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孔子的思想政策

首页

孔子的思想政策

孔子的思想是什么,有什么影响.其他人是怎么看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4-07 08:48:45
       孔子的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他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所以他的思想始终是为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他曾游说七国但他都是被排斥的,因为他处的时代正是封建制度兴起奴隶制度逐渐衰落的时候。
           在赋役方面,孔子反对封建制度的田赋。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孔子已经到了六十七岁的老年,鲁国大夫季氏决定废除西周以来的丘赋制度,改行按田亩的多少出兵车的新制度-----即初税亩。季氏命冉有去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借口奴隶制的丘赋制度(有了军旅之事才临时征调)比经常化的按田亩征调要轻些以此来反对田赋制度。
      这都是不符合当时的所有制的,只会给人民带来更大的负担。因为战乱需要人力。物资如果不把生产力解放出来,临时调用是不容易的,是会影响生产的发展。 在经济方面孔子反对新兴的富裕者。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是生产关系的改变。旧的富贵阶级不能保持出现了新的富裕者。
      季氏由于开垦土地比周公还富裕,孔子认为不能容忍,他无法制裁季氏只好责备提的弟子冉求,说他不但不制止还要帮助季氏,要求弟子们对冉求"鸣鼓而攻之"。 孔子一生主要措施是维护周礼。在国家政权方面要维非礼勿视,肥力勿听,肥力勿言,肥力勿动”。
      几在视。听言动方面都要符合周礼。孔子也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进取譬。可谓之方也矣”。也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我希望达到的也希望别人达到,我不希望别人怎么对我,我就不怎么对别人。但这些只不过是针对奴隶主阶级的,对待奴隶孔子则要求他们服从奴隶主的统治。
       孔子的思想在这一时期都是过时的,没有阻止新兴封建制的发展壮大。他只好做出让步,要求对待奴隶要减轻剥削以此来缓和阶级矛盾。也以有教无类的方法办学,这为国家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通过教学来使劳动者都服从奴隶主的统治。这也成为汉代兴儒的原因之一。
       孔子生前他的思想都没有得到认可,直到汉代为了巩固新兴封建势力的统治才采取了兴儒,孔子的思想才得以延续2000多年,孔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儒家思想简介 孔子是儒学的鼻祖,生活於春秋末期。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孟子是战国儒学的代表,被尊称为“亚圣”,地位仅次於孔子。孟子主张性本善,即人的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苛政,反对残暴的阶级统治,他还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保障农民的利益。
       荀子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他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荀子还提出“学不可已”“青出於蓝而胜於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主张。
       西汉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处於统治地位。他认为“天人感应”“君权神受”。自此,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60年代以后人民狠批起孔子来。但就在中国大陆大搞批孔子的前后,在世界上另外一 些地方,却出现了与此截然不同的情况。台湾存在着明显的尊孔倾向,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对孔子和孔子的思想都给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总之,历史已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我们,应当冷静地对待孔子思想。 在这当儿,也不要忘了他思想中不适合现代生活需要的保守、消极的东西,如因强调个人修养而缺乏竞争观念;因崇尚先王之业,而又厚古薄今之嫌;因申明他是“述而 不作,信而好古”,故而缺乏开创精神;因他有重义轻利的倾向,从而缺乏商品意识; 因他的“孝”中有绝对服从父亲的内容,故而也就有束缚人民独立思考的成分,等等。
      孔子思想中的现实意义分成: ( 一 ) 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方式和孔子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的道德思想。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如何对待这些矛盾,却有不同的态度和方式。 只强调妥协友好的一面,自然是不对的,但是把人与人之间只看成是斗争的关系,只看到对抗斗争、武力解决问题的一面,也是不全面的。
      纵观和横观人类历史,战争的 时间要少于和平的时间,战争地区要少于和平的地区。战争手段并不是处理的唯一办 法,谦让、妥协、谅解、友好是更常用的一种基本方式。孔子道德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提倡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克制、谅解、妥协和互相关怀、亲善、友持、照顾,以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
       (二) 富裕之路和孔子的义利观。 不断要求占有更多的财富,以改善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这是人所固有的一种属性,是客观存在。如果用正当的途径和手段获得财富以满足欲望,就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果用不正当的途径来获得财富,就会破坏生产、妨碍社会的安定。
      孔子承认人人都有追求财富的欲望。可是他说:“虽然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但是“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是”不以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对那种为个人私利而坑害别人的行为是藐视和反对的! (三)尊老敬长的合理性和孔子的孝悌思想。 尊敬老人的品德和行为,在世界各个国家中是长期存在着,是极为宝贵的。
      歧视和虐待老人,不仅使生产和社会工作受到损失,而且会使道德沦丧,社会混乱,甚至能形成社会危机。所以尊老敬长是一种值得各个时代重视的品德。孔子以其完整的道德体系和其他思想,曾长期赢得了社会的信任。

    风***

    2008-04-07 08:48:4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