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每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规律

首页

每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规律

每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规律、习惯、状态、节奏都要在我自己家和姥姥家两个环境中徘徊、碰撞、循环、反复我的儿子6周岁,每周周一到周六在我家住,周日在姥姥家住一天晚上,已成习惯.如果周日不去,姥姥和孩子都不习惯.
可是孩子在姥姥家住过后,第二天上课注意力就比平时不集中,总是溜号.
我想是因为孩子在我自己家和在姥姥家的生活规律、习惯、状态、节奏完全不同的原因.姥姥太宠惯孩子,本来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也不自己做了,孩子在姥姥家对姥姥的依赖性太强,而且玩的玩具太多,看电视(奥特曼)时间太长,孩子太松懈了.
每周周一放学的时候老师都说孩子上课注意力特别不好,而且周一晚上我带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他也比平时散漫磨蹭,我对他发火严格要求,等到周二就好些了.
可是孩子如果在我自己家的时候有少许进步,可等到从姥姥家回来后又回到没进步的从前了,我还得重新督促要求,很累人,这可怎么办呢?
每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规律、习惯、状态、节奏都要在我自己家和姥姥家两个环境中徘徊、碰撞、循环、反复,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很不利是吧?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5-21 08:55:23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一)习惯始自生活点滴 
    三四岁之前是宝宝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出生那天起,孩子就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应对生活的挑战,最初他们主要依靠先天反射,以后慢慢尝试和模仿新的办法,一点一点建立起独特的行为模式。
      宝宝的每一个举动都会产生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反馈回来,促使宝宝维持或者改变行为方式,这样一个过程不断重复,印刻在孩子的脑子里渐渐就会形成习惯。 比方说,宝宝天生敏感,拉了尿了出汗了,尿布或衣服贴着身体不舒服,他总是不停地哭闹,引得家长每次都须尽可能快的帮他换掉。
      长大一些见到衣服脏了,宝宝主动告诉家长,马上就可以换上干净衣服并得到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爱干净讲卫生的好习惯。再比如闹闹,开始尿在地上的时候,听到妈妈笑着说“看你这个小坏蛋,又给妈妈画地图了”,他还以为是表扬,渐渐从无意的行为变成了故意的举动,后来这样的行为遭到了家长的惩罚,被冷落到一边的他,发现只有四处拉尿才能立刻引来家长的关照,不经意间就形成了随处便溺的坏习惯。
       生活的点滴表面上看不起眼,但家长的反应和态度却会对宝宝产生很大的影响,将来孩子是仔细还是马虎,做事有条理还是杂乱无章,喜欢读书还是讨厌学习,乐于交往还是我行我素,许许多多的习惯都是通过生活小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积累而养成的。 (二)习惯养成不易改 人的行为有一种定式倾向,就是喜欢用熟悉的动作、语言和思维去处理事务,因为熟悉的办法最省力,小孩子也不例外。
      有的孩子挑食,最初常常是偶然因素,看到某些东西没食欲或者吃了不舒服,以后见到它们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时间一长挑拣惯了,有些食物就再也吃不进了。 养成习惯需要相对长期的过程,但习惯一旦形成改起来可就难了。同一种行为不断重复,在大脑中渐渐形成固定的神经回路,这种反应模式就会固定下来,难以甚至无法改变。
      就像小孩子学结巴,开始是因为好玩,等到自己变成口吃,若不尽早强化治疗将致终生无法纠正。俗话说:山河易改秉性难移。家长一定要从小注意,防止宝宝养成坏习惯。 (三)培养良好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不良的恶习则会贻害孩子一生。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并从以下几方面付诸行动。 1、极鼓励和夸奖宝宝良好的行为; 2、对孩子的不良表现进行一贯的冷淡或限制; 3、以身作则为宝宝树立模仿的榜样; 4、请孩子监督检查家长的坏习惯; 5、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宝宝良好的行为模式。
       家长应该从大处着眼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小处着手在日常生活中检点宝宝的行为和自己的表现,有意识的引导宝宝发展良好的行为模式。只要闹闹的家长从现在开始,冷淡他随处便溺的表现,要求他定时坐盆大小便,同时鼓励闹闹跟姥姥一起收拾玩具,并及时表扬他的进步,相信用不了多久,闹闹就会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个真真正正的好孩子。
       还要注意培养孩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学前准备中,让他们学会自己铺床叠被,自己起床,脱穿衣服、鞋、袜,学会洗脸、洗脚、漱口、刷牙,学会摆放、洗刷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等。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擦桌椅,会自己取放玩具、图书、其他用具等。
       ●教孩子自我管理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不会整理书包,书包里乱得像“纸篓”,只好父母代劳。其实坏习惯的成因就是学前期家长包办一切,未能培养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从现在开始,就让孩子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书包和生活用品等;要懂得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学会削铅笔、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并能按老师的要求制作简单的玩教具等。
       ●孩子生活规律化 小学生活正规而有序。家长要提前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什么时间不该做什么事情,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如该写作业时一定要认真写,写完后收拾利索才能去看电视和玩;教孩子养成早起、早睡,按时吃饭的习惯等。
       。

