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城市可持续发展

首页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9-12-13 02:34:33
  • 北航校区是软件测试培训,软件测试是北京最大的,是全北京人数最多,口碑最好,并且有真实的就业基地和实习基地的。我就是在其他软件校区学了一期,觉得不成,回头学软件测试的。其他地区和校区根本就不用看,我是看遍了最后才选择的,哈哈。既然想学习,就挑就业,城市,各个校区之间差别很大,参差不齐,尤其是地方院校,很难保证师资和就业,所以我还是建议你来大城市学习比较好。你可以到百度上查下北航校区。

    1***

    2009-12-13 02:34:33

  • 2009-12-11 08:24:51
  •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的数量猛增,而且城市规模变大,不仅出现上千万人口的大都市,而且还向城市群、城市带以及国际性大都市发展。城市化发展过快,规模过大,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强度和范围都要增加,产生的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交通拥塞等等城市环境问题也将更为严重。
       目前,我国下处在大规模城市投资、建设和大规模改变自然与人类环境的关键时期。中国的城市化已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而且这种快速增长势头将持续较长时期。中国城市要么按照美国汽车——高速公路——城市蔓延——石油社会的模式去发展经济,重蹈美国破坏世界环境的覆辙,要么就必须利用这个人类历史的重要时机,面对汽车时代固有的毛病挑战,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生态城市的道路。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么大的人口和资源潜力去建设一个比当今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好得多的生态城市。可喜的是,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而且出现了方兴未艾的局面。当然,这里不乏一些时髦概念的抄作,但如何正确引导与建设我们的生态城市已经非常明确的摆在了我们面前。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许多城市把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如国外的法兰克福市、罗马市、莫斯科市、华盛顿市、悉尼市等,再如国内的大连、厦门、杭州、苏州、威海、扬州等。但是,有许多人把“生态城市”理解为绿化非常好的城市,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城市”作了大量研究,曾经有过各种定义,目前国内最权威并进入百科全书和许多教科书的定义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所以,生态城市必然是一个绿化非常好的城市,而绿化非常好的城市不一定是生态城市。
      下面对生态城市作进一步描绘: (一)市民素质高 是指在该城市中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们受着良好的教育,科技事业比较发达并且能够有力、持续地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事业的发展。 (二)天蓝地绿水清 在生态城市里,善待自然、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公德和人们的自觉行为准则;到处是绿荫草地、青山绿水的城市景观,人的行为与大自然有机结合、相互协调。
       (三)资源高度利用 生态城市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所有的原材料和能源得到最合理、相对最高效率的利用;在生产和消费的源头就严格控制废物的产生,废物一旦产生就必须按设定的方案进行回收、再生和再利用。 (四)产业结构优化 在生态城市中发展的产业都必须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前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生态城市的产业中必定有三个共同点:一是应用先进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和都市园林,其二是旅游业以生态旅游为特色,三是环保产业发达并有一定的带动性。 (五)城市规划科学 生态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必须重视以下几点:建筑布局合理;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大力提高建筑物的传统个性和文化艺术品位;城市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充足而且先进;城市管理纳入法治轨道。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与手段 2002年8月23日,在深圳诞生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这份在第5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上,由国际生态城市研究专家共同提议并讨论通过的宣言,提出了21世纪城市发展的目标、生态城市的建设原则、评价与管理思想方法。
      这一宣言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 《深圳宣言》定义的建设生态城市,内容包括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生态意识培养。 1、生态安全 即向所有居民提供洁净的空气、安全可靠的水、食物、住房和就业机会,以及市政服务设施和减灾防灾措施的保障。
       2、生态卫生 即通过高效率低成本的生态工程手段,对粪便、污水和垃圾进行处理和再生利用。 3、生态产业代谢 即促进产业的生态转型,强化资源的再利用、产品的生命周期设计、可更新能源的开发、生态高效的运输,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同时,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4、生态景观整合 即通过对人工环境、开放空间(如公园、广场)、街道桥梁等连接点和自然要素(水路和城市轮廓线)的整合,在节约能源、资源,减少交通事故和空气污染的前提下,为所有居民提供便利的城市交通。同时,防止水环境恶化,减少热岛效应和对全球环境恶化的影响。
       5、生态意识培养 帮助人们认识其在与自然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以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手段 《深圳宣言》强调为推动城市生态建设必须采取:通过合理的生态手段,为城市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提供安全的人居环境、安全的水源;城市规划应以人而不是以车为本;确定生态敏感地区和区域生命支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明确应开展生态恢复的自然和农业地区;在城市设计中大力倡导节能、使用可更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物质的循环再生;将城市建成以安全步行和非机动交通为主的,并具有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公共交通体系的生态城市;为企业参与生态城市建设和旧城的生态改造项目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激励手段;鼓励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城市设计、管理和生态恢复工作。
