呢?今天的长安街,红墙相围,的确是两座大门东西相连。
      其规模形式与书中的描写十分相称。 2、宁、荣两府的建筑群之宏大非一般可比。写荣府时是这样写的“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太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荣府内又是穿堂,又是夹道,又是角门,都是大排场。
      荣国府是一处世上难觅的大府地,而宁府与荣府相比更是不同,更显示出齐整和威严。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中写到:“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作者将宁国府的大门写成是只能皇宫才有的“九重大门”。
       3、在53回中写贾母祭祖要到宁府,是着朝服先进宫朝贺,然后到宁国府暖阁下轿,入宗祠。次日也是摆全副执事进宫朝贺,又到宁府祭过列宗。我们知道祭祖是大典,皇家应该是着朝服、摆全副执事,从大门而入。作者写贾母是进宫朝贺,然后祭祖,这是否是作者有意的手笔?到宁府就是到宫内,你想暖阁的前面可不就是大厅!后面写到“上面悬一九龙金匾,写道是: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
      。。俱是御笔。。。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前后两处“九龙”那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4、宁府的“宁”字也是大有深意的。我们知道清朝皇宫分为外朝和内廷。外朝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保和殿在康熙年间就称为“清宁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的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在其中轴线上有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
      在东侧有太上皇居住的“宁寿宫”,在西侧有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一处皇宫东西南北与“宁”字都有不解之缘,"宁府"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皇宫。贾府之一起名“宁国府”是别具匠心的。 5、宁国府的后面就是会芳园,这与皇宫的后面是御花园相一致。对于大观圆的位置,书中交代:“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
      在元妃省亲一回宝钗有一句题诗:“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说明大观圆的相对位置也是在西侧。皇宫的西侧就是皇家园林“三海”。山威而海水阔,林秀而宫室幽,成为皇家的洞天福地。 经过辽、金、元、明、清五个王朝七百多年的精心营建,西苑三海集山、海、岛、桥、亭、阁、廊、榭、宫阙于一园,成为真正的人间仙境 6、“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模糊中可否感到一点皇宫的影子。皇宫不逢大典正门一般是不开的,日常就有人守门把护,皇宫以下哪有这么大的气派? 7、在第29回还有一段描写:“贾珍知道这张道士虽然是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曾经先皇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如今现掌道录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现今王公藩镇都称他为神仙,所以不感轻慢。
      ”就是这样一位人物都说:“论理我不比别人,应该里头伺候。”。。。说毕张道士方退出去。按理说这样一位人物在贾家如此恭敬应该说明贾家的非同一般。在第42回中有一段:“王太医不敢走甬路,只走旁阶,跟着贾珍到了阶矶上。。。 在皇宫中甬路一般是不走的,而且不是一般人随便能走的,只有在大典上皇帝才能走。
       接下来说:王太医不敢抬头,忙上来请了安。贾母见他穿着六品服色,便知御医了。。。贾母道:当日太医院正堂王君效,好息脉。王太医忙躬身低头,含笑回道:那是晚生家叔祖。贾母听了笑道:原来这样,也是世交了。。。(王太医)忙欠身低头退出”从王太医的形象看是一幅十足的奴才象。
      既是世交,可见贾母的身份。 8、在第5回贾宝玉到秦可卿的房中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案上设着吴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中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用三个皇后贵妃的用过之物来说明这就是皇宫大内,秦氏象征一位宫中人物,这是作者有意的暗喻。
       9、在秦氏丧事上写道“只这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榜上大书:。。。四大部州至中之地,奉天承运太平之国。。。敬谨修斋,朝天叩佛”“两班青衣按时奏乐,一对对执事摆的刀斩斧齐。”送殡的有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之后,路祭的有东平王府、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好大的气派!东、南、西、北都来了,可不就是“国丧”。
       10、在第71回写贾母的八十大庆时讲到:宁国府单请官客,荣国府单请堂客。二十八日请皇帝驸马王公诸公主郡主王妃国君太君夫人,二十九日便是阁下都府督镇及诰命等。。。这可能是作者又一次的“无为有处”的写照。你想皇室的成员基本都请来了,参政的阁下大臣都请来了,那贾母究竟是谁?贾母的形象给我们的印象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其形象威望有一种太后的影子。
       11、表现出帝王这种字眼的出处很多,比如在第63回,贾蓉与丫头调戏时说到:“从古至今,连汉朝和唐朝,人还说脏汉臭唐,何况咱们这种人家”,拿汉、唐两朝皇室与自己相比,可知不是一般人家,否则怎会这样相比。在第九回讲贾家的义学家塾时有一句,“原来这学中虽都是本族人丁与些亲戚的子弟,俗语说的好: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
      ”贾家的子弟用龙来做比喻岂不就是龙子龙孙。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凤姐就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何况你我”。 12、在整个宁荣两府,有戏班、有家塾、有寺庙、有粮庄,有太医、有管园子的、有管库房的。。。尼伶厨裁、清客执事应有尽有,活生生皇宫内的生活。
      就贾宝玉一人就有仆人李贵、书童茗烟、三个小厮锄药、扫红、墨雨、丫头袭人、晴雯、麝月、秋纹、芳官、碧痕、小燕、四儿、紫绡以及小丫老嬷嬷等。在第5回宝玉与警幻的对话就说:“如今单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其人物之多,非皇宫可比。 13、在第4回有一段写:“虽然贾政训子有方,治家有法,一则族大人多,照管不到这些,二则现任族长乃是贾珍。
      。。凡族中事,自有他掌管”。按理说在家族中长者为族长,一方面说贾政治家有法,另一方面又说现任族长乃是贾珍,可见是有深意的,说明贾珍是象征皇帝式的人物。 14、象贾赦的“赦”、贾政的“政”,姓氏的“王”、“史”、“邢(刑)”,府地的“国”字,都带有最高的政治色彩;象名字中又是金又是玉,那是最高富贵的象征,可见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15、“千红一窟”“万艳同杯”,这千红万艳出在何处,我想没有比形容皇宫内的生活更恰当的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是一个朝代结束的悲惨结局。每一个朝代结束其宫中的妃子宫女莫不落个杀头、霸占、被买的结局,“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落了片白芒芒大地真干净”在这里形容的再形象不过了,这那里是指一个家族的结局,分明是说一个朝代结束的悲惨结局。 红楼梦中有一个太虚幻境,贾府的人物许多都是太虚幻境中的人物,这种描写的用意就是体现出贾府的后面有一个影子。作者的本意是让读者着意于这个太虚幻境,而不是将眼光仅停留在对表面贾府的描写上。
       《红楼梦》艺术的、虚拟的形象,如同现在发达的网络虚拟空间,背后的人也同小说中一样有善、恶、美、丑之分!作者塑造出这些形象并不是映照自已的生活,而是意在揭示更高、更深层次的问题!! 。

    沧***

    2006-02-03 19:51:3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