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红楼梦》的价值

首页

《红楼梦》的价值

  刘心武评价《红楼梦》是一部社会性的小说。红楼梦的意义与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好像不仅仅是文学价值了。请诸位谈谈自己的看法,谢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2-16 01:04:43
      这篇文章分析得透切,共赏
    《红楼梦》对传统思想和写法的打破
    1、曹雪芹反对题材的因袭,《红楼梦》艺术地再现了18世纪广阔的社会生活,题材丰富、深刻、宽广的程度,不能不数曹雪芹为前无古人。他对那个生活的爱情问题、婚姻问题、妇女问题、道德法律、思想艺术、文化宗教等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接触,并给予了艺术的判决。
       例: 大到皇帝:表面说是“主孝纯仁,体天格物”(第16回),实质是任用小人:如反面人物贾雨村(第1、4回)断案、护官符、升军机参赞朝纲;霸道,离散天下之子女:如贾元春(第18回)省亲,皇宫是“不得见人的去处”,牺牲才貌为贾家换来金护官符。
       小到吃茶:如小红倒茶(第24回),小红想方设法让贾宝玉看见图一出头,“才之屈伸,可以通于国家用人之理。”(江顺怡《红楼梦杂记》) 2、全书对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做了前所未有的艺术解剖,令人信服的揭示了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反映了封建社会各个侧面,包括政治压迫、经济盘剥、奴役与抗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如兄弟相阋、姑嫂斗法等,同时也指出新生力量的可贵及惨遭毁灭的痛惜。
       例: 秦可卿:她第一个引诱了贾宝玉(第5回);生病时,用冷淡的笔写丈夫贾蓉,热情的笔写公公贾珍;死后(第13回),贾珍痛哭不止,极不正常。反映出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压迫性。 奢侈:穷奢极欲,如:吃螃蟹(第38回)、贾母生日(第71回),花钱如流水;翡翠盘子(第40回)是寻常物,常用进口货;芳官吃顿饭(第72回)就很耗费。
       3、作者善于从表面看来极平常的生活现象背后,展示不平常的意义,笔锋直指封活社会的本质问题,穿透力强,艺术效果大,那些经作者艺术提炼后写出的家庭琐事,都和主题有联系,产生因小见大见微知著的艺术效果。 例: 金钏儿跳井后其母的态度(第33回),她没在封建统治的长期麻醉下觉醒,丧失了复仇的本性。
       贾母生日(第71回),尤氏说的平儿眼圈一红,作者饱含深意的笔教导人去细细体会生活,掂量人们的感情的份量。 4、全书对妇女命运、爱情、婚姻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个作家如此理解女性的灵魂、曹雪芹敢于肯定生活中的美好和光明,甚至打出女尊男卑的旗帜,表现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勇气。
       例: 紫鹃:高尚、智慧、热情、激进、高洁、勇敢、无私、娴雅,耽心节虑为他人;作者多写她心灵而少外貌,唯一一次也是素净打扮(第57回);她送小手炉(第8回)、批评林黛玉(第29回)、试玉(第57回)等都写出她一心为别人。 5、在反封建这一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上,从来没有出现过想《红楼梦》那么高的水平,《红楼梦》在思想上同封建制度、精神道德、文化传统、习惯势力等方面根本性的冲突,他对那一时代的批判带有近代民主主义的色彩。
       ⑴、《红楼梦》爱情悲剧故事直到“五·四”运动所反对的,还是冲破婚姻家庭、要求个性解放。曹雪芹死后爆发的白莲教起义,直到太平天国,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保护妇女、尊重女权、妇女参政等寄予解放妇女的新思想。《红楼梦》与太平天国先后同在一个历史阶段出现,曹雪芹更先更早反映了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
       ⑵、《红楼梦》反映了封建社会崩溃前期低沉的悲剧的时代气息,腐朽的事物已为人厌弃,而新的生活道德尚未提出,曹雪芹感到无路可走,因此《红楼梦》中充满了痛苦的声音。贾宝玉反对仕途经济,又毁僧傍道,又到佛教、道教中找精神寄托,好似盲人夜行,处处碰壁,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想挣脱传统的约束捆绑,而又找不到新的生活道路的烦躁心情。
       ⑶、《水浒传》的暴动把社会的罪恶归结到贪官污吏,没有反对封建制度。贾宝玉没有坐过囚车,把他逼上精神梁山的是归结制度。贾宝玉反对的内涵超过了《水浒传》,功名富贵、娇妻美妾都被他抛弃,对封建制度流露出彻底的决裂。 6、《红楼梦》充满了美学的光辉,曹雪芹以他的美学理想和审美识力塑造人物形象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启迪人的智慧,提高人的情操,开拓热的视野,使人获得审美的愉悦 例: 袭人、晴雯、秋纹的对话(第37回),现出秋纹性格:见识浅、易满足、自尊心不强、又自得其乐。
       7、曹雪芹打破了大量流行的才子佳人小说的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小说模式,他对公式化概念化提出尖锐的批评,《红楼梦》形象地独标出它的风格和见地。 才子佳人优秀如《西厢记》《梁祝》《白蛇传》都不象《红楼梦》悲剧中的遗憾,林黛玉是怀着深深的恨离开人世的。
       。

