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夏天反而会下冰雹?

首页

为什么夏天反而会下冰雹?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5-06-23 09:20:20
  • 虽然地上热,但是高空不热。
    冰雹是在高空形成的。

    w***

    2005-06-23 09:20:20

  • 2005-06-23 08:57:14
  • 冰雹形成必需有以下条件:
    (1)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
    (2)积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高度(一般认为温度达- 12~- 16℃); 
    (3)要有强的风切变;
    (4)云的垂直厚度不小于6~8千米; 
    (5)云内含水量丰富。一般为3~8克/米’,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个液态过冷却水的累积带;
    (6)云内有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7)雹胚的数密度要小,一般为0.1~0.2个/米8左右(这些只是形成冰雹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l***

    2005-06-23 08:57:14

  • 2005-06-23 08:45:37
  •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当我们过夏天的时候那边正在过冬天.
    哈哈,开玩笑的.

    A***

    2005-06-23 08:45:37

  • 2005-06-23 07:11:20
  • 原来,夏天天气炎热,太阳把大地烤得滚烫,容易产生大量的近地面湿热空气。湿热空气快速上升,温度急骤下降,有时甚至低到-30℃。热空气中的水气遇冷凝结成水滴,并很快冻结起来形成小冰珠。小冰珠在云层中上下翻滚,不断将周围的水滴粘附凝结成冰,变得越来越重,最后就从高空砸了下来,这就是冰雹。可见,冰雹只有在热湿气流强烈上升时才能产生。据估计,其气流上升速度必须超过每秒20米。所以,冰雹多在夏季产生。而在冬季,近地面气温很低,不可能产生强大的快速上升气流,所以也就无法形成冰雹了。 
    冰雹的产生有很大害处,它毁坏庄稼,砸伤房屋,还殃及人畜。现在,人们已研究出有效的手段,在冰雹还未出现之前,先行人工降雨,使冰雹无法形成,以消除冰雹带来的灾害。
    

    清***

    2005-06-23 07:11:20

  • 2005-06-22 23:55:04
  • 很正常的,其实一般都是夏天下的

    y***

    2005-06-22 23:55:04

  • 2005-06-22 23:17:21
  • 冰雹是地球的隔热层,没有它的保护,地球早被太阳光烤化了,夏天因为太阳光太足,隔热冰雹消耗得太多故而补充得也多,一旦天气突然凉外一点,隔热层冰雹攒太多了,多余部分就被挤出来掉地球上了,这就是下冰雹了

    b***

    2005-06-22 23:17:21

  • 2005-06-22 22:51:27
  • 有冤案!看人家窦娥冤时,都下雪了呢,冰雹算什么!

    清***

    2005-06-22 22:51:27

  • 2005-06-22 21:31:59
  • 因为强对流天气造成的。

    过***

    2005-06-22 21:31:59

  • 2005-06-22 20:19:56
  • 呵呵,冬天的没下完嘛,不在夏天下了,还好意思再留到冬天呀.

    小***

    2005-06-22 20:19:56

  • 2005-06-22 20:10:22
  • 云很热,突然冷风,就打个喷嚏,组成云的水就缩成一团了,就下冰雹了。
    人也一样啊,一热一冷当然容易感冒啦!

    黛***

    2005-06-22 20:10:22

  • 2005-06-22 19:07:09
  • 综上所述,冰雹形成必需有以下条件:
    (1)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
    (2)积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高度(一般认为温度达- 12~- 16℃); 
    (3)要有强的风切变;
    (4)云的垂直厚度不小于6~8千米; 
    (5)云内含水量丰富。一般为3~8克/米’,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个液态过冷却水的累积带;
    (6)云内有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7)雹胚的数密度要小,一般为0.1~0.2个/米8左右(这些只是形成冰雹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y***

