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共享资料 医院库

中庸是什么意思?

首页

中庸是什么意思?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11-28 09:27:24
      
    中庸之道,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封建社会里,她一直是我国儒家学者追求的至高境界,是人生哲学的方法论,其中的一些思考和理念是很科学的,需要我们辩证地认识、看待,从中正确地汲取养份,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什么是中庸之道?程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 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 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以上,是摘录部分《中庸》内容,基本概括了《中庸》的实质,其中,我最为欣赏的是“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我以为这正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自强不息、包容万物的根本所在。   古人讲求的中庸之道,虽然是至理名言,但是,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上来看,古人的中庸之道,仍然是静止的、片面的、单一的,虽然表面追求中庸,强调中庸的作用,但只是消极地、静态地墨守成规,保持基本的“零界线”,而没有动态地、运动地思考中庸的积极意义,导致认识上的片面和单一。
         那么,什么是中庸之道的实质?个人以为,中庸之道的实质在于高度地认同矛盾论,即矛盾的统一性和同一性: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告诉我们,矛盾统一、同一于一切事物之中,而且,矛盾的双方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既互相矛盾、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相互转化,从而,在客观上形成了不同时期矛盾、不同地点的矛盾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时代潮流时,要用矛盾的基本观点,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把握不同时期矛盾的特点,在认识“矛盾转化的度”上下深功夫,正确地认识不同时间段的“度”,从而,科学地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潮流,同时,还要预知“度的变化方向”,预知时代潮流,然后,引领时代潮流;在不断运动的世界中形成科学的思想,从而,科学地指导新的实践,实现人类社会质的飞跃。
         我们先看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世界上的哲学基本流派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当时分别以费尔巴哈和黑格尔,主要认识是物质和精神谁为第一,谁主导谁;但是,在具体的方法论上,费尔巴哈却陷入了机械唯物主义,导致了形而上学的言论方法论,而黑格尔却以运动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形成了辩证法思想;马克思在研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思想中,尊重、认同、强化了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同时,他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同样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马克思汲取了他的方法论,发展了辩证法思维方式,再升华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形成了科学的方法论;因此,马克思在尊重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用科学的辩证法思维升华了人类哲学思想,形成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由此可见,马克思高度地、自觉地认同中庸之道,并高度应用中庸之道的兼容性,积极、客观地汲取矛盾双方的养份,形成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我们再看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过程: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伊始,中国人民就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完全称得上伟大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当时中国没有盲从于苏联,而是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和开创,在认识和方法上难免有偏差,人们过多地热衷于思想改革的精神建设,甚至忽略了物质的基础因素,从而产生一些唯心主义思潮,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之类,正是中庸之道中的“过犹不及”;而自1978年以来,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开放,仍然是探索,邓小平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不假,这时,人们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多地重视物质的重要性,片面地强调了物质的重要性,忽略了精神意识的辅助性和能动性,精神文明建设几乎形同虚设, 造成了一手软一手硬的局面;自去年以胡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形成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产生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求真务实,宏观调控”的胡锦涛思想,强调“三个文明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和当代世界潮流的认识,她是对中国五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统一、兼容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的能动性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实践证明,她是完全科学的,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完全符合当代世界的潮流,真正在“矛盾转化的度”上进行了科学把握和科学引领,完全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意愿。
         所以,我们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中庸之道,要理解真正的中庸之道的实质,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看待问题,在认识“矛盾转化的度”上下功夫,正确、科学地认清时代的特征,把握时代的脉搏,不但要“与时俱进”,更要“引领时潮”,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胡锦涛思想指导下,科学地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实质中华民族历史上质的伟大飞跃! 。
      

    持***

    2005-11-28 09:27:24

其他答案

    2005-11-28 13:08:44
  • 长见识

    1***

    2005-11-28 13:08:44

  • 2005-11-28 10:25:28
  • ****

    2005-11-28 10:25:28

  • 2005-11-28 10:24:09
  • 涵养问题。

    兰***

    2005-11-28 10:24:09

  • 2005-11-28 10:02:39
  • 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前不后.

    井***

    2005-11-28 10:02:39

  • 2005-11-28 09:32:16
  • 除了上面的朋友所说的,《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1***

    2005-11-28 09:32:16

  • 2005-11-28 09:28:25
  • 不偏不倚之谓中,平常则谓庸。中庸非他也,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

    M***

    2005-11-28 09:28:25

  • 2005-11-28 09:28:02
  •      中庸是儒家思想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是儒家思想的火炉中锻造出的一件利器,是儒家修身的极至。 
        什么是中庸? 
        就是择其两端用其中,处世、待人、接物把握到最恰当的那个“度”,它既不 
    “过”,又不“不及”,是“恰到好处”,“最好”。
      如: 你要吃饭,吃一碗还饿,吃三碗就撑得难受,而吃两碗正好;你要喝水,刚开的水 太烫,放了半天的太凉,开后放一会儿的水冷热正好;人造地球卫星的离心力小了,卫星会引落地面,离心力大了会飞向宇宙深处,以既不落地又不飞失为好…… 这两碗饭,放一会儿的开水,不大不小的离心力,就是中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之道”,是世界观,是方法论,它涵盖着万事万物。 “温而不厉,威而不猛”——这是待人的“中庸”。 “小钓而不钢,戈不射缩”——这是待物的“中庸”。 “师也过,商不及”——这是评价人的“中庸”。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审美的“中庸”。 “中庸之道”是辨证的,它的前提是承认物质世界是变化的,对立双方是相互依存和转化的。 。

    j***

    2005-11-28 09:28:0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关注
爱问

关注爱问微信公众号,开启知识之旅,随时随地了解最新资讯。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