       三、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生态城市是21世纪的城市建设的方向。钱学森同志提出应该把城市建成一个超大型园林,或称之为“山水城市”。我们以为,所谓的“山水城市”,也可以理解为生态城市。也就是说,既要保持城市发展,又要保持生态平衡。 目前,我国城市都面临着大建设、大发展的高潮,在这样的时刻,提出这样的目标,应该说是十分适时的。
      为了建高楼、办商店,有些城市不是在“见缝插绿”,而是拼命地“见缝插楼”;为了引进外资,有些城市不惜把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引进新区,污染了新区环境;为了体现现代化,许多城市的汽车、摩托车数量无控制地剧增……所有这些做法都将后患无穷。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应该成为我们向21世纪进军的目标。
      这个目标就是以“绿满全球”为标志的持续发展道路。 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俞孔坚教授前瞻性地提出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战略。 (一)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在城市扩展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
      面对高速公路及城市盲目扩张造成自然景观基质的破碎化,山脉被无情地切割,河流被任意截断的现实。大量物种将不再持续生存下去,自然环境将不再可持续,人类自然也将不再可持续。因此,维护大地景观格局的连续性,维护自然过程的连续性成为区域及景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
       (二)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环境系统 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道路修筑及水利工程以及农田开垦过程中,毁掉了太多太多独具特色且弥足珍贵、被视为荒滩荒地的乡土植物生境和生物的栖息地。大地景观是一个生命的系统,是一个由多种生境构成的嵌合体,而其生命力就在于其丰富多样性。
      哪怕是一种无名小草,其对人类未来以及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意义可能不亚于大熊猫和红树林。历史上形成的风景名胜区和划定为国家级省市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区,固然需要保护——那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土生态安全的最后防线。但这些地区只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几或百分之十几,不足以维护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国土生态系统。
      而城市中即使达到30%甚至50%的绿地率,由于过于单一的植物种类和过于人工化的绿化方式,尤其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引种奇花异木的偏好以及对乡土物种的敌视和审美偏见,其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并不很强。相反,在被城市建设吞没之前的土地上,存在着一系列年代久远、多样化生物与环境的乡土栖息地。
      这些地方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休闲价值,保留这种景观的异质性,对维护城市及国土的生态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维护恢复河道和海岸的自然形态 河流水系是大地生命的血脉,是大地景观生态的主要基础设施。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是目前中国城市河流水系所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而尤以污染最难解决。
      然而,人们往往把治理的对象瞄准河道本身。耗巨资进行河道整治,而结果却使欲解决的问题更加严重。犹如一个吃错了药的人体,生命遭受严重损害。这些“错药”包括:水泥护堤衬底,大江南北各大城市水系治理中几乎没有幸免,结果——许多动植物无处安身;截弯取直——事实上,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消减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且尽显自然形态之美。
      河流是地球上唯一连续的自然景观元素,也是各种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结元素。而当所剩无几的水流穿过城市的时候,人们又不惜工本拦河筑坝,以求提高水位、美化城市——此举有许多弊端。城市河流中用以休闲与美化的水不在其多,而在其自然的动人之态。其它对待河流之态度包括盖之、填之和断之,则更不可取。
      治河之道在于治污,而非改造河道。 (四)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如: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用地的日益扩张,不同类型的湿地面积逐渐变小,在一些地区已经趋于消失。
      不合理地规划城市,导致湿地斑块之间的连续性下降,湿地水分蒸发蒸腾能力和地下水补充能力受到影响;随着城市垃圾和沉淀物的增加,产生富营养化作用,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五)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 带状的农田防护林网是中国大地景观的一大特色,而以“三北”防护林为代表的防护林体系,则是在区域尺度上为国土的生态安全所进行的战略性工程。全国范围内目前已启动了十大生态防护系工程,这在全世界也不多见。
      这些国土生态系统工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无论在总体布局、设计、林相结构、树种选择等方面,都忽略了与城市、文化艺术、市民休闲、医疗健康、保健等方面的关系。这些已成熟的防护林体系,往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被忽视和破坏。一些沿河林带和沿路林带,往往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因河岸整治或道路拓宽而被伐去。