    2005-06-22 19:07:09

  • 2005-06-22 18:47:36
  •   冰雹是从积雨云中降落下来的一种固态降水。它主要发生在春夏之交的过渡季节对流发展旺盛的时候。冰雹的形状很多,有球状、圆锥状、椭球状或其它不规则的形状。冰雹的核心是由霰或冻结的雨滴构成,一般直径约为0.2~0.3毫米,大的直径可达6毫米。外面交替地包以透明和不透明的冰层,通常可以有3~5层,多的可达28层。
      冰雹的密度变化很大(0.1一0.9克/厘米’),平均密度约为0.7~0.8克/厘米3。雹的大小也很不相同,最常见的是直径介于0.5~3厘米之间的,最大的冰雹可达数千克重。在我国曾出现过4.5千克的冰雹,但世界各地降大冰雹的概率是比较小的。 冰雹的多层结构反映了它的复杂的生成过程。
      当冰雹与过冷却水滴碰撞时,水滴相继在冰雹表面上冻结,同时释放潜热。这潜热一部份消耗在冰雹的蒸发和空气的热传导上,一部份使冰雹温度升高。这则云内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云内气温低,含水量也很低,此时冰雹所能捕获的过冷却水滴并不多,冻结时释放的潜热也不多,并且很多热量很快扩散到空气中去,过冷却水滴与冰雹碰撞后能很快地冻结。
      原来水中溶解的空气和水滴之间存在的空气来不及逸散,于是冻结而形成不透明的冰层。因此,冰雹的不透明层反映了云内温度低,有水量小的生长条件。这种增长过程称为干增长过程。另一种情况是云内含水量充沛,气温高,此时冰雹捕获大量的过冷却水滴,冻结时释放出大量的潜热,由于冰雹蒸发与空气的热传导只消耗其中一部份热量,另一部份热量则使冰雹温度升高。
      最后在冰雹表面上形成一层水膜,由里向外慢慢地冻结,形成透明的冰层。显然,透明层反映了云内含水量高气温高的生成条件。这种增长过程称为湿增长过程。有人利用风洞模拟自然条件下冰雹的增长过程,发现除了干、湿增长的透明层与不透明层外,还有一种叫做“海绵”型的冰水混合层。
      因为冰中可以包含液态水,结构也较松散,故叫“海绵”冰层。海绵冰层是一种不稳定状态,它可以通过不同途径产生、还可能演变成干的不透明层或湿的透明层。由于失水变为多孔状干层,多孔状的干层嵌入水后也可以变成海绵层。产生海绵层的热力条件是当总的热量不完全散失,因而与冰雹碰并的水份未能全冻结又未被气流完全吹散掉,于是多余的水分残留在你的骨架之中,形成海绵状结构。
      设想冰雹是通过下述方式形成的。强大的风暴随着高空引导气流方向运动,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有一股强烈而稳定的向上倾斜的上升气流。当云中个别大水滴冻结成的冰粒,籍凝华过程迅速增长而成雹胚,这种雹胚第一次被上升气流携带上升时长成小冰雹,并沿轨迹AA向前运动,被抛出云外,降落在上升气流的前方,部分小冰雹可能再次进入倾斜的上升气流中。
      稍大的颗粒可能在强大的上升气流中部沿BB轨迹线运动。通过过冷水区继续增长并缓慢降落,然后在较低的高度上,再次卷入强大的上升气流之中,最后变成中等尺度的冰雹下降。如果云内强大的上升气流速度是随高度增加的,那么,有一部份适当尺度的颗粒随上升气流沿CC轨迹线运动,这时冰雹不断增大,而其下降速度也不断加大,当下降速度增加率相当于上升气流速度的增大时,冰雹最后可以长得很大,这就是大冰雹的形成过程。
       综上所述,冰雹形成必需有以下条件: (1)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 (2)积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高度(一般认为温度达- 12~- 16℃); (3)要有强的风切变; (4)云的垂直厚度不小于6~8千米; (5)云内含水量丰富。
      一般为3~8克/米’,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个液态过冷却水的累积带; (6)云内有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7)雹胚的数密度要小,一般为0.1~0.2个/米8左右(这些只是形成冰雹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

