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平仄问题

首页

平仄问题

对联,一般是上联以仄声结束,下联以平声结束,听起来有韵律感。

我想知道,这是因为听习惯了,所以顺耳,仅仅是习惯成自然,还是有音韵学、美学原理在里头,是自然规律?

换句话说,这是人类的“发明”,还是人类的“发现”?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1-07 11:56:04
      有意思。电车从前好像没来过这里?
    但就你说的,不论是“习惯了,所以顺耳,仅仅是习惯成自然;还是有音韵学、美学原理在里头”,都是在人的主观意识活动之内,受人的感觉的左右,因人的审美倾向、审美能力和地域文化差异而有改变的现象。无论如何,都不能算作“自然规律”的呀?
    我也不通联律。
      这对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反而是个优势:不懂,我可以乱说;说的不对,我可以用“抛砖引玉”来搪塞责任,人家会原谅。 我觉得你说的两方面的道理(审美习惯,客观存在的韵律美)都存在,而且互相影响,而以汉语独特的韵律审美为第一要素——也就是说,汉语诗词的的韵律确实有顺耳和“逆耳”的自身规律。
       对联的祖宗是唐诗。对联起于五代,盛于宋,传于后世。据说古人读诗是要“吟”的,吟就是唱颂。诗经不必说,它就是唱的。唐代诗人读诗是不是唱颂?看今天的电视节目,朗颂者抑扬顿挫、手舞足蹈的模样,我相信唐朝诗人读诗一定是唱颂的。唱颂就有个韵律美的问题。
       用今天的“歌曲”来衡量,首先,动听的歌,高低音一定要错落有致,节奏一定要快慢适宜。作曲的人,一般都遵循结尾部分一定要高亢。因为高亢的声音可以极大地抒发人的感情,也能震撼人心。所以古人有 响遏行云、声可裂帛、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等等的说法。 如果我的说法成立,那末对联的结尾收于平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你知道,平声的音调是向上的。 当这样的安排被多数诗人认同,并代代相传,日趋完善,开初的审美追求就逐渐积淀为审美习惯了。 。

    看***

    2008-01-07 11:56:04

其他答案

    2008-01-08 18:04:41
  • 我也说一下
    我觉得这应该是语言文字(中国的汉字)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文字最重要的是实用,但是总会有一天,我们在偶然中发现了文字之中的音律美,接下来就会有更多人去挖掘,直到形成艺术。
    至于发明还是发现这很难解答,因为这并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这是人类,至少是 中华民族 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究其缘由,甚至要他到生产力的发展,试问连饭都吃不饱谁还有心思吟风弄月,生产力发展后就有了阶级,社会上层就有了精力来琢磨语言文字,随后又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进入劳动群众有较大自由的封建社会,这才逐渐普及到群众之中。接下来就会有了更大的发展,某些特定时期由于国家政策宽松,人民,尤其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教育普及,这些因素就促成了文化的发展,语言韵律美也更大程度被挖掘,随着历史的发展,终于形成了今天的 
    爱 问 诗 词 联

    D***

    2008-01-08 18:04:41

  • 2008-01-07 19:17:53
  • 应该属于审美范围。音律美,音调的交替变化使人通过听觉感受到一种美的愉悦,所以,音律应该属于一种发现,各种音调如何组合和变化才会有愉悦的感觉,是人们长期感受的积累。不仅对联如此,其他发音的文化形式也是如此。

    l***

    2008-01-07 19:17:53

  • 2008-01-06 19:16:16
  •   这是古人对音律研究之后的发现。
    平仄的相互交替,读起来朗朗上口。你不觉得中学时背的诗词骈文都很好记么?一篇岳阳楼记,一篇腾王阁序,很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能背出不少了。相反,那时要求背诵的现代文,早不能记得几个词了。
    这里选一段王国维《人间词话》删去的关于双声和叠韵的讨论:
    双声、叠韵之论,盛于六朝,唐人犹多用之。
      至宋以后,则渐不讲,并不知二者为何物。乾嘉间,吾乡周公霭先生著《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正千余年之误,可谓有功文苑者矣。其言曰:“两字同母谓之双声,两字同韵谓之叠韵。”余按用今日各国文法通用之语表之,则两字同一子音者谓之双声。如《南史·羊元保传》之“官家恨狭,更广八分”,“官家更广”四字,皆从k得声。
      《洛阳伽蓝记》之“狞奴慢骂”,“狞奴”两字,皆从n得声。“慢骂”两字,皆从m得声也。两字同一母音者,谓之叠韵。如梁武帝“后牖有朽柳”,“后牖有”三字,双声而兼叠韵。“有朽柳”三字,其母音皆为u。刘孝绰之“梁王长康强”,“梁长强”三字,其母音皆为ian也[1]。
      自李淑《诗苑》伪造沈约之说,以双声叠韵为诗中八病之二,后是诗家多废而不讲,亦不复用之于词。余谓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结处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必有过于前人者。惜世之专讲音律者,尚未悟此也。 最后,王国维认为,荡漾时多用叠韵(韵母相同的两字组成的一个词),短促时多用双声(声母相同的两字组成的一个词),就会“铿锵可诵”。
       这些都源于他们对于声律的悉心研究。

    江***

    2008-01-06 19:16:16

  • 2008-01-06 19:11:52
  • 是人类的“发明”.不是“发现”,他只体现在汉语里.

    1***

    2008-01-06 19:11:52

  • 2008-01-06 15:15:35
  • 这是一种发现,是人类发现的自然规律,人类用美学去解释它。

    s***

    2008-01-06 15:15:3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