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汉族的核心是华夏族还是楚族

首页

汉族的核心是华夏族还是楚族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0-10-07 14:26:54
    我们都说是炎黄子孙,黄帝作为我们的始祖,黄帝奠定了华夏族的雏形。因此说汉族的核心是华夏族

    鹤***

    2010-10-07 14:26:54

其他答案

    2010-10-08 10:19:07
  •   一、汉族的形成和演变
      汉族的形成和演变大致可归纳为:蒙古利亚人种(黄种人)→原始汉语部族→华夏族→汉族→隋唐汉族→当代汉族。
      1、黄种人的迁移和融合:
      鉴于广大的东亚原始人已经在先前距今七万年的第四纪晚更新世冰期中全部死光,一部分黄人奔向印度恒河流域、又移向东南亚、接着占据中国南部、进而渡过长江黄河、一直到达渤海,沿途次第形成南亚-南岛、百越(壮、侗、傣、佬)部落,为南亚人种。
      另一部分黄人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形成阿尔泰部落,其中游牧在河套和黄土高原的为突厥群,游牧在河北平原为蒙古种群,游牧在环渤海和朝鲜半岛的为通古斯种群,均为北亚人种。   2、百越的演变和东夷的形成:   一部分百越渡淮河北进,其中的三苗部落占领河南平原,其余部落与通古斯融合为新的民族(东夷),韩民族就是东夷的一支;一部分通古斯部落不甘与百越并处,逃往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演变为鄂温克、肃慎民族。
      通古斯民族和东夷还进一步迁到日本征服当地的南岛群成为统治阶级。   3、原始汉语部族的形成:   突厥群同化了后来东迁到突厥游牧区的印欧语系的吐火罗人。然后随着突厥族群的西迁中亚,他们与当地的晚于吐火罗人到来的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也发生融合。
      一部分黄种人在与印欧语系相处多年后,决意离开中亚,向东进入昆仑山,形成汉藏部落,汉藏部落进而向东迁移散布河西走廊、湟水流域、渭河上游。汉藏部落的藏缅族群居住在湟水流域、昆仑山、河西走廊,而原始汉语部族居住在甘肃天水、陕西宝鸡一带,原始汉藏部落属于远东人种。
      藏缅族群逐渐南迁,其中羌人、藏人分布在甘肃、青藏、新疆,蜀人、氐人、巴人分布在四川。   二、华夏族的形成   原始汉语部族后来继续向东迁移,逐渐散布整个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西半部,在这里他们创造了发达的前仰韶文化。原始汉人与原始东夷经过多年的征战和文化交融,形成了太昊(伏羲氏)文化。
      太昊文化是仰韶文化与海岱文化的融合,所以太昊被公推为黄河流域上中游和下游所有居民一致认同的人文始祖。公元前三十世纪,原始汉人进入了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生产的阶段,首领称神农氏。神农氏文化也是原始汉人与东夷文化的融合。   神农氏末期,原始汉人中出现一个强大汉语部族少典氏(有熊氏),有熊氏和原始汉语部落的有牛氏分别通过婚姻与另一个原始汉部族的有蟜氏繁衍成黄帝和炎帝部落。
      黄帝与炎帝这两个亲缘部落为争夺霸主,在汾河下游的阪泉地区发生激战。炎帝被打败,归服了黄帝,以两个部落为基础,华北平原西部、汾河平原南部、渭河平原东部的诸多远古汉语部落逐渐融合成华夏族。   后来,原居山东的东夷首领蚩尤西进,原居淮南的三苗(苗、瑶先祖)首领夸父也北进中原。
      东夷与三苗结成联盟,蚩尤任盟主,共同对付华夏族。公元前2700年,华夏族领袖黄帝在河北省涿鹿县大败蚩尤夸父联军并杀之。联军残众向冀州撤退,黄帝穷追不舍,东夷、三苗(九黎氏)仓皇渡黄河南逃。三苗南退长江中游,东夷东退泰山,华夏族占领河南大部,定都新郑。
      经过与东夷文化之交流,适合汉语特点的文字即汉字正式开始出现。 三、华夏族的发展和演变   华夏族起初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仍然分成诸多部落,诸如:   1、夏:   禹的儿子启建立夏。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和下游海岱文化(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交汇融合所形成的河南-晋南龙山文化是夏文化的前驱;夏人是从黄河中下游炎帝集团中分化出来,又融合了黄帝、东夷许多氏族而形成的一个民族。