    正***

    2005-06-22 18:47:36

  • 2005-06-22 17:41:50
  •       冰雹是从积雨云中降落下来的一种固态降水。它主要发生在春夏之交的过渡季节对流发展旺盛的时候。冰雹的形状很多,有球状、圆锥状、椭球状或其它不规则的形状。冰雹的核心是由霰或冻结的雨滴构成,一般直径约为0.2~0.3毫米,大的直径可达6毫米。
      外面交替地包以透明和不透明的冰层,通常可以有3~5层,多的可达28层。冰雹的密度变化很大(0.1一0.9克/厘米’),平均密度约为0.7~0.8克/厘米3。雹的大小也很不相同,最常见的是直径介于0.5~3厘米之间的,最大的冰雹可达数千克重。在我国曾出现过4.5千克的冰雹,但世界各地降大冰雹的概率是比较小的。
       冰雹的多层结构反映了它的复杂的生成过程。当冰雹与过冷却水滴碰撞时,水滴相继在冰雹表面上冻结,同时释放潜热。这潜热一部份消耗在冰雹的蒸发和空气的热传导上,一部份使冰雹温度升高。这则云内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云内气温低,含水量也很低,此时冰雹所能捕获的过冷却水滴并不多,冻结时释放的潜热也不多,并且很多热量很快扩散到空气中去,过冷却水滴与冰雹碰撞后能很快地冻结。
      原来水中溶解的空气和水滴之间存在的空气来不及逸散,于是冻结而形成不透明的冰层。因此,冰雹的不透明层反映了云内温度低,有水量小的生长条件。这种增长过程称为干增长过程。另一种情况是云内含水量充沛,气温高,此时冰雹捕获大量的过冷却水滴,冻结时释放出大量的潜热,由于冰雹蒸发与空气的热传导只消耗其中一部份热量,另一部份热量则使冰雹温度升高。
      最后在冰雹表面上形成一层水膜,由里向外慢慢地冻结,形成透明的冰层。显然,透明层反映了云内含水量高气温高的生成条件。这种增长过程称为湿增长过程。有人利用风洞模拟自然条件下冰雹的增长过程,发现除了干、湿增长的透明层与不透明层外,还有一种叫做“海绵”型的冰水混合层。
      因为冰中可以包含液态水,结构也较松散,故叫“海绵”冰层。海绵冰层是一种不稳定状态,它可以通过不同途径产生、还可能演变成干的不透明层或湿的透明层。由于失水变为多孔状干层,多孔状的干层嵌入水后也可以变成海绵层。产生海绵层的热力条件是当总的热量不完全散失,因而与冰雹碰并的水份未能全冻结又未被气流完全吹散掉,于是多余的水分残留在你的骨架之中,形成海绵状结构。
      设想冰雹是通过下述方式形成的。强大的风暴随着高空引导气流方向运动,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有一股强烈而稳定的向上倾斜的上升气流。当云中个别大水滴冻结成的冰粒,籍凝华过程迅速增长而成雹胚,这种雹胚第一次被上升气流携带上升时长成小冰雹,并沿轨迹AA向前运动,被抛出云外,降落在上升气流的前方,部分小冰雹可能再次进入倾斜的上升气流中。
      稍大的颗粒可能在强大的上升气流中部沿BB轨迹线运动。通过过冷水区继续增长并缓慢降落,然后在较低的高度上,再次卷入强大的上升气流之中,最后变成中等尺度的冰雹下降。如果云内强大的上升气流速度是随高度增加的,那么,有一部份适当尺度的颗粒随上升气流沿CC轨迹线运动,这时冰雹不断增大,而其下降速度也不断加大,当下降速度增加率相当于上升气流速度的增大时,冰雹最后可以长得很大,这就是大冰雹的形成过程。
       综上所述,冰雹形成必需有以下条件: (1)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 (2)积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高度(一般认为温度达- 12~- 16℃); (3)要有强的风切变; (4)云的垂直厚度不小于6~8千米; (5)云内含水量丰富。
      一般为3~8克/米’,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个液态过冷却水的累积带; (6)云内有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7)雹胚的数密度要小,一般为0.1~0.2个/米8左右(这些只是形成冰雹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

    懒***

    2005-06-22 17:41:50

  • 2005-06-21 23:47:28
  • 冰雹是从积雨云中降落下来的一种固态降水。它主要发生在春夏之交的过渡季节对流发展旺盛的时候。冰雹的形状很多,有球状、圆锥状、椭球状或其它不规则的形状。冰雹的核心是由霰或冻结的雨滴构成,一般直径约为0.2~0.3毫米,大的直径可达6毫米。外面交替地包以透明和不透明的冰层,通常可以有3~5层,多的可达28层。冰雹的密度变化很大(0.1一0.9克/厘米’),平均密度约为0.7~0.8克/厘米3。雹的大小也很不相同,最常见的是直径介于0.5~3厘米之间的,最大的冰雹可达数千克重。在我国曾出现过4.5千克的冰雹,但世界各地降大冰雹的概率是比较小的。
    

    笑***

    2005-06-21 23:47:2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