    鱼***

    2008-02-16 01:04:43

其他答案

    2008-02-18 18:56:31
  •   贴不完 
    论《红楼梦》的永恒价值 
    --------------------------------------------------------------------------------
     
    【作者】刘再复 
    1。  人类精神高度的坐标
         在文明史上,有一些著作标志着人类的精神高度。
      就文学而言,《伊利亚特》、《奥德赛》、《俄底浦斯王》、《神曲》、《哈姆雷特》、《堂吉诃德》、《悲惨世界》、《浮士德》、《战争与和平》、《卡拉玛佐夫兄弟》等,就属于这样的精神坐标。在中国,有一个作家的名字和一部作品,绝对可以和这些经典极品并立,也同样标志着人类的精神水准和文学水准,这就是诞生于18世纪的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
      这位永恒的大师和这部伟大的小说,居于人类审美创造乃至整个精神价值创造的最高水平线,它既反映中华民族的灵魂高度,又反映人类灵魂的高度。 对于上述这些经典极品,时间没有意义。换句话说,它们就像埃及金字塔一样,是一个永恒性的审美对象,而不是时代性的标记。
      马克思说希腊史诗具有“永久性魅力”(请参见《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2-83页,人民出版社)。就是说,《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作为巨大的文学存在,没有时间的边界。它属于当时,也属于现在,更属于今后的无尽岁月。《红楼梦》正是荷马史诗式的没有时间边界的艺术大自在。
      在《红楼梦》研究中,索隐派之所以显得幼稚,就因为他们把这部巨著的无限时空简化为不仅有限而且狭小的时空,从而使《红楼梦》产生巨大的“贬值”。 只要阅览艺术世界,观赏一下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凡·高等巨人的画,就可了解,大艺术家的全部才华和毕生心力所追求的,乃是一种比自身生命更长久的东西,这就是“永恒”。
      他们苦苦思索探索的是如何把永恒化为瞬间,是如何把永恒凝聚成具象,或者说,是如何捕捉瞬间然后深入瞬间,最终又通过瞬间与具象进入不知岁月时序的幽远澄明之境。他们的精神创造过程,是一个叩问永恒之谜的过程。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天才艺术家、文学家,他们都具有同样的焦虑。
      “文章千古事”,杜甫的焦虑正是一切卓越诗人最内在的焦虑。 《红楼梦》问世已240年左右。头140年,它经历了流传,也经历了禁锢。不知天高地厚的禁锢者,其权力早已灰飞烟灭,但巨著却真的如同天上的星辰永存永在。进入20世纪下半叶之后,《红楼梦》更是从少数人的刻印、评点、阅读的状态中走了出来,奇迹般地大规模走向社会,走向课堂,走向戏剧、电影、美术等艺术领域,尤其宝贵的是正在走进深层的心灵领域,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晴雯等正在成为中国人的心灵朋友。
      可惜在最后这一领域中的实际影响,《红楼梦》仍然远不及《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种错位,最明显不过地反映出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的巨大病症。 《三国演义》是一部权术、心术的大全。其中的智慧、义气等也因为进入权术、阴谋系统而变质。而《水浒传》则是在“造反有理”(“凡造反使用任何手段都合理”)和“情欲有罪”(实际上是“生活有罪”)两大理念下造成暴力崇拜和造成残酷的道德专制法庭,尤其是造成审判妇女的道德专制法庭。
