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形势与政策

首页

形势与政策

 如何理解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1-04-21 10:04:19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令人瞩目地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独立一个章节进行了具体论述,并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三条详尽措施。
       “此次‘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将扩大内需战略独立成篇,并提出了相对具体的政策措施和目标,力图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这透露出中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实质步伐。”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其佐说。 关于扩大内需的相关新提法,也引起了外电的关注。
      德国《商报》认为,新的五年规划强调加强内需,中国经济发展将摆脱出口依赖,增强国内消费。 张其佐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突出表现在需求、产业和要素这三大结构严重失衡,而需求结构失衡又是严重制约和导致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失衡的主要矛盾。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失衡。
       目前,投资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我国制造业仍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单位GDP能耗仍居高不下。我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第一创业证券创金资产管理金融行业研究主管张荣分析认为,中国经济经过30年高速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在当前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背景下,资源环境约束的强化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客观需要都要求必须改变以前粗放的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发展机制上来。” 张荣列举的一组数据显示,劳动者报酬比例从1995年的51。
      4%下降到2007年的39。7%,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也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目前的43%,与此对应的是,居民消费占比也是呈逐年下降趋势。 “扩大消费,首要的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张荣强调说,要想扭转这一趋势,就必须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入手,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护低收入群体,以包容性增长实现经济转型。
       张其佐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线,就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理所当然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 而从全球角度来看,我国主要资源性产品消费占全球总消费的比重,明显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的比重。
      多年来,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太高,经济增长偏重依赖国际市场。同时,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据测算,我国资本形成率已由80年代初的30%左右陡升到2009年的近47%,最终消费率则由同期的近70%下降到约48%。 “内需结构性问题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的主要根源,需求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又在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主,扩大内需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张其佐说。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人们注意到,刚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令人瞩目地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独立一个章节进行了具体论述,并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三条详尽措施。
       “此次‘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将扩大内需战略独立成篇,并提出了相对具体的政策措施和目标,力图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这透露出中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实质步伐。”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其佐说。 关于扩大内需的相关新提法,也引起了外电的关注。
      德国《商报》认为,新的五年规划强调加强内需,中国经济发展将摆脱出口依赖,增强国内消费。 张其佐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突出表现在需求、产业和要素这三大结构严重失衡,而需求结构失衡又是严重制约和导致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失衡的主要矛盾。
      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失衡。 目前,投资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我国制造业仍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单位GDP能耗仍居高不下。我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第一创业证券创金资产管理金融行业研究主管张荣分析认为,中国经济经过30年高速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当前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背景下,资源环境约束的强化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客观需要都要求必须改变以前粗放的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发展机制上来。
      ” 张荣列举的一组数据显示,劳动者报酬比例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也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目前的43%,与此对应的是,居民消费占比也是呈逐年下降趋势。 “扩大消费,首要的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张荣强调说,要想扭转这一趋势,就必须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入手,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护低收入群体,以包容性增长实现经济转型。 张其佐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线,就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理所当然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
       而从全球角度来看,我国主要资源性产品消费占全球总消费的比重,明显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多年来,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太高,经济增长偏重依赖国际市场。同时,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据测算,我国资本形成率已由80年代初的30%左右陡升到2009年的近47%,最终消费率则由同期的近70%下降到约48%。
       “内需结构性问题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的主要根源,需求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又在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主,扩大内需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张其佐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所所长聂高民表示,内需不足和中国的劳动力结构、城镇化进程、要素市场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的滞后等紧密联系。
      内需中很大的瓶颈是服务业发展滞后。因此,要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是需要不断改革加以推动 。

    珠***

    2011-04-21 10:04: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