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血瘀病证”的辨证思路如何?

“血瘀病证”的辨证思路如何?
刘*** | 2016-07-30 09:22:21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7-30 09:59:21
  • 
    (1)抓住本证的特征——气血瘀阻必须把暂时性受寒而 出现的舌、唇的紫暗与本证区别,把积与聚、癥与瘕相区别,把 偶然的关节酸痛和固定于某几个关节的肿和痛相区别,把其他原 因(如药源性)所致的出血和瘀血的出血加以区别。
    
    (2)依据本病病位辨脏腑本病病位所受累的脏腑并非是 独立的,当某脏受损时,他脏也必然受到影响,如《金匮要 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提出:“肝病及脾。”肝血瘀结 不仅克犯脾土,...

    查看全部>>

    
    (1)抓住本证的特征——气血瘀阻必须把暂时性受寒而 出现的舌、唇的紫暗与本证区别,把积与聚、癥与瘕相区别,把 偶然的关节酸痛和固定于某几个关节的肿和痛相区别,把其他原 因(如药源性)所致的出血和瘀血的出血加以区别。
    
    (2)依据本病病位辨脏腑本病病位所受累的脏腑并非是 独立的,当某脏受损时,他脏也必然受到影响,如《金匮要 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提出:“肝病及脾。”肝血瘀结 不仅克犯脾土,也可损及肾。
    
    (3)辨寒热之性转化病邪侵入体内以后也可转化,如寒 邪入内,初期表现寒凝血瘀,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化为热毒血 瘀,反之亦然,绝非一成不变,故须密切动态的观察。注意病势 及病期。
    
    (4)辨高龄血瘀高龄老人,原来就有“生理性血瘀”,再 患本证,血瘀势必较年轻人为重,但高龄之人脏腑功能亦必低 下,故对老年血瘀证的扶正祛邪(祛瘀),必须针对个体情况, 权衡利弊,慎重用药。
    敷*** | 2016-07-30 09:59:21 49 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