      夏国所直属的领土只包括中原和晋南,黄土高原此时分布着诸多未开化的原始汉藏部落和吐火罗人,未接受开化的汉藏民族夏人统治。   2、商:   帝喾(黄帝长子玄嚣的后裔)和东夷部落的简狄生契(子姓),契的后代在成汤时期更名为商部落。公元前1550年,商部落灭掉了夏政权,成为中原的新主人,领土比夏朝多了华夏化东夷居住区(鲁西南、豫东北)。
      经过五百年的统治,商部落完全被华夏化了。   3、周:   帝喾又娶炎帝部落有邰氏女姜原生弃(姬姓),弃后来成了有邰氏部落的酋长。夏朝建立后,有邰氏世代事夏为掌管农业的官。商灭夏后,有邰氏向西北逃窜,处戎狄之间,从其俗。有邰氏除了受戎狄之俗影响外,还有自己发达的青铜业、农业、家畜养殖业,这是其区别于戎狄的明证。
      并且它还在后来结束了和戎狄共处的生活,革除戎狄习俗,发展农业,设立五官,将有邰氏部落更名为周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掉商朝,建立了强大的周王朝,周朝的领土比商朝多了非夏族的华夏人居住区(炎帝故地关中、黄帝征服的北京-太行东麓)。   4、秦:   高阳(帝颛顼,黄帝二儿子昌意的后裔)的后裔女修嫁给东夷嬴姓为妻,生下了皋陶(大业)。
      皋陶的后代中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秦人的来源大致有如下几大部分:占统治地位的秦公族,起源于东夷,西迁而戎化,进至关中而华夏化;秦人的第二大来源是“周余民”,其数量当不少于占统治地位的公族,是秦人中文化最高的一部分;在秦人中,被征服的西戎(藏缅族群的氐羌、吐火罗),也占相当数量。
      由于秦国大力发展农业,对中原的先进文化、经济及各种人才都采取大力吸收的政策,所以秦人来源虽然包括原属不同民族的几大部分,但到战国中晚叶,已经融为一体,成为秦陇地区的华夏族。   祝融的后裔娶了羌人鬼方氏的女子,其后裔建立了楚国。楚国的势力已发展到古三苗的中心地带,之后几乎统一了整个南部中国。
      楚国统治阶级是华夏族祝融氏后代,讲一种汉语方言;湖北百姓操藏缅、苗瑶混合语,湖南百姓操苗瑶语。随着楚国与中原诸夏交往的加强和对中原诸多华夏族小国的兼并战争,到战国时期,湖北百姓开始操汉藏语系汉语族楚语支,楚语支对西南官话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而没有华夏化的湖北百姓则成为土家族的祖先。
         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前,不仅国家林立,而且民族林立,可以说一个国家就是一个民族:夏朝后裔建立的国家生活着夏族,商朝后裔建立的国家生活着商族,周朝分封的国家主体民族是周族但也生活着商族,一些古老部落建立的国家也讲各自的语言。这些民族都讲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汉语语言,被称为诸夏。
       四、东夷的华夏化   原始东夷属于通古斯民族、百越民族的混血,属于黄种人远东人种,由于混入了越来越多的原始华夏的因子,特别是华北平原的东夷已经大幅度华夏化。东夷以凤为祖图腾,繁衍为以各种鸟为子图腾的诸多部落。原始东夷创造了先进的海岱文化:发明了带羽毛弓箭、创造了对汉字的诞生有启蒙作用的东夷文字、制作青铜器与冶铁、制造舟-车、发展农业与治水。
      为紧邻民族华夏之文化的发展和推进,起到了关键和决定性作用,中原华夏文明就是文化相对落后的西部华夏族吸收先进的东部东夷族文化后进入文明社会进而在周朝超越东夷文化的。从伏羲、神农、炎黄直到夏商二代,在华夏-东夷文化(主要指科技)互动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也是东夷文化,但在政治上语言上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华夏族(商是华夏化的东夷)。
         太昊集团有华夏族龙崇拜,但同时也和东夷一样以鸟为图腾崇拜。少昊是华夏族派驻东夷的殖民代表,后来东夷化变成东夷的代表了。   夏朝初期,少昊集团中那些与炎黄集团结成部落联盟的各部落在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过程中从东夷中分化出来,加入了华夏雏形形成的行列,成为华夏起源时期东系的重要来源。
      在夏朝,还有一支从东夷中分化出来加入了华夏雏形形成行列的,就是商族。淮水地区诸夷,为西周东方的劲敌,是西周中后叶东夷的主体。春秋时期,齐国周围的东夷部落较快地与之融为一体,山东半岛各东夷小国均被齐国兼并。鲁国在东夷文化起源发展的中心地区,以华夏族之周文化为主导,发展出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孔孟儒家学说。