    溪***

    2008-05-21 08:55:23

其他答案

    2008-06-01 09:48:28
  •   如果你的孩子存在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不是因为病态性“注意力不集中”,而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正常的“注意力不集中”,那么使用以下的一些方法或许会对你有用。 
    1、凡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在刚开始的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可以采用短平快的方法,把作业分成几部分,以激励的语言赏识他的能力,先让他写完一部分,完成任务后立即给予表扬,然后让他休息几分钟,这样反复的形式,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可以酌情逐步增加孩子的学习时间。
      让孩子在这种过程里一点点提高自控力。小学生的神经系统耐受力较差,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从事一种单调的课业,会引起疲劳,晚上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耍,从不督促孩子早睡早起,造成孩子睡眠不足,也是造成孩子的注意力无法集中,所以日常要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使孩子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是保证孩子精力充沛。
       2、你必须明白,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都不是故意的,不要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同其他的孩子进行比较。家长尤其要爱护孩子的自尊心,多鼓励孩子,而不是动不动就呵斥。孩子的上进心和自尊心正是家长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做父母的要对孩子抱有积极的期望,要根据事情发生的具体情况,沉着、冷静、富有智慧地加以应对和解决。
      要尽可能地减少对孩子训斥的次数。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训斥孩子的地方很多,你一定要在“训斥”和“表扬”两个方面保持力度适当,要经常称赞孩子。孩子犯下很大的错误时,家长要给予严厉的批评,但批评时不能简单、粗暴地骂他一顿完事,而是要注意方法,先严后缓,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这样的批评他才能心服口服。
       3、大部分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成绩都不太理想,作业内容太深,超越了孩子已有的知识结构,孩子不能理解,自然产生畏难情绪,写作业心理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缺乏耐心或情绪困扰等,都可能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只有当内容与孩子的知识经验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差异时,才最容易引起和维持孩子的注意。
      这时的家长可以采用以退为进的方案,降低知识的难度,提高孩子自主学习的理解能力,弥补知识的空缺之后,他们能够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能与老师进行沟通了,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长时间地集中在课业上了。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这时候的家长一定要注意,应鼓励孩子把兴趣向纵深发展,切忌一时热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给孩子一定的责任,这在成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交给他的任务应该是他力所能及的。他一旦完成了任务,即使完成得不理想,也要给予承认和表扬。让孩子明确学习、奋斗的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其注意力。同时家长应提高自己的引导质量,挤出时间听一些专家讲座,灵活运用家庭教育中的知识,实时了解孩子已经俱备的实际成绩和心理特点,使孩子对将要从事的学习有强烈的兴趣,从而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其学习兴趣,促进他们集中注意力。