      尽管这两部小说从文学批评的角度上说,都是精彩的杰出作品,但从文化批评(价值观)的角度上说,则是造成中华民族心理黑暗的灾难性小说,可谓中国人的两道“地狱之门”。无论是《红楼梦》还是《三国演义》、《水浒传》,都很集中地折射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但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折射的是集体无意识中受伤的病态的一面,而《红楼梦》则反映着健康的、正常的一面。
      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在其名著《西方的没落》(The Decline of the West)曾提出“原型文化”和“伪形文化”这两个概念。(请参见《西方的没落》第十四章:“阿拉伯文化的问题之一——历史的伪型”,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5年版)明明是某一种岩石,却表现了另一种岩石的外观,矿物学家称此现象为“伪形”或“假蜕变”。
      所谓伪形文化,指的正是一种古老的本真文化,在一片土地上负荷过大,从而不能正常呼吸,不但无法呈现其纯粹而独特的表现形式,而且无法充分发展其自我的本然意识。中国的远古神话《山海经》是中国最本真本然的文化,即原型文化,《红楼梦》一开篇就与《山海经》相接,承接的正是中国原始的健康的大梦。
      而《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其英雄已不是女娲、精卫、夸父这种天真的、建设性的英雄,而是充满暴力、布满心机的伪英雄。因此,可以说,《三国演义》、《水浒传》是中华民族的伪形文化,而《红楼梦》则是中华民族的原型文化。(关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笔者另有专论进行阐释。
      )可以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伪型将被淘汰——其精神内涵不代表人类的期待。而《红楼梦》恰恰代表着中国和人类未来的全部健康信息和美好信息。这是关于人的生命如何保持它的质朴、人的尊严如何实现、人类如何“诗意栖居于地球之上”(荷尔德林语)的普世信息。
      这些远离暴力、远离机谋的信息永远不会过时。 2。 《红楼梦》的宇宙境界 1904年王国维发表《评论》,至今已整整一百年。百年来《红楼梦》研究在考证方面很有成就,但就其美学、哲学内涵的研究方面并没有出其右者。王国维是出现于中国近代的先知型天才,他五十岁就去世,留下的著作不算多,但无论是史学上的《殷周制度论》等,还是美学、文学上的《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都是当之无愧的人文经典。
      他的天才不是表现在严密的逻辑论证,而是表现在眼光的独到、准确与深邃。他创立了真正属于中国学说的“境界”说,启发了20世纪的中国文学评论者、作家、诗人与艺术家。对于《红楼梦》,他也正是用境界的视角加以观照,从而完成了两个大的发现: (1)发现《红楼梦》的悲剧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悲剧,即把悲剧之源归结为几个坏蛋(“蛇蝎之人”)作恶的悲剧,而是超越意义上的悲剧,即把悲剧视为共同关系之结果的悲剧。
      也就是说,造成悲剧不是现实的某几个凶手,而是悲剧环境中人的“共同犯罪”,换句话说,是关系中人进入“共犯结构”的结果(参阅林岗和笔者合著《罪与文学》第七章,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2)发现《红楼梦》属于宇宙大境界和相应的哲学、文学境界,而非政治、历史、家国境界。
      这两点都是《红楼梦》的永恒谜底。现在我们从第二点说起。 王国维在《评论》第三章《在美学上之价值》对《红楼梦》有一个根本性的论断,他说: 《桃花扇》,政治的也,国民的也,历史的也;《红楼梦》,宇宙的也, 哲学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之精神。
       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发现。孔尚任的《桃花扇》只是一例,这一例证所象征的政治、家国、历史境界,也正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直至清代谴责小说的基本境界。中国文学的主脉,其主要精神是政治关怀、家国关怀、历史关怀的精神,其基调也正是政治浮沉、家国兴亡、历史沧桑的咏叹。
