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共享资料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医院

急急急!长期低烧的原因是什么?

急急急!!!长期低烧的原因是什么?温度持续五个月徘徊在37.2度左右。我嫂子一次感冒后长期的低烧,从去年的十一月份到现在,一直是低烧,到现在没有好的迹象。温度在晚上睡觉时是正常的,白天起床后就开始低烧。去过医院检查,也没有异常
s*** | 2011-03-08 08:26:41

好评回答

2011-03-08 08:39:51
凡*** |2011-03-08 08:39:51 1002 563 评论
长期低热是临床诊断中的一大难题,如果腋下温度在.37℃─38℃之间者,热程超过4周以上称为长期低热。 

你嫂子长期低烧有五个月,腋温在37.2左右,属于轻度的慢性低热。 

一、关于低热的原因: 
长期低热可分为器质性低热与功能性低热。 
1、器质性低热: 
引起器质性低热的疾病很多。主要为结核、胆道感染、肝炎、风湿热、慢性病灶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结缔组织病、...

查看全部>>

长期低热是临床诊断中的一大难题,如果腋下温度在.37℃─38℃之间者,热程超过4周以上称为长期低热。 

你嫂子长期低烧有五个月,腋温在37.2左右,属于轻度的慢性低热。 

一、关于低热的原因: 
长期低热可分为器质性低热与功能性低热。 
1、器质性低热: 
引起器质性低热的疾病很多。主要为结核、胆道感染、肝炎、风湿热、慢性病灶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链球菌感染后状等。 
慢性病灶感染:如扁桃体炎、副鼻窦炎、中耳炎、牙周炎、牙根脓肿、慢性盆腔炎等局灶感染。 
另外,女性性腺激素对月经周期的体温变化有很大影响,若性腺功能失调,就会引起低热。 
2、功能性低热: 
其临床特征是体温较正常升高0.3~0.5℃左右,很少超过38℃。最常见的为神经功能性低热: 
属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低热,临床上以20─30多岁的青年多见,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0.3℃─0.5℃。低热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或每年发病有一定规律性,但体重不减轻,可无症状,或伴头痛、头晕、失眠、多汗乏力、手颤等症状,经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此类患者约占长期低热患者总数的1/3左右,预后良好。 

二、结合患者情况,建议做以下进一步检查: 
患者已在医院查了血常规、结核、风湿、白血病等,未见异常,必要时可再做以下检查: 
1、结核:如做了一般结核检查,可做结核PCR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DNA-Tb检测是临床诊断结核的主要依据。可根据不同结核病采取不同部位标本,如血液、痰、尿液等。可诊断肺内或肺外结核杆菌的感染。 
2、做肝功+乙肝抗原、肝胆B超检查,除外无明显症状的肝炎及肝胆疾患。 
3、做有关检查,以除外慢性病灶感染:如扁桃体炎、副鼻窦炎、牙周炎、慢性盆腔炎等局灶感染。 
4、做尿常规检查,除外隐性泌尿系感染; 
5、查抗链“0”、血沉、除外链球菌感染后状态:在患呼吸道感染后,可出现持续性低热,验血时,抗“O”滴度增高,血沉加快,用青霉素、水杨酸和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症状迅速缓解,这种现象的低热称为链球菌感染后状态。 
6、检查有无甲亢等疾病。 
如以上检查都无异常发现,结合患者发热程度轻微,很可能为神经功能性低热。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11-03-14 12:14:33
  • 是不是因为惊吓啊?如果医院都没办法的话,建议找个看命的给算算,俗称:神么么。
    不要过于迷信,但也不能一点也不信。
    小*** | 2011-03-14 12:14:33 980 568 评论
    0/300
  • 2011-03-08 09:20:42
  • 请您参考下文,也许用得上:
    案1:赵某,女,45岁,工人。低热数年,以午后较甚,伴口干不欲饮,形体日渐消瘦,有经量少,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经检查排除结核、风湿及其它感染。曾用滋阴清热之剂,未见显效。诊为低热,证属瘀血内阻。治以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方药:当归、桃仁、赤芍、川芎、地骨皮各12克,红花、牛膝、柴胡、枳壳各8克,生地、丹参各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服上方3剂,身热大...

    查看全部>>

    请您参考下文,也许用得上:
    案1:赵某,女,45岁,工人。低热数年,以午后较甚,伴口干不欲饮,形体日渐消瘦,有经量少,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经检查排除结核、风湿及其它感染。曾用滋阴清热之剂,未见显效。诊为低热,证属瘀血内阻。治以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方药:当归、桃仁、赤芍、川芎、地骨皮各12克,红花、牛膝、柴胡、枳壳各8克,生地、丹参各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服上方3剂,身热大减,口干减轻,舌脉基本同前。继服5剂,身热明显好转,微有口干渴,继用上方加天冬、麦冬各12克,又进10剂,诸症皆除。(王君: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陕西中医杂志,1988;9(2):77)
    案2:张某某,女,35岁,工作,1985年3月20日首诊。患者夜间发热,体温波动在37~37.5℃之间,时盗汗,多梦失眠,烦躁心慌,口干咽燥。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涩。曾赴某院行胸透、肝功、血、尿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遂诊为无名热,治疗无效。辨为阴虚内热,施滋阴清热法,即以清骨散加减,服3剂不效不显。二诊换服秦艽鳖甲散加减,并嘱其无论效否,一定再来。三诊症同前。细斟酌方悟,用滋阴清热药无效者,乃因阴虚夹血瘀也。滋阴譬若浇水,渠道不通者,水焉能流至田中!当活血化瘀、滋阴清热,投血府逐瘀汤加鳖甲、知母、地骨皮、银柴胡。四诊,患者喜告曰:“病减大半”。继用原方稍行加减,服之6剂,诸症皆除。后无复发。(张宝兴:从血府逐瘀汤治验论异病同治。河南中医,1987;(3):13)
    按语:发热一症,临床颇为多见,尽管病因极多,但其病理无非二条:即阳盛则热,阴虚阳亢亦热(亦有阳虚外越之自觉热、阴盛格阳之高热)。对于长期的不明原因的低热,多为后者,滋阴本应有效,但如无效,必有他因。针对女性患者或40岁以上的人来说,首先应想到血瘀,因为妇女以血为本,而年龄大的人血液粘稠度增加,当然如果出现如案1的“舌质暗红”,则更不用说了,瘀去则热亦退。
    详见“爱问知识人”上的《神奇的中医八大名方+宋乃光等编著.doc》。
    东*** | 2011-03-08 09:20:42 997 565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医院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