         蚩尤战败后,由山东迁移过来的东夷部落也在春秋时期与诸夏通婚,并在战国大兼并的历史进程中先后被楚国、鲁国、吴国、越国所兼并,夷夏间的差别逐渐消失,成为华夏族的一部分。   应该说,一直到汉朝,东夷的华夏化才彻底完成,东夷在向华夏族完全贡献了自己的科技智慧后,在血缘上、语言上被华夏族函化,最终成为汉族的一分子。
      所以,目前山东、苏北、皖北之汉族种群,在血缘上都含有通古斯和百越血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粹华夏血统,但在人种上与华夏无异,属于北方远东人种。   巴与蜀都是从青藏东进的藏缅族群,属于北方远东人种。巫山人、元谋人等百万年以上的人类化石至晚期智人资阳人化石,都发现于长江中上游。
      黄帝之子昌意,昌意降处若水(今雅砻江),娶蜀山氏女(蜀族)生颛顼,封其支庶于蜀。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遣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率师从石牛道伐蜀,蜀亡。同年,秦国移师攻巴,巴亡。巴蜀被秦国并吞后,秦国置官施政、遣兵驻防,并迁移关中华夏族百姓一万户以充实四川,使四川地区初步华夏化,所操藏缅语族语言逐渐杂有汉语族蜀语支的语言。
         吴国王族是周太王的儿子太伯、仲雍,讲汉语周族方言;国民吴则属百越族群,操吴越语。于越王始祖无余,是夏朝国王少康的后裔,而于越国民则属百越族群。吴、于越,虽然在春秋晚叶争霸于中原,但无论中原还是吴越都仍然认为吴越是蛮夷。吴越保持着与百越其它各支共同的文化特征,经济生活属水田农耕民族。
      吴越的断发文身、拔牙凿齿,也都具有百越文化的共同特征。   随着与中原交往的频繁,特别被楚国并吞后,吴越半华夏化程度越来越深,开始操汉语族楚语支与百越语族的混合语言,逐渐融合成汉语族吴语支。 五、汉族的形成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支,今天汉语族只有一个语支即“汉语支”,汉语支只有一个语言即“汉语”。
      为什么别的语族会有上百种语言,而汉语族只有汉语一种语言呢?这与操汉语族语言的诸多部落空前剧烈的统一战争和扩张战争有关。秦始皇统一了所有汉语部落,并扩张到非汉语部落的岭南和福建,为汉民族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经过汉朝四百年的统一相处,各个汉语民族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逐渐由多个民族融合为一个崭新的民族即汉族。
      汉族有统一的政治中心即“关中”,有统一的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即“中原”,汉族海有了统一的书面文字即“汉字”和统一的口语即“雅言”。尽管汉族在华夏族的基础之上同化吸收了部分羌族、楚蛮、东夷,但汉族仍然是完全意义上的北方远东人种。   当然,由于在构成汉语语系的过程是漫长的,所以,汉语保留了其“方言化”的特性,方言化的汉语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字同音不同。
      目前,汉语共有八大方言:北方方言,吴越方言、赣方言、湘西方言、潮汕方言、莆仙方言、客家方言、晋方言。凡是操讲这八大方言之种族,基本上即为汉族。   1、匈奴和鲜卑的汉化和隋唐汉族的形成:   “匈奴”这一民族共同体在夏朝(赫连勃勃自视匈奴为夏后氏苗裔,因以曾建立大夏国)亡后,从政治舞台上消失,其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宇文氏、北魏独孤氏等,因其鲜卑化过深,而不再被视为匈奴人,余众有的继续沦为汉族官僚地主的田客,有的依附于各地的割据政权,有的则流徙于边国与汉族、鲜卑族、氐族、羌族、高车族等各民族共同生活、并逐步融合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个别上层人物则直至隋、唐两朝时期仍活跃于政治舞台上。
         鲜卑族属于阿尔泰民族蒙古族群,东部鲜卑族源于今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哈勒古河附近的大罕山,时称山戎、白夷(东夷北支);北部鲜卑族源于今大兴安岭北段。东部鲜卑族后来发展成为慕容氏、段氏、宇文氏;北部鲜卑族主要是指拓跋氏;西部鲜卑由东部和北部鲜卑族演化而来,由河西秃发氏、陇右乞伏氏、青海甘肃吐谷浑组成。
         鲜卑族拓跋部建魏国,都平城。为了充分地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同时也可以摆脱柔然族的威胁,公元494年魏孝文帝拓拔宏率领贵族、文武百官及鲜卑兵二十万,自平城迁都洛阳,后又迁洛部分到六镇内迁时,大体上已汉化完毕。