      《桃花扇》在其《小引》中提出的问题是明朝“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这些全是形而下的问题。何人何事,是现实政治以及相关历史阶段的人事;何年何地,是现实时间与现实地点,这便是所谓时代性与时务性。最后虽然侯方域与李香君在祭坛上相逢并经张道土一语点拨而人道,但也正如王国维所言,并非“真解脱”,只不过是在他人的推动下觉悟到无力回天不得不放下国仇家恨而走入空门麻痹自己而已,并不是《红楼梦》似的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红楼梦》也有政治、家国、历史内涵,而且它比当时任何一部历史著作都更丰富地展示那个时代的全面风貌、更深刻地倾注作者的人间关怀。然而,整部巨著叩问的却不是一个王朝何人、何事、何年、何地等家国兴亡问题,而是另一层面的具有形上意义的大哉问。
      如果说,《桃花扇》是“生存”层面的提问,那么,《红楼梦》则是“存在”层面的提问。它问道:世人都认定为“好”并去追逐的一切(包括物色、财色、器色、女色等)是否具有实在性?到底是这一切(色)为世界本体还是“空”为世界本体?在一个沉湎于色并为色奔波、为色死亡、为色你争我夺的浊泥世界里,爱是否可能?诗意生命的存在是否可能?那么,在这个有限的空间中活着究竟有无意义?意义何在?这些问题都是超时代、超政治、超历史的哲学问题。
      还有,贾宝玉、林黛玉与侯方域、李香君全然不同。贾、林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女娲补天的鸿?髦跏呛文旰卧?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天国之恋是什么地点?什么时间? “质本洁来还洁去”,何方何处尚不清楚,何性何质又如何明了?林、贾这些稀有生命到底是神之质还是人之质?是石之质还是玉之质?是木之质还是水之质?一切都不清楚,因为来去者本就无始无终,无边无涯,这就是宇宙大语境,生命大语境。
      人们常会误解,以为家国语境、历史语境大于生命语境。其实正好相反,是生命语境大于家国、历史语境。侯方域、李香君的生命只在朝代更替的不断重复的历史语境中,而贾宝玉、林黛玉的生命则与宇宙相通相连,她(他)们的生命语境便是宇宙语境,其内在生命没有朝代的界限,甚至没有任何时间界限,因此,贾、林的生命语境便大于家国语境。
      《红楼梦》在作品中有一个宇宙境界,而作者则有一个超越时代的宇宙视角。《红楼梦》中的女儿国,栖居于“大观园”。“大观”的命名寄意极深。我们可以从“大观园”之名抽象出一种“大观眼睛”和“大观视角”。所谓大观视角,便是宇宙的高远的宏观视角。释迦牟尼和他的真传弟子们拥有这一视角,便知偌大的地球在大干宇宙中不过是恒河的一粒沙子(参见《金刚经》)。
      爱因斯坦作为宇宙研究的旗手,他也正是用这一视角看地球看人类,因此也看出地球不过是寰宇中的“一粒尘埃”。释迦牟尼、曹雪芹、爱因斯坦都有一双大慧眼或者说都有一双“天眼”,这就是宇宙的大观极境眼睛。曹雪芹的“大观”眼睛化入作品,便造成《红楼梦》的宇宙境界。
      在“大观”眼睛之下,所有的世俗概念、世俗尺度全都变了。一切都被重新定义。所以《红楼梦》一开篇就重新定义“故乡”(参见第一回甄土隐对《好了歌》的解注),而通篇则重新定义世界,重新定义历史,重新定义人。故乡在哪里?龟缩在“家国”中的人只知地图上的一个出生点,“反认他乡是故乡”,不知道故乡在广阔无边的大浩瀚之中,你到地球上来只是到他乡走一遭,只是个过客,怎么反把匆匆的过处当作故乡、当作立足之处呢?把过境当作立足之境,自然就要反客为主,自然就要欲望膨胀,占山为王,占地为主,自然就要夜以继日地争夺金银满箱、妻妾成群的浮华境遇。
