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脑外科
阴茎动脉供血不足怎么治疗

基底动脉和左侧大脑动前动脉供血不足有什么办法治?

椎-基底动脉和左侧大脑动前动脉供血不足有什么办法治疗
钟*** | 2017-08-23 22:50:40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7-08-23 22:50:40
  • 椎-基底动脉是脑的重要供血动脉。椎动脉左右各有一支,它穿   行于颈椎两侧的横突孔,向上行进入头颅内,两支血管在脑内合为一   支叫基底动脉。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又发出很多粗细不等的小血管,   供应人脑的枕叶、小脑、脑干、丘脑及内耳等部位。椎动脉和基底动   脉以及它们的分支统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   正常双侧椎动脉血流量为200毫升/分钟,相当于全脑血流量的1   /5。当各种病因使椎基底动脉系...

    查看全部>>

    椎-基底动脉是脑的重要供血动脉。椎动脉左右各有一支,它穿   行于颈椎两侧的横突孔,向上行进入头颅内,两支血管在脑内合为一   支叫基底动脉。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又发出很多粗细不等的小血管,   供应人脑的枕叶、小脑、脑干、丘脑及内耳等部位。椎动脉和基底动   脉以及它们的分支统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   正常双侧椎动脉血流量为200毫升/分钟,相当于全脑血流量的1   /5。当各种病因使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就可   以出现相应的脑缺血症状,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可反复发作,医学   上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缺血发作,简称“VBI”。有些病人症状   不重但24小时内不缓解,又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VBI的病因:(1)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以及血   管炎症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管腔狭窄、血栓形成;(2)动脉   血压过低使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减少;(3)严重的颈椎病导致颈椎   横突孔狭窄,压迫椎动脉;(4)某些先天的椎基底动脉发育异常等。     发作时的表现:头晕伴有天旋地转的感觉或周围物体摇晃感即眩   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视物不清或视物成双影、视物变   形;行走不稳、言语不清、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无力伴对   侧嘴歪眼斜、面部麻木;严重者可出现四肢无力、跌倒、神志丧失。   临床以眩晕、恶心、呕吐、耳鸣最多见。症状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   多在24小时内缓解,不留后遗症,但可反复发作。   中年以后,出现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应该想   到有VBI的可能,如果有高血压、肥胖、糖尿病、严重的颈椎病、冠   心病等,更应怀疑此病。病人应立即平卧,护送去医院就诊。选择医   院的原则是:就近、最好是有神经专科和急诊科室的医院。寻找合适   的交通工具,以减少途中病人受震动和颠簸,搬动病人时要避免突然   改变体位和过度扭转颈部。病人呕吐时要及时清除口腔的呕吐物,防   止误吸入气道。   VBI的治疗包括以下3方面:   1.针对各种危险因素的治疗。这类药物是针对高血压、糖尿病、   高脂血症等诱发因素所进行的病因治疗,包括各种降血压药、治疗糖   尿病药、降脂药等。   2.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代谢。主要有3类:(1)防止   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2)选择性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   流量;(3)改善脑细胞代谢。   3.发作时的对症治疗。发作时用药以减轻症状,发作间期无需应   用,这类药物常可引起头昏和困倦感觉。   1/3的患者可以经过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逐渐停止发作。   1/3的患者反复、频繁发作。给予及时治疗,避免诱发因素,可   逐渐减少发作。   1/3的患者在反复发作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脑梗塞。其中一半在首   次患病后一年内发作,其余在5年内发生。还有一种基底动脉型的偏   头痛,也是VBI发作的一种形式。VBI反复发作还是心肌梗塞的一个危   险信号。   VBI患者睡眠不能“高枕无忧”,高枕可能影响椎动脉的血流,   还可能刺激颈交感神经,诱发脑缺血。避免由卧位或蹲位突然转成直   立位。老年人“直立调节反应”能力减弱,在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病人   中,直立调节障碍更常见。锻炼身体时颈部不能过度地后仰、扭转、   屈曲。外出旅游不能乘坐高速、旋转、快速升降的游乐设备,登高及   坐缆车时也要小心。野外或途中有发作应立即停下来平卧休息,一些   长期性治疗在外出旅行时也要规律用药。近期频繁发作应避免外出。
    因*** | 2017-08-23 22:50:40 41 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