      一个统治民族前后不过三十年,就融化在被统治的民族文化里。   段氏鲜卑族为慕容的大燕国所并,段部作为古代民族、政治实体不复存在。宇文部众、秃发鲜卑族后属北魏拓跋鲜卑族,与北魏拓跋鲜卑族同被汉化。乞伏部的乞伏氏及出连氏、叱卢氏等,均成为北魏的“内入诸姓”和“四方诸姓”。
      不论是在北朝作官为吏的上层,还是一般乞伏鲜卑族人,后来都被同化于汉族。公元十二世纪后,吐谷浑也多融合于汉族或土家族之中。   到北周武帝时,汉族人不仅在民间而且在军方也占压倒性优势,周、齐、隋、唐各朝的汉族将士及先祖大都崛起与东西魏并立时期。
         到公元581年,中国人口剩下四千四百三十余万,其中南朝三百十四余万,北朝汉族三千五百余万,汉胡混血儿五百余万,鲜卑杂胡一百十六余万。所以隋唐北方汉族血统大概为91%。隋、唐两朝时期,汉族虽然融入了部分北亚人种,但主流上仍然是北方远东人种。
         2、当代汉族的形成:   ①金、元、清的汉化:   女真族建立金国后,女真人不事耕作,金政府为了女真人的生计不断掠夺汉人的土地送予女真人,使有金一代民族矛盾始终尖锐,金灭亡后,汉族人怀着对金人满腔仇恨,将残留在华北的女真人无论男女老幼统统杀死。
      北亚人种的蒙古帝国时期,北方汉族对蒙古族在人口上完全是压倒优势。元朝灭亡后,朱元璋对留在中国土地上的蒙古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宋、元两朝时期,胡汉矛盾尖锐,根本没有民族融合的条件。胡人政权最终灭亡,并且在灭亡后遭到了汉民族报复性的血腥大屠杀,留在中国本土的胡人基本上被杀光。
      满族是金政权进入中原后留在东北故土的女真人的后代,到了本世纪,基本上融合于汉族,这算得是鲜卑族融进汉族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民族融合。   ②明初大移民:   入宋以来到明初,华北平原人口大量亡徙。朱元璋决定从山西移民填充华北平原,其中移民河南九十三万人,移民山东一百二十一万人,移民河北四十一万人。
      所以山西南部人是华北平原大部分汉人的祖先。山西南部自古与洛阳一起并列为华夏族的核心。明初大移民中的山西南部人,他们是纯正的华夏贵胄,非胡汉杂种。   ③南方汉族的形成和演变:   由于自秦汉以来都有大量汉族移民,在秦岭淮河和北南文化线之间的汉族血统有90%,这里的汉族无疑属于北方远东人种。
      湖南是汉族与大量江南楚蛮(长沙蛮,苗瑶畲族祖先)杂居;江西则是北宋汉族与江南楚蛮、山越等百越杂居。由于江浙、湖南、江西的汉族人是北方远东人种与南亚人种的混血,所以属于南方远东人种,而这里未汉化的百越后裔(苗瑶畲族)则属于黄种人南亚人种。被藏缅化的百越(彝族)也属于南方远东人种;日本的“底脯”成分是70%的通古斯族和30%的百越南岛族,属于南方远东人种。
      北方汉族取代南朝百越南蛮的主体民族地位。   ④百越族群的汉化:   “百越”是司马迁对所有南方种群的统称,实际上,由于南方地域广大,丘陵广布,交通闭塞,不象北方大平原容易交流,“百越”之间从种族、文化、语言各方面差异巨大,根本不是一个民族。
      南迁的北方汉族和彼此差异巨大的不同越人融合,产生了南方不同的汉人种群,而他们之间原来就很大的语言差异也基本保留了下来。长沙蛮武陵蛮逐渐散居演化为苗瑶畲三族,瑶族有的向湘南及广西等地迁徒,有的就留在当地逐渐被同化于汉族之中;五溪蛮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唐朝时期融于汉族。
      孙吴政权频繁镇抚山越,山越人逐渐与汉族融合,成为今天赣人、徽人、江淮人、吴人、闽人的血液的一部分。永嘉之乱后,中原汉族大量逃入闽南,成为福佬人最早的基础。入宋以来,中原汉族移民继续南迁入闽南,当地的闽越族在人口上被汉族超过,逐渐失去本民族特征,汉越二族融合成福佬人。
      福佬人由于向外移民,成为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台湾的主体民族。唐末,王潮率领大量光州固始人入闽,并建立闽国。汉族人开始超过当地的闽越族人,汉越二族逐渐融合为现代意义上的福州人。福建人的汉族血统充其量不超过60%,这注定了福建人有更多的百越特征,属于黄种人南亚人种。
      苍梧演变为侗族。骆演化为僮族,僮族逐渐发展为现在的壮族。北方汉族南迁岭南绵延不绝,移民在人口上超过了土著的汉族和越族。   两广汉族有更多的南越族血统,属于黄种人南亚人种。越南族、傣族、老挝族、壮族、侗族、布依族、黎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拉珈族、仡佬族等百越族群的成员也是黄种人南亚人种。