       5、家长可从小培养孩子的读文字书的能力。凡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一般都伴有不爱阅读、爱看带画儿的卡通书的习惯。家长尤其要培养快速阅读的习惯,对于不会的字要借助上下文猜测字意,并锻炼孩子阅后用口述故事情节。! 6、家长如果采用了很多方法,在孩子面前都显得很被动,孩子的抵抗心理很严重,不能做到有效的配合,说明孩子已经产生了亲子溺情的心理,就是到了学校不管,家长管不了的地步,我建议家长就近找一家学习方法和心理教育机构,进行全托式封闭培养学习习惯,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训练,一般经过大约六个月后,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就会有极大提高,写作业的速度和准确性都会有很大的改善,同时在做人方面、礼貌方面和性情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变。
       怎样克服马虎的毛病? 本来不该错的题却答错了,本来不该看错的题目却看错了,本来不该丢题却少答了一道题,本来不该交错作业却交错了。本来不该写错的字却写错了。有时心里总在提醒自己千万别马虎了,但到时候,不该错的时候还是错,不该马虎的地方还是马虎。
      这时我们该怎样克服马虎的毛病呢? 1.了解自己马虎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如有的同学平时学习时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漫不经心,丢三拉四,如果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即形成马虎的毛病。因此,当你在学习的时候,就要集中起全部精神,养成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
       2.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当做完作业或答完卷子的时候,要在心里反复提醒自己,一定要认真地检查每一道题,一定不要再发生错误,眼睛要仔仔细细地看,精神要全部集中,一定把作业做对,把卷子答好,这样反复告诫自己,提醒自己,就能慢慢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克服马虎毛病。
       3.当自己每犯一次马虎错误,就给自己一次惩罚,或是把毛病的原因用笔记下来,平时多看几遍,或是警告自己,并在心里默念:别人都不马虎,为什么我马虎呢?并不是自己不会,连自己会的都要错,那么还能有什么作为呢?一个不认真、不负责任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业的,我还年轻,我一定要克服它,让我学习、生活得更好,我一定能成功。
      马虎并不是我的专利,它控制不了我,我一定能战胜它。 4.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每—天,力争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坚持下去,从而克服自己遇事急躁、慌张的毛病,而最终取得良好效果。 马虎是学生的常见病之一。在一般情况下,马虎是无关大局的。
      但若是在关键问题上马虎了,就会因小失大,前功尽弃。比如升学考试,差零点一分,也许就会改变你的一生。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马虎这种毛病常犯不断呢?我想,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学习的动机不对头。中学生好胜,遇事遇问题没有认真动脑思考,没有把问题彻底弄清楚就抢着回答,结果就会出错。
       二、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老师讲课,眼睛瞅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学习以外的事,注意力分散,老师讲的知识当然就记不住了。 三、缺乏训练。有些学生,作业字迹潦草,歪歪扭扭,错别字连篇,划拉划拉就一个字,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个不严谨、不踏实的学习习惯。
      这个习惯一养成,就会处处丢三落四,而且你还察觉不到自己的差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马虎的坏习惯减弱了你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怎样才能克服马虎的毛病呢? 一、做事之前要三思。俗话说:“三思而后行”、“学而不思则罔”。学习时多加思考,就会使学到的知识准确、全面、深刻。
       二、多进行些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注意力集中程度如何,是学习知识的关键。为了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可做如下训练。1、做数学题。培根在《谈读书》中说道:“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2、学学下棋,练练书法,画画图画。
       三、培养自制能力。不论是比赛,还是学习,还是遇到意外之事,都要沉着冷静、遇事不慌,努力克制自己。不论什么事,不论事大事小,都要认真对待,用心琢磨,养成严谨的作风。 总之,马虎虽属顽症,但非绝症。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会再犯或很少犯开头那位学生所犯的错误了。
       。