       “无立足境”,这才是大于家国境界的宇宙境界。《红楼梦》中的人物,第一个领悟到这一境界的,不是贾宝玉,而是大观园首席诗人林黛玉。《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记载了这一点。贾宝玉悟是悟了,他听到了薛宝钗推荐《点绛唇》套曲中的《寄生草》(皆出自《鲁智深醉闹五台山》)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一句,联想起自己,先是喜得拍手画圈、称赞不已,后又“不觉泪下”,“不禁大哭起来”,感动之下,便提笔立占一偈禅语:“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而次日林黛玉见到后觉得好是好,但还未尽善,便补了两句: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林黛玉这一点拨,才算明心见性,击中要害,把贾宝玉的诗心提到大彻大悟大解脱的宇宙之境,也正是《好了歌》那个真正“了”的大自由、大自在之境。
      《红楼梦》是一部悟书,没有禅宗,没有慧能,就没有《红楼梦》。而《红楼梦》中的最高境界——“无立足境”,首先是林黛玉悟到的,然后才启迪了贾宝玉。一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生命,来到地球上走一回,还找什么“立足之境”?自由的生命天生是宇宙的漂泊者与流浪汉,永远没有行走的句号,哪能停下脚步经营自己的温柔之乡,迷恋那些犬马声色,牵挂那些耀眼桂冠。
      一旦牵挂,一旦 迷恋,一旦经营浮华的立足之境,未免要陷入“浊泥世界”。 在“大观”的宇宙视角下,故乡、家国的内涵变了,而历史的内涵也变了。什么是历史?以往的历史都是男人的历史,权力的历史,帝王将相的历史,大忠大奸较量的历史。《三国演义》以文写史,用文学展现历史,不也正是这种历史么?但《红楼梦》一反这种历史眼睛,它在第一回就让空空道人向主人公点明: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 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
      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 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 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 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从这段开场白可以看出曹雪芹完全是自觉地打破历史的时间之界,又完全自觉地改变“世俗市井”和帝王将相的历史观。
      后来薛宝钗评论林黛玉的诗“善翻古人之意”,其实也正是《红楼梦》的重新定义历史。第六十四回中,林黛玉“悲题五美吟”,写西施,写虞姬,写明妃,写绿珠,写红拂,便是在重写历史。古人视帝王将相为英雄,视美人为英雄的点缀品,其实,女人才是真英雄,历史何尝就不是她们所创造。
      五美吟,每一吟唱,都是对以男人为中心的历史成见的质疑。以虞姬而言,林黛玉问道:像黥、彭那些原项羽手下的部将,英勇无比,降汉后又随刘邦破楚,立功封王,可是最后却被刘邦诛而醢之(剁成肉酱),这种男子汉大丈夫,怎能与虞姬自刎于楚帐之中、为历史留下千古豪气相媲美呢?还有,史学家与后人都在歌吟李靖,最后甚至把他神化,可是,当他还是一介布衣时,小女子红拂不顾世俗之见,以巨眼识得穷途末路中的英雄,并以生命相许,助其英雄事业,这岂不是更了不起吗?然而,历史向来只是李靖的历史,并无红拂的半点历史位置,这是公平的吗?一千多年过去了,红拂只有在林黛玉的大观眼睛中,才重现她的至刚至勇至真至美的生命价值。
      总之,在“大观”的眼睛之下,一切都不一样了。《红楼梦》的特殊审美境界也由此产生。 。

    依***

    2008-02-18 18:56:31

  • 2008-02-17 13:38:17
  • >不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它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峰.

    玲***

    2008-02-17 13:38:1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