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北京地安门那为什么是火神庙?

北京地安门那为什么是火神庙?

不是多火多的地方多为火神水多的地方多出水神吗,那庙后就有海为什么是火神呢?

走遍中国大地,处处可见二郎神庙,水患多处,说是治水之神;火患多处,说是制火之仙。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02-19 21:21:20
      火德真君庙在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77号。火神庙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2年),元代至正六年(1346年)、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都有重修。 俗称火神庙。 
      火德真君庙里供奉的是真武大帝,为象征天地精灵的龟蛇抱像。
      传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开始营造大都城的时候,有龟蛇出现在今西直门外的高梁河上,群臣解释说,这是真武神光临,其德惟水,水能胜火,宋朝亡定了!忽必烈大喜,下令在高梁河出现龟蛇的地方建了座“大昭应宫”,祭祀真武大帝。后来又在城中心海子边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真武庙。
      元统一中国后,元成宗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成为北方最高的神!   明成祖朱棣也特别崇奉真武大帝。他在夺取皇权的“靖难之役”中,鼓吹有北方真神相助,是替天行道。他当了皇帝后,加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赐名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修“金殿”、造金像,大兴土木,费资百万,把个武当山修得如天宫落地。
         火神庙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火神庙的山门东向,开在庙的东南角上,面对地安门外大街。山门内外原各有一座牌楼,现已毁。山门为歇山顶,面阔一间,黄琉璃瓦绿剪 边。山门内原有钟楼、鼓楼。进山门,向西穿过配殿(已毁),进入南北向的院落。南面的倒座房是隆恩殿,面阔三间,歇山顶,供奉隆恩真君王灵官; 北面正殿是火祖殿, 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前出抱厦,供奉火神(南方火德荧惑星君);西面为一配殿。
         永乐14年(1416),他下令在地安门海子桥边原庙址营造皇家道观真武庙,并定为京城九庙之一,由官方祀祭。朱棣还在紫禁城内御花园修建钦安殿专祀真武,就连他上朝的奉天殿两壁斗拱中间也绘有真武像。他还亲自谱曲,名“御制大明玄教乐章”,专为祭祀真武大帝仪式上演奏。
      从此,假亦真来真亦假,宫中处处流传真武显圣的传说,直到清末,祭奉不辍。   海子桥的真武庙是皇家道观,自然气度非凡。当时供奉的是北极佑圣君。就是帮朱棣打胜仗的那位真武尊神,那规模一定大得可以。明正德二年(1507)改名灵明显佑宫。清代又重建。
      兴兴废废延续至今。现在庙里依稀可以看到正殿、配殿的样子,似乎还有乾隆年间铸的香炉和光绪年间铸的一口钟。时过境迁,当年的皇家道观也只是留下个残破的外壳,与埋没的古桥作伴。   幸运的是,后门桥出土引水了,那庙也在修饰,向西望去,海波不兴,猛然想起许有壬那句词:“恰信东君神妙手,一宵绿遍官桥柳”。
         庙坐北朝南,有门东向。东向山门内外各有一座牌楼。山门外有旗杆,山门内有钟鼓楼,山门3间,前殿为灵官之殿,面阔3间,二层殿面阔3间。东西配楼二层,殿后有亭,可望什刹海。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原占火神庙的单位已经腾出,火神庙正在修缮中。
      2006年5月,修缮后将成为北京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地安门外火德真君庙   火德真君庙俗称火神庙。火神庙祭祀火德之神。秦汉以来求仙炼丹、自信长生不死的方士,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附会王朝命运,称五德。帝王受命正值五行的火运,即为火德。
      相传远古生于陕西岐山姜水之滨的姜氏,就因火德为王而称炎帝。他做耒耜教人耕种,又号为神农氏。从炎帝开始,火德作为神灵受到民间敬奉。因此俗称火神的火德真君就在神州各地建庙供奉起来。   北京地安门外大街什刹海东岸的火德真君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是否受命于五行的火德,无从考据。
      他统治时期比较注意百姓休养生息,推行均田制和府兵制,选拔人才,发展科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使国家变得繁荣富强,史称“贞观之治”,是唐王朝最为强盛时期。因此火德真君庙建在那时,香火相当旺盛。   历尽唐宋两朝,忽必烈建元定都,浚水利抓漕运,积水潭浩浩荡荡,江浙客货溯运河而上,直抵大都城闹市积水潭。
      火德真君庙恰好紧傍万宁桥漕运水道,香火供奉与楫橹咿呀之声让庙里供奉的火德之神尽享大元盛世繁荣。就连当年庙后有个临水亭台也沾了莫大灵气——科举殿试登第的进士们由皇帝宣布名次,吃完翰林院宴请,就汇聚这里,赏马似游龙、车如流水的繁华,话红裙翠袖、长歌短曲的温韵,观宫树红墙、鸥鹭渔舟的景致。
      于月榭管弦、水亭帘巾莫中感受轻燕落絮、游鱼动荷一般雅趣,引发诗兴,彼此唱和,直到灯火荧荧、星河澹澹,仿佛天下宫阙也离自己近了……至正六年(1346年),火神庙重修。这年京畿、山东、河南、云南多处农民起义,已隐隐敲响了元帝国的丧钟……   明朝火神庙重又辉煌。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修北京外城,火神庙也随之改建,增加了碧瓦重阁的殿堂。同是编修、国子博士袁宗道、袁中道火德真君庙兄弟来火神庙,或看道士炼丹,或品清茶望水,那漫地柳荫、倒映红楼总会唤起犹如身在长安的古意诗情,就信笔写下,题赠道人。天启元年(1621年)熹宗朱由校刚即位就获悉明军在辽沈战场被后金打败,立刻命令掌管礼乐郊庙社稷事宜的太常寺官员每年农历六月廿二日祭祀火德之神,以挽救明朝危局。
      
      然而据迷信说法,五年后的五月初六上午,北安门内侍听到奇怪声音,循声找到庙里,竟有火球腾入空中,声震天宇。随之就是屋以千数人以百数的倒塌与死亡——这无疑是明朝江山危亡的先兆。   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两位皇帝颁旨重修火神庙,门及后阁改加黄琉璃瓦,神秘的火德之神又获得更加尊贵的香火敬奉…… 。

    蓝***

    2009-02-19 21:21: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