    博***

    2008-06-01 09:48:28

  • 2008-05-31 21:14:47
  • 你所描述的事情我想大多数家长都会遇到,其实你不必着急,小孩行为习惯的养成确实很重要,但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也不会因一天两天而毁灭的,只要大多数习惯很好就真的不错了。
    老人惯孩子是非常正常的,再说小孩一星期被宠一天真的不多,让孩子尽情享受吧,毕竟这样的日子也很难得啊,不是吗?
    不要太苛刻吧,我们望子成龙,可是谁也不知道孩子是否愿意成为那条龙啊!我们安排他们的生活,已经有些违背了孩子的意愿与想法,干脆让孩子休息一天吧,彻底放松是很好的减压方式啊。
    祝你的宝宝快乐成长,也祝全家幸福!
    

    随***

    2008-05-31 21:14:47

  • 2008-05-19 18:09:26
  • 欢迎到中华家长网络学校 ,网站上有相关文章,并有专业的咨询。

    好***

    2008-05-19 18:09:26

  • 2008-05-19 06:35:29
  •   一,如何让孩子有规律的生活?
      
    生活有规律会给孩子带来稳定感与安全感。特别是孩子每日的生活作息时间应 保持相对固定,这样可以使他习惯每天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做相同的事情,并能知道 下一个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了。如果经常变化生活环境,变化日常作息时间,会使孩 子感到不安。
          1。5~3岁培养重点: 自主性    在这一年龄阶段,宝宝学会了走路和用手,可以接近和操纵物品,这使宝宝感 到了“自我”的存在。他不再显得十分顺从和听话,而是样样事情喜欢自己动手, 渴望表现自已的力量和能力。    如果父母对宝宝的行为限制过多、批评过多、惩罚过多,就会使宝宝的个性向 两极发展:    1、引起宝宝的不满和敌对情绪,产生反抗行为,形成任性、执拗等不良性格 ,即出现所谓的“3岁危机期”或“第一反抗期”。
          2、宝宝的独立性被扼杀,认为自己无能并怀疑自己的能力,形成依赖性强、 怯懦、自卑等不良性格。    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鼓励孩子对环境的探索行为    两三岁的宝宝会说会走,能初步独立地探索周围世界。
      但父母出于安全考虑, 常常限制宝宝的活动。孰不知这样做会影响宝宝的求知欲,扼杀其正在萌发的自信 心。因此,父母应该为宝宝要求自主、喜欢探索而感到高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鼓励宝宝的探索行为,发展其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相反,如果发现两三岁的宝宝对 周围世界没有探索的兴趣,则应引起注意,检查宝宝是否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并 引导宝宝探索周围环境。
          用恰当的方式控制孩子不合理的行为    一方面要注意哪些行为是不允许做的,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控制的方式。比如, 可以允许宝宝自己穿衣服,却不能允许他自己穿越马路;允许扫地,却不允许倒开 水。父母不能一味地大叫“不许”,而要讲清楚“为什么不许”,让宝宝心服口服 ,这样能预防孩子形成反抗性的性格。
          在控制宝宝不合理的行为时,父母要坚持原则,让宝宝了解生活中的规矩和限 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宝宝既学会自主,又能服从一定的规定与要求,以便将来能遵 守社会的秩序和法规。 二, 应该怎样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 熊树忾 学生在校期间,回到家里,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就是做作业,几乎没有什么要家长操心的事。
      如今孩子们放假了,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家里,家长们由于忙,没有更多的精力来照顾孩子,可又不能不管孩子,这的确是一件让人愀心的事。 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呢? 一是要引导孩子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地生活,但不能过于刻板。孩子们在假期里,仍然要投入一部分精力在学习上。
      在放假前,家长要找老师了解一下情况,自己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处于怎样一个层次。如果是处于中上游水平,则假期的重点应该放在对新课的预习上,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一般都比较强,家长只需指点一下,孩子便会自觉地预习新学年的课程;如果孩子处于中下等水平,则应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对那些单科成绩较差的课程的复习上,对于特别偏门,掉档较大的学科,还应请家教老师给他们进行重点补习。
      要给孩子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和假期作息时间表,合理地安排孩子的学习、劳动和娱乐活动,要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不能过于刻板。不能完全不让孩子看电视,也不能过分地阻止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事。只要他们大体上能按计划完成预习或者补习课程,在其他方面可以适应地宽松一些,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感觉到,假期给予了他们一个放松的机会,在心理上和身体上能得到适当的休整。
      不要总是把弦绷得紧紧的。如果我们一刻也不放松,反而收不到好的效果。 二是要引导孩子参加劳动,但不能金钱至上。无论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如何,劳动始终是人生的第一要务。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要引导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必要时,可以给他们一点奖励,但不能让孩子从小就陷入金钱的泥潭之中。