         总之,中国古代的民族迁移分两种:一是阿尔泰游牧民族(胡人)迁入中原;二是中原汉族迁入南方。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即少数种群融入多数种群。   阿尔泰民族通常以强势入侵者的身份进入中原,但他们人数非常少,通常只有北方汉族人口数的百分之一甚至更少,文化上也很落后,这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对北方人种和语言产生大的影响(小的影响在所难免)。
      最终,他们从种族上、文化上和语言上都融入了北方汉族。中原汉族的南迁人数较游牧民为多,但仍然少于当地土著人(百越)。越人种植水稻,能供养大量人口,文化上也优于阿尔泰游牧民族,而南迁的汉人也并非一下涌来,而是一波一波,这样一次进入南方的数量更少。
      但他们虽然人数较少,却掌握了先进的技术(铁器)和文化,在文化上处于强势地位,这样互有所长的两个种群相遇,影响是互相的。结果是:在不同的越族地区,成长出了不同的南方汉族和对应语言,特点是:文化上被汉族同化,从此成为汉族,血统上和语言上保留了大量越人的特征。
         原始汉语最初分布于黄土高原(含渭河流域-洛阳地区-汾河流域南部)和华北平原西半部。其中炎黄融合而成的华夏语是汉语的一支,分布于渭河流域-洛阳地区-汾河流域南部和华北平原西部。陕北、晋中北的高原汉语与突厥语组融合,成为目前秦晋方言的源头。
      河北平原的华夏语与蒙古语组融合,成为燕赵方言的源头;炎帝部落统治了大半个河南省,百越通古斯融合的东夷语也被华夏语所函化,成为中原官话的源头。   由于蒙古语组曾在河北平原与远东人种的汉族混合的厉害,以至于退回大兴安岭的蒙古部落亦由北亚人种变为了远东人种。
      受东夷混化影响的黑龙江通古斯也由北亚人种变为了远东人种。藏缅族群由于与百越混化的厉害,血统和语言上与百越亦有很多近似之处。北方官话区、秦晋方言区的汉族有更多的阿尔泰血统,语言上亦有其痕迹,不过话说回来,阿尔泰民族受汉族文化和血统上的影响远较汉族受其影响为甚。
         从地理环境看,汉人处于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之中:一面临海,三面是险阻丛生的陆路交通,由此造成了汉人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是在这个条件下形成的。人们不求对外的开拓发展,而只追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和谐生活方式,以及讲究个人的自我完善的道德生活。
      从社会性质看,古代汉人社会是宗法制的农业社会,以家庭为单位,逐步向外辐射,形成家族、宗族为纽带的社会网络。这个网络是以亲情编织起来的,道德伦理就成为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首先必须遵守的,也是自觉遵守的,高于一切的标准,从而形成汉人注重血缘关系的社会心理。
      正是由于这种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和制约,构成了汉族社会独特的、稳定的生存系统,与此相适应,华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显示了鲜明的伦理型特色。华夏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的重德求善的伦理价值取向的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伦理型类型的文化。
       。

    蚂***

    2010-10-08 10:19:07

  • 2010-10-07 22:34:40
  • 楚人也是华夏族的一支,最早生活在河南的南阳地区,参加过武王伐纣,西周时才向南发展,进入湖北境内发展壮大。
    楚国强大后向中原扩张,在战国时期灭掉陈、宋等国,国都迁至淮河流域,甚至连鲁国故地也被纳入楚国的疆域,这些地区的人民都成为楚国人了。
    像陈胜、吴广、刘邦、项羽、韩信之类,都是生活在淮河流域的中原人。

    我***

    2010-10-07 22:34:40

  • 2010-10-07 15:52:14
  • 汉族没有核心民族。现实中已经很难找到百分百纯正的汉族了。
    维系着一切的是文化。

    米***

    2010-10-07 15:52:1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民俗传统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