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西江月》描绘了什么画面?

首页

《西江月》描绘了什么画面?

同上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30 01:37:13
  •   西江月 
    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
    1、 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的豪放风格
    2、 理解词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情感和生活情趣。
    3、 体味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重难点分析:
    1、《西江月》中的物与景是如何统一的?
    2、《西江月》中体现出来的诗人的田园情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又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
      (幻灯片1:辛弃疾的照片。文字: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在南宋曾做到封疆大吏,但他那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后来他终于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悠闲置散的退隐生活。
      
    辛弃疾向来关心民间疾苦,他自号“稼轩居士”(幻灯片1增加文字:“稼轩居士”),稼轩即使农家收获耕种之意,更鲜明地说明了他的关心所在。在他的词中,有很多描绘乡村田园生活的作品。
    今天我们来学习辛弃疾的《西江月》(幻灯片2:该课封面。
      文字: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画外音:男声朗读全诗)
    二、 关于词的格律常识
    在学习诗词以前,应先了解有关诗词的常识。
      
    (幻灯片3文字如下:)
    乐府诗
    古体诗
    诗 律诗
    近体诗
    绝句
    诗歌 小令

    长调

    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了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
      前面已详细讲解了律诗、绝句的基本常识,本课主要讲解词的基本常识。
    词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也称“诗余”、“长短句”等。它兴起于隋唐民间,晚唐、五代文人使之调式逐渐固定下来,艺术上也渐趋成熟。到了两宋,词的创作空前繁荣,出现了许多著名词人和多种风格流派。
      李清照和辛弃疾分别是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之一。词 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如“如梦令”、“西江月”等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和词的内容并无必然联系。词的一段叫一片或一阕。
      (幻灯片4,点击后分别出现文字:“词 ;又名诗余、长短句 ; 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如:有的词有上下两阕,上阕和下阕的格律要求基本相同,如《西江月》(重现幻灯片2;增加文字:“上阕、下阕”)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上阕 :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下阕: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这首词使用的是《西江月》这个词牌,该词牌要求:
    (1)上阕和下阕分别都是四句,第1、2两句都是六字,且要求对仗。
      第三句是7 字,第四句是6 字。
    (2)第2、3、4句的最末一字须押同一个韵。(幻灯片2中文字“蝉、年、片;前、边、见”中变换颜色。)
    三、 鉴赏诗句
    1、诗人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的景色、恬静宜人的气氛。
      充满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吧。
    学生朗读全诗。
    2、这首诗是诗人罢职闲居时的作品,辛弃疾的词以悲壮激昂、豪气奔放为主要风格。但他笔下也能呈现清丽幽美的景色,流露活泼自然的情调。
      这一首《西江月》就是别具清丽格调的词,宛如一首夏日小夜曲,给人以浪漫的享受。那么我们仔细来分析这首词吧。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幻灯片5图片:山村月夜图,有树枝、鸟雀及鸣蝉。文字:如上)
    提问: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分析:先以惊鹊写明月,明月出来了,树枝上的鹊儿一见到光就惊飞不定。
      次写鸣蝉,半夜还有蝉鸣,可见天热,为下片写雨伏笔。本来摸黑走路,明月一出来,眼前一片光明,天气很闷热,起了阵阵清风,这时多么惬意!惊鹊,反衬词人的坦然,鸣蝉,使人越发感到乡村的幽静。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幻灯片6图片:池塘边稻花盛开,一片金黄,荷叶满池,池中有青蛙。
      文字如上)
    提问: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分析:稻花飘香,沁人心脾,蛙声一片,又闹又静,乡土气息更浓了。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的喜悦。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别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的叫声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欢唱了。
      
    提问: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幻灯片6点击后出现文字:“侧面烘托”)
    分析:这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把不识人情却识时节的蛙声,赋予人的感情,说它们也在为丰收而歌唱。蛙犹如此,人乐更甚!作者通过拟人和衬托的手法把农村人家的热闹气氛和欢乐之情传情地表达了出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幻灯片7图片:山中遇雨图,天空有数颗星,路上有一人散步)
    提问: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分析:如果说上阕是夏夜之晴,着重在物;下阕就是写夏夜之雨,着重写人 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乌云几乎布满了 天空,只在一角露着七八个星星,数也数得清。词人写明星而不写乌云,只用星星暗示乌云,反增画面的美感而不煞风景。“两三点雨”,雨点很大,不紧,疏朗,将骤雨的前奏写得逼真。
    提问:这幅画面的组织有什么特色?(幻灯片8:用卡通画的形式表示以下构图)
    分析:这副画的构图是颇有特色的。
      前一句,由星星点点,散布云外,构成了一个面,写出了光线的若明若暗;后一句,由雨点形成线,而且使人似乎听到雨滴的落地声。前后两句,从天空到山前,构成了一幅浑然奇妙的立体图。这是词,又似画,有影像,有韵味,深邃的诗意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幻灯片9图片:溪流尽头,峰回路转又见茅店。文字如上)
    提问: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分析:词人在此将笔一跃,然后一扬,使文势起伏,感情摇曳。“忽见”二字,流露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样的惊喜之情。
      

    4、这首词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分析:这首词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数字”入诗,构成优美的意境。上片借数词“半”点明半夜时分。以“一”字描写到处是蛙声。下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写夏夜疏雨,确是传神笔致。
      天外之星七八个,乌云当中又留隙;山前之雨两三点,大雨欲下还敛住。(幻灯片2中以上提到的几个数词变换颜色)这几个数词用得巧妙之极。星一多,则不可能有雨;不见星,则可能雨大。唯独稀稀数星,疏疏小雨,才构成清朗恬静地境界,以烘托出丰收的景象和人的喜悦之情。
      由此可见,数字不但可以入词,而且与词的境界关系颇大。这首词在这方面也留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四、 分析词内蕴的情感
    这一首明白如话的小词,一不用典,二不发议论,而是采用白描的手法,清新活泼,摇曳多姿,描写出一幅农村夏夜悠闲恬静的画面。
      为什么诗人将乡村生活写得如此令人向往?
    分析:因为辛弃疾是把和平宁静的农村同污浊倾轧的宦场对立起来的,他在官场里遭受排挤迫害,而在农村可以得到暂时的慰藉,寻求精神的寄托(幻灯片2中增加文字:词中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是辛弃疾向往和平宁静生活的精神寄托)。
      正如他的朋友陆游说的那样:“农家乐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正是在这种复杂情感的促使下,辛弃疾才写出了象《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也只有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抱负,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类词的妙处。

    你***

    2018-09-30 01:37: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