      对于十五岁至十七岁的孩子,家长要主动联系一些餐馆、超市等单位,让孩子去做义务劳动,从帮助别人洗碗、理货、做外卖等开始,从一日工作一小时开始,逐步加大工作的难度和强度,以不累着孩子,又能从劳动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为宜。对于年满十八岁的孩子,无论你的家里多么富有,一定要把孩子赶出家门,让他们自己去联系工作,寻找那种自食其力的快乐。
      要让孩子们从小就体会到生活的艰难,而不能把钱堆着让孩子用,把他们养育成骄奢淫逸的公子。 三是要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但不能顾此失彼。在假期,可以根据孩子们自己的业余爱好,引导他们学习音乐、绘画、游泳、跆拳道、武术、击剑、体操、舞蹈等业余爱好。
      但是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能因为有了业余爱好,一门心事迷恋这种爱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作为一名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学习摆在第一位,要先顾学习而后言他。 四是要引导孩子聚会放松,但不能出格出事。家长要用孩子在假期打工自己挣的钱,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挤出一些钱来,让孩子在假期组织一个生日舞会或者是同学聚会。
      只要他们不做出出格的事来,要让孩子在假期里得到一两次尽情的放松,一方面让孩子们相互联络他们的感情,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孩子与家长的相互理解和沟通,融洽家庭关系。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的那个小圈子,有他们的小天地,有他们认为适合于自己的交流方式。
      家长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能经常地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家长应该是孩子的朋友,而不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就把自己推到孩子的对立面上去了。 五是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但不能求全责备。家长要引导孩子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良好的习惯。
      前些年,我到一个朋友家里去做客,他们家里住着宽敞的房子,还买了小汽车,在他们那个国家,他们这一对夫妇应该是处于一种中上等的生活水平。可是他们家的女主人在闲聊中告诉我,他们家的孩子上学,总是用矿泉水瓶子从家里带纯净水喝。孩子也提到,有的同学带伊拉罐饮料到学校里去喝,他们就告诉孩子,你不要与人家攀比,我们也不是买不起高级饮料,问题是那些东西里面都添加有防腐剂,偶尔喝一点还可以,长期喝对人体并没有什么好处。
      后来,他们还是买了一些罐装饮料在家中,让孩子自己品尝和对比。孩子对家长也理解了。他们家有车,却从来不用车到学校去接孩子,总是让孩子乘坐公交车回家,既锻炼了孩子,又培养了他们一些比较好的生活习惯。我们不能看到孩子出现了一点错误就百般地责难他,要心平气和地给孩子指出问题,教育他们以后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多给予他们一些鼓励,树立起孩子们的信心是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每个家长都要在自己的心中确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无论孩子将来能不能成才,但他们必须成人,必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了这个目标,我们在教育孩子,安排他们的假期生活的时候,就不会那么为难了。
       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家长最大的心愿 三,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05-07-28 11:53:59 浩然考试网 在孩子上学前,应先让他有心理准备,去适应新的学校生活。让他把学校当作快乐的场所,以产生向往之心,而感受学习的乐趣。
         有些家长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往往担心他学习的状况欠佳是否与智力有关。   若孩子的智力发展正常,而学习状况不好,可能是因为贪玩、心有旁骛。这时的孩子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所以不易专心写字、学习。只要入学3月左右,就会渐渐把心思放到课程上。
      有些则是因为提早入学,一时跟不上,日后会逐渐拉近。若孩子无法适应学校这种竞争性的团体学习生活,对学习缺乏兴趣,则不要让孩子提早上学。   智力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的生长环境也会影响智力。若不放心,可以带孩子去做健康检查、智力测验,或到专门的儿童研究机构做鉴定。
         在小学的学习活动中,同年龄的女生,其生理发育比男生快,二者在学习表现上也有所区别。   男、女生在学习表现上的高低之别:(1)说话能力。同年龄的学生,女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比男生强。在读书、写字等学习活动上女生也比男生表现较佳。
         (2)小肌肉发育。女生的手比男生灵巧,是因女生的小肌肉发育比男生好(小肌肉可帮助孩子精神专注、便利握笔)。女生还比男生细心,在写、画、手工等方面表现较出色。男生则擅长于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特别是在数学、机械方面。孩子小肌肉的发育速度会影响其学习效果。