      一些林网也在由农用地转为城市开发用地过程中被切割或占用,原有防护林网的完整性受到严重损坏。只要在城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稍加注意,保留原有防护林网并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中是完全可能的。通过逐步丰富原有林带的单一树种结构,使防护林带单一的功能向综合的多功能城市绿地转化。
       (六)建立无机动车“绿色”通道 熟悉国际城市发展情况的俞教授说,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是缺乏人性、不适于人居住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不可持续的。“步行社区”、“自行车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发展的一个标志。社区内部、社区之间、生活与工作场所,以及与休闲娱乐场所之间的步行或非机动车联系,必将成为未来城市的追求。
      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似乎并没有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中获得启示,而是在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效仿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做法,“快速城市”的理念占据了城市大规模改造的核心。作为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利用目前城市空间扩展的契机,建立方便生活和工作及休闲的“绿色”步行道及非自行车道网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一“绿”道网络不是附属于现有车行道路的便道,而是完全脱离车行的安静、安全的“绿色”通道。它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学校、居住区及步行商业街相结合。这样的“绿色”系统的设立,关键在于城市设计过程的把握,它不但可为步行及非机动车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步行通道,也可大大改善城市车行系统的压力。
      同时,鼓励人们弃车从步,走更生态和可持续的道路。 (七)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单位制是中国城市形态的一大特征,围墙中的绿地往往只限于本单位人员享用,特别是一些政府大院、大学校园。对此,俞教授有自己的见解:由于中国社会长期受到小农经济影响、大工业社会形态很不发育、对围合及领地的偏爱等原因,形成了开放单位绿地的心理障碍。
      而现实的安全和管理等考虑也强化了绿地的“单位”意识。但现代的保安技术早已突破围墙和铁丝网的时代。事实上,让公众享用开放绿地的过程,正是提高其道德素质和公共意识的过程,在看不见的保安系统监护下,一个开放的绿地可以比封闭的院中绿地更加安全。 (八)“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 公园概念至今普遍存在于中国各大城市的公园设计、建设与管理中。
      设计者挖空心思,力图设计奇景、异景;建设部门花巨资引种奇花异木,搭建假山、楼台,甚至摆放各种娱乐器械,以此来吸引造访者。公园的管理部门则以卖门票为生,“以园养园”。这实际上是对公园性质的误解,是把公园同娱乐场所、主题公园和旅游点混为一谈。在现代城市中,公园应是居民日常生产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的更新改造和进一步向郊区化扩展,工业化初期的公园形态将被开放的城市绿地所取代。孤立、有边界的公园正在“溶解”,而成为城市内各种性质用地之间以及内部的基质,并以简洁、生态化和开放的绿地形态,渗透到居住区、办公园区、产业园区内,与城郊自然景观基质相融合。
      这意味着城市公园在地块划分时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绿色块,而就是弥漫于整个城市用地中的绿色液体。 (九)“溶解”城市,保护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有机组成部分 保护高产农田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田园城市模式也将乡村农田作为城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在现代中国城市扩张模式以及规划及管理方式上,农田实际上很难在城市用地范围内存在。从总体规划和审批开始,城市就是一个边界明确的土地利用单位,凡是进入城市边界的,所有土地便成为城市开发建设用地,当然还包括绿地系统。农田则迟早被征用,城市中是不允许有农业用地的。
      网络技术、现代交通的发展及随之而来的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城市形态也将改变,城乡差别缩小,城市也在“溶解”。大面积的乡村农田将成为城市功能体的 “溶液”:高产农田渗透入市区,城市机体延伸入农田之中,农田将与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
      这不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农副产品,同时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和教育场所。 (十)建立乡土植物苗圃 虽然中国大地东西南北气候差异明显,乡土植物区系多样,但人们在城市大街上可见的绿化植物品种单调,且往往多来自异地。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城市建设者和开发商普遍酷爱珍奇花木,而鄙视乡土物种;二,缺乏培植当地乡土植物的苗圃系统。
      改变前者,有赖于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改变后者,则需要前瞻性的物质准备。因此,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应作为每个城市未来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战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生态基础设施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质上讲,它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
      它不仅包括一般意义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这需要城市决策者提前 50~100年进行规划和投资。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
      此外,建设生态城市不能急功近利。目前,中国的城市规划师和城市建设决策者,只是忙于应付迫在眉睫的房前屋后的环境恶化问题和街头巷尾的交通拥堵问题。应研究长远的大决策、大战略,哪怕是牺牲眼前或局部的利益来换取更持久和全局性的主动。因为只有这样,规划师才有他的尊严,城市建设和管理者才有其从容不迫,城市的使用者才有其长久的安宁和健康。
      

    风***

    2009-12-11 08:24:5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科学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