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推敲”这个词语的典故出自哪篇文章?

首页

“推敲”这个词语的典故出自哪篇文章?

“推敲”这个词语的典故出自哪篇文章?这个故事的古文原文及其翻译能提供给我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3-11 04:40:15
  •    
    贾岛 (779~843)  
      中国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曾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六年(811),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传说贾岛在长安跨驴背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炼“推”、“敲”字不决,后世乃以斟酌文字为“推敲”。
      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开成五年(840),为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卒于普州。   贾岛在韩门时,与张籍、孟郊、马戴、姚合往来酬唱甚密。他擅长五律,苦吟成癖。其诗造语奇特,给人印象深刻,常写荒寒冷落之景,表现愁苦幽独之情。
      如“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等句。这类惨淡经营的诗句,构成他奇僻清峭的风格,给人以枯寂阴黯之感。贾岛也有于幽独中表现清美意境的诗和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纯真率直、风格豪爽雄健的诗。其集中300多首存诗,绝大部分是寄赠酬唱之作,题材狭窄,偏重炼句,忽视完整艺术境界的创造。
         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对他十分尊崇。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李嘉言《长江集新校》,除作品外,其他资料也较为完备。 。

    我***

    2018-03-11 04:40:15

  • 2018-03-11 02:40:15
  •   推敲 
     
      贾岛(779-843)唐诗人。字浪仙,范阳(河北涿州)人。曾任长江主簿,故人称贾长江,著有《长江集》。 
      贾岛一生颇为波折,起先遁入空门,号无本,后又还俗。久第进士不中。其诗善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在晚唐,宋初和南宋中叶很有影响。
         相传,贾岛初到京城。一日,他骑着驴子作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为‘推’字,犹豫不决,口中吟哦着,又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却撞上了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时,韩愈官吏部京兆尹。贾岛说明了原委,并向昌黎先生求教。
      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隐丛话》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于是才有了佳作,《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诗人最讲究炼句,把一个句子炼好了,它会为全诗增色。文字上的区别,更突出的是意境上的区别。   你看:夜深了,鸟儿在池边的树上栖息。月夜下,一个僧人,“敲”响了一处院落的大门,这敲声,更能显出月夜的寂静,“敲” 字之巅妙,正所谓“寓静于动”。
      若易“推”字亦未尝不可。但推门不一定伴有吱呀声,“推门”有诡秘之景,恐僧有觅情之嫌。不如“敲门”磊落得多。再说,入夜,谁家不拴们呢?   我们写文章也是如此,比如文章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修改。初稿完成的过程可能是一挥而就的,但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文章往往是反复推敲认真修改的结果。
      在那“删、增、理、换”里不就包含推敲之术吗?   大师们的作品更是如此。名篇《醉翁亭记》开篇既是“环滁皆山也”一句。其实欧阳修原来开头写了四周这个山,那个山,有几十个字。后来经过斟酌,删去了多余字,只留五个字。(见《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   再据《唐诗纪事》记载,唐朝和尚齐己,写一首叫《早梅》的诗:“前村深雪里,昨晚数枝开。
      ”他的朋友郑谷提意见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虚心接受此意见,改“数枝”为“一枝”。后人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推敲之术,不仅在文学上用于斟酌字句,而且在社会实践的其他方面也大有用途。凡事遇难不解时,“推敲”确是一种有效的法宝。
      只要妙悟推敲之术的哲理,并勇于实践,不畏艰难,总有所获。说者容易,实际推敲起来,也是极其绞脑汁的经历。   总之,凡定所事必须推敲! 。

    杨***

    2018-03-11 02:40:15

  • 2018-03-11 01:40:15
  •     贾岛(779-843)唐诗人。字浪仙,范阳(河北涿州)人。曾任长江主簿,故人称贾长江,著有《长江集》。 
     
      相传,贾岛初到京城。一日,他骑着驴子作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为‘推’字,犹豫不决,口中吟哦着,又用手做推、敲的样子。
      无意中却撞上了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时,韩愈官吏部京兆尹。贾岛说明了原委,并向昌黎先生求教。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隐丛话》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于是才有了佳作,《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诗人最讲究炼句,把一个句子炼好了,它会为全诗增色。文字上的区别,更突出的是意境上的区别。   你看:夜深了,鸟儿在池边的树上栖息。
      月夜下,一个僧人,“敲”响了一处院落的大门,这敲声,更能显出月夜的寂静,“敲” 字之巅妙,正所谓“寓静于动”。若易“推”字亦未尝不可。但推门不一定伴有吱呀声,“推门”有诡秘之景,恐僧有觅情之嫌。不如“敲门”磊落得多。再说,入夜,谁家不拴们呢?   我们写文章也是如此,比如文章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修改。
      初稿完成的过程可能是一挥而就的,但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文章往往是反复推敲认真修改的结果。在那“删、增、理、换”里不就包含推敲之术吗?   大师们的作品更是如此。名篇《醉翁亭记》开篇既是“环滁皆山也”一句。其实欧阳修原来开头写了四周这个山,那个山,有几十个字。
      后来经过斟酌,删去了多余字,只留五个字。(见《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   再据《唐诗纪事》记载,唐朝和尚齐己,写一首叫《早梅》的诗:“前村深雪里,昨晚数枝开。”他的朋友郑谷提意见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虚心接受此意见,改“数枝”为“一枝”。
      后人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推敲之术,不仅在文学上用于斟酌字句,而且在社会实践的其他方面也大有用途。凡事遇难不解时,“推敲”确是一种有效的法宝。只要妙悟推敲之术的哲理,并勇于实践,不畏艰难,总有所获。说者容易,实际推敲起来,也是极其绞脑汁的经历。
          。

    撩***

    2018-03-11 01:40:15

  • 2018-03-10 19:40:15
  • 没有补充了

    h***

    2018-03-10 19:40:15

  • 2018-03-10 19:40:15
  • 一首诗中的一句“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至今有争议

    瘋***

    2018-03-10 19:40:15

  • 2018-03-10 18:40:15
  • 贾岛的

    刘***

    2018-03-10 18:40:15

  • 2018-03-10 18:40:15
  •   推敲的来历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贾岛骑着毛驴在长安朱雀大街上走。那时正是深秋时分,金风一吹,落叶飘飘,那景色十分迷人。南岛一高兴,吟出一句"落叶满长安"来。但一琢磨,这是下一句,还得有个上句才行。他就苦思冥想起来了,一边骑驴往前走,一边念念叨叨。对面有个官员过来,不住地鸣锣开道。
      那锣敲得山响,贾岛愣是没听见。那官员不是别人,正是京兆尹,用今天的职务来说就是长安市市长。他叫刘栖楚,见贾岛闯了过来,非常生气。贾岛忽然来了灵感,大叫一声:“秋风生渭水。”刘栖楚吓了一跳,以为他是个疯子,叫人把他抓了起来,关了一夜。贾岛虽然吃了不少苦头,却吟成了一首诗《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处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猱桡未返,消息海云端。” 贾岛吃了一回亏,还是不长记性。没过多久,他又一次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那就是“僧推月下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
      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比刘栖楚有涵养,他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了一首诗,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哈哈大笑,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各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

    张***

    2018-03-10 18:40:1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