         (3)大肌肉发育。对于孩子的学习读书、写字而言,大肌肉及小肌肉的发育协调十分重要。大肌肉发育对孩子的跑步、走路、跳舞动作协调有益。男生的大肌肉发育比女生强,所以在运动场上表现较佳,在课堂上则变得烦躁不安、不守秩序,而女生较守规矩。   男女在生理发育上有快有慢不同,所以必须了解孩子之间的个别差异,不要数落孩子"不如人",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
      家长必须了解孩子为何学习困难,作适当的帮助,让他能面对在学校遇到的小小胜利或失败。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习自己解决生活上的问题,亦即学习掌握生活的能力。教育的目的,是要教导学生学习生活能力。   心理学家研究孩子念不好书的原因有:智力因素、外界干扰、读书方法错误、注意力差、考试紧张焦虑等。
         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法: (1)父母用催促的态度,会让孩子产生反感。此时他不喜欢父母干涉他的生活,凡事喜欢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   (2)孩子白天在学校的时间较长,大脑已经疲劳。根据对黑猩猩的实验,黑猩猩学习一小时便会很不耐烦,人类的小孩也是如此。
      所以孩子回家后,不要立刻逼他做功课,让他先玩一会儿,这样可恢复体力,从而捉高效率。   (3)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计划,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制定时间表,告诉孩子必须确实实践,建立他的责任感。   (4)了解孩子的个性。孩子有他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必须适度地尊重他。
      偶尔不妨让他在失败中积累经验,锻炼他对挫折的耐受力。   (5)为孩子买参考书,请家教补习,不见得就能提高孩子的成绩。建立孩子的成就感及正确的学习动机,才能让他产生学习欲望,发挥本身具有的潜能。   (6)除了学校的功课,父母可从旁观察孩子的喜好,培养他对事物的兴趣,使他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还会增强他的读书意愿。
         (7)父母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对有限的亲子时间更要善加把握。孩子的作业,父母绝不可代做。孩子很容易在同样的地方出错,所以在他做功课时,家长可从旁指导,告诉他正确的方法,态度必须亲切、耐心,切忌急躁、不耐烦。   (8)未满学龄提前入学的学生,常因学习心理准备不够,用压迫、强制的方式,只会降低他的学习能力。
      家长不应只一味要求孩子拿高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自主的学习方式。老师及家长必须让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并设法使他保持下去,才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9)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准时上学,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有充分的睡眠、运动、营养,纠正他的不良习惯。
      健康状况良好自然会拥有较高的学习能力。   (10)孩子有多方面的经验,会增加学习意念。他对世界知道得愈多,就愈想多知道一些相关的知识。知识并不是全都来自书本,在家庭中,讲故事、猜谜语、讲笑话、闲聊,都可增加孩子的自信和语言能力,同时也是培养感情、亲子沟通的良好渠道。
         拉西曼曾说:"不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企图教授学生的教师,等于在打冷的铁。"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并不意味着老师要负全部的责任,家长必须随时关心孩子的发展状况。开家长会时,最好能抽空参加,和老师做双向沟通,了解孩子的社交、智力、体能及学习状况。
         希望孩子的学习能力高,做父母的也必须对求知、学习有较高的兴趣,以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耳濡目染中孩子会模仿效法。不爱读书的父母,是很难培育出爱读书的小孩。全家人都养成在固定时间读书、做功课的习惯,就会培养出孩子读书的兴趣,以及自动自发学习的精神。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爱要适时、适量。"权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动的学习行为,而非内心自动自发的自愿行为。研究证明,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动机、态度的形成。真正的爱的教育,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儿童有良好的学习行为表现。
         有人说:"所有职业中,母亲的工作最重要。"因为母亲对年幼的孩子的影响力最大,是能促使孩子爱念书的关键人物。所以斯宝塞说:"家庭教育,非母不能为。"乔纳特也说:"若无受过真正教育的母亲,也无真正的家庭教育。"心理学家多湖辉说,每当我成绩不好,母亲就告诉我:"你的实力不只如此,还有很多未发挥的潜能,加油吧!"、通过母亲的鼓励,他竟成为全班第一名。
         发明大王爱迪生和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前英国首相邱吉尔,幼年时在学校均被视为低能儿、白痴,后来是由母亲或家人带回家教育,善加引导发挥其潜能,才有所成就的。美国创意思考中心主任李察·博尔也说:"孩子缺乏思考力,父母应负七成的责任。"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背负重责大任,同时也别小看自己的力量。
       。

    今***

    2008-05-19 06:35